专利名称:新型的纺纱加压器的制作方法在并条机、粗纱机、细纱机等纺纱器械的牵伸装置上,都需要对罗拉钳 口实施加压,以便使罗拉钳口对纤维条具有足够的握持力,从而有效的对纤 维进行牵伸。现有的纺纱加压器利用摇架对上罗拉和下罗拉进行加压,而对 中罗拉的加压则只依靠一组轻质辊的自重来完成。由于轻质辊的自重是恒定 的,不可调节,如果遇到麻条轻重的改变,则往往因握持力不足或不稳而纺 不出高品质纱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摇架对上罗拉和下罗拉进行加压的 同时也对中罗拉产生可调压力的新型的纺纱加压器。由此保证纺纱效果和纱 线的质量。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的纺纱加压器,包括用于对上罗拉和下罗拉加压的摇架,其特征是所 述的摇架上安装有用于对中罗拉加压的可调加压组件。所述的可调加压组件包括导向杆、螺旋状的压力弹簧和滑套,所述的导向 杆可调地固定在摇架上并伸向中罗拉,所述的压力弹簧和滑套自上而下套在导 向杆上。通过调节导向杆在摇架上的位置,使压力弹簧的弹性力度发生变化, 达到压力的可调节,从而对中罗拉产生可调节的压力。所述的导向杆通过一组螺帽固定在摇架上,所述的导向杆套有滑套的一端 设有限位件。限位件用来固定导向杆使其不滑出滑套外。有益效果体现在1.当摇架对上下罗拉进行加压的同时,通过可调加压组 件对中罗拉施加一个压力;2.对导向杆在摇架上端的高度进行调节,则压力弹 簧的弹性度改变,实现对中罗拉的压力调节;3.结构合理,纺出来的纱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可调加压组件,2-第一辊筒,3-第二辊筒,4-中罗拉,5-—组 轻质辊,6-摇架,7-第三辊筒,8-第四辊筒,11-限位件,12-滑套,13-导向 杆,14-压力弹簧,15螺帽。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上罗拉包括第一辊筒2和第三辊筒7,下罗拉包括第 二辊筒3和第四辊筒8,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7安装在摇架6的两端,第三 辊筒7和第四辊筒8安装在固定的机架上对应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的位置, 中罗拉4为一组皮圈区固定在机架上,皮圈区的上部为一组轻质辊5。在摇架 6上打一连接孔,把导向杆13穿过连接孔通过一组螺帽15可调地固定在摇架 6上,把压力弹簧14和滑套12自上而下的套在导向杆13上,导向杆13的下 端通过限位件11与滑套固定12,滑套12与皮圈区上部的这组轻质辊5相抵 角虫。
当摇架6摇动,第一辊筒2和第二辊筒3相对第三辊筒7和第四辊筒8 发生位置上的变化,即对上罗拉和下罗拉之间的纱线施加的压力进行变化。通 过可调加压组件1上的导向杆13在摇架6上的位置进行人为的调节,改变了 压力弹簧14的弹性度,如此也对中罗拉4产生了可调的压力。
新型的纺纱加压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吕建峰, 王爱兵唐正永P·克里斯滕, R·布兰德D·迪特里希D·迪特里希冈正毅冈正毅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惠君P·安德雷格P·安德雷格P·安德雷格延斯·彼得·诺加德, 本杰克·米尔奈尔·克莱因张军
专利相关信息
-
魏忠兰魏忠兰唐正永唐正永唐正永尚德吕·塞沙尔尚德吕·塞沙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