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2]细胞培养是医学科研实验中重要的研宄方法之一,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对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特别是无菌度要求非常高,因此对细胞培养装置要求较高。一般进口细胞培养装置价格昂贵,不利于中小型实验室普及,国产装置大都采用外加热方式,只有单箱结构,细胞培养时间较长时,细胞很容易箱内污染,滋生细菌,而导致细胞培养失败。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在装置内设有左、右两个内腔,装有两套相同的方形内箱组件和方形水盒以及通过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紫外线灯控制器各自独立控制的二氧化碳出气控制阀、陶瓷加热板、紫外线灯。采用五个面均用陶瓷加热板内加热,具有升温快、响应快的特点,采用大开口方形水盒具有足够的水汽散发量,不必控制即可满足湿度要求,采用左、右两个内箱,均可做为培养细胞使用的内箱,并可单独箱内灭菌。当需要较长时间细胞培养时,可先在左箱内进行培养,到一定时间后将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连同载细胞容器迅速转移到右箱内进行细胞培养,右箱内已经提前用紫外灯灭菌,保证了连续无菌培养,且紫外灯对培养的细胞没有影响。左箱内转移出细胞后,再开紫外线灯灭菌,备轮换使用,这样一定时间内两箱交替紫外线灯灭菌,既不会影响细胞正常生长,又能完全避免因长时间细胞培养而出现的细胞污染,滋生细菌等状况发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它是由上盖组件、箱体组件、合页、方形水盒、方形内箱组件、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组成。两个上盖组件分别通过合页与箱体组件可开合连接,连接时两个上盖组件下端的回形密封垫分别与箱体组件上的带双开口盖板的两个开口四周密封连接,在箱体组件的内框围板内由两个中立板分隔成的左、右两个内腔内分别通过上环形隔板、下环形隔板、田字形隔板连接有方形内箱组件,在方形内箱组件内放置有方形水盒并通过其支板连接有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所述的上盖组件是由外凹形槽板、内凹形槽板、回形封边板、回形密封垫、U形把手、紫外线灯构成,外凹形槽板的下周边通过回形封边板与内凹形槽板的下周边连接,在外凹形槽板与内凹形槽板之间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回形封边板上连接有回形密封垫,在外凹形槽板前面固定有U形把手,在内凹形槽板内固定有紫外线灯。所述的箱体组件是由外框围板、内框围板、左侧立板、右侧立板、中板、带双开口盖板、底板、支座、上环形隔板、下环形隔板、田字形隔板、底面隔板、框架板、玻璃、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紫外线灯控制器、长方形陶瓷加热板、方形陶瓷加热板、二氧化碳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构成,在外框围板内放置有内框围板,在外框围板与内框围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左侧立板、右侧立板,在内框围板中部连接有两个中立板,在两个中立板之间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内框围板外周通过外框围板、左侧立板、右侧立板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外框围板及内框围板下面连接有底板,在底板下面连接有支座,在内框围板内由两个中立板分隔成的左、右两个内腔内的下边分别连接有底面隔板,在底面隔板与底板形成的空间内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外框围板及内框围板上面连接有带双开口盖板,带双开口盖板上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相对应。在外框围板及内框围板前面上半部对应设有前开口,在其两个前开口内周连接有框架板,在框架板内连接有双层玻璃。在左、右两个内腔内均横向连接有上环形隔板、下环形隔板,在上环形隔板与下环形隔板之间的内框围板上及中立板内侧的左、右、后面分别固定有长方形陶瓷加热板,在下环形隔板与底面隔板之间的内框围板及中立板内侧的前、后、左、右面上分别固定有长方形陶瓷加热板,在底面隔板上面连接有田字形隔板,在其田字形隔板内分别固定有方形陶瓷加热板。在外框围板后面并通过内框围板及保温材料层密封连接有两个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内端分别伸进左、右两个内腔内,其外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二氧化碳出气控制阀连接,在左、右两个内腔内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浓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在外框围板前面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连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紫外线灯控制器,在其左、右两边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的二氧化碳浓传感器及相对应的二氧化碳出气控制阀连接,在其左、右两边的温度控制器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的温度传感器、长方形陶瓷加热板、方形陶瓷加热板连接,在其左、右两边的紫外线灯控制器分别与左、右内凹形槽板内固定的紫外线灯连接。所述的方形内箱组件是由内箱主体、支板、透明板构成,内箱主体为方形结构,其上端为向内折边的开口,在内箱主体内的两个侧面及后面的中上部连接有支板,在内箱主体前面中上部的开口上连接有透明板,其开口的位置与在外框围板及内框围板前面上半部对应设有前开口相对应。所述的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是由上架板、下架板、方支柱、载细胞容器构成,上架板通过四个方支柱连接有下架板,在上架板上设有容器孔,对应容器孔在下架板上设有容器底孔,在下架板上还设有多个通孔,在上架板的容器孔内放置有载细胞容器,载细胞容器下端与容器底孔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左、右两个方形内箱组件,均可做为细胞培养箱使用,在内箱上设有紫外线灯,使用前通过紫外线灯控照射一定时间后使用,当需要较长时间细胞培养时,可先在左箱内进行培养,到一定时间后转移到右箱内继续进行培养,交替使用紫外线灯杀菌,可完全避免细胞细菌污染的情况,可以有效起到杀菌灭菌作用。在箱体和方形内胆组件上设有观察用透明玻璃,是一种结构较为简单且经济实用的体外细胞无菌培养
目.ο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图2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图2的C一C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图1的方形内箱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图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9是图1的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10是图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11是图9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上盖组件2、箱体组件3、合页4、方形水盒5、方形内箱组件
[0020]6、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
[0021]11、外凹形槽板12、内凹形槽板13、回形封边板14、回形密封垫
[0022]15、U形把手16、紫外线灯
[0023]21、外框围板22、内框围板23、左侧立板24、右侧立板
[0024]25、中立板26、带双开口盖板 27、底板28、支座 29、上环形隔板30、下环形隔板31、田字形隔板32、底面隔板33、框架板
[0025]34、玻璃3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36、温度控制器
[0026]37、紫外线灯控制器38、长方形陶瓷加热板39、方形陶瓷加热板
[0027]40、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41、温度传感器42、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
[0028]51、内箱主体52、支板53、透明板
[0029]61、上架板62、下架板63、方支柱64、容器孔65、容器底孔
[0030]66、通孔67、载细胞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请参阅图1至图11,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它是由上盖组件、箱体组件、合页、方形水盒、方形内箱组件、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组成。两个上盖组件I分别通过合页3与箱体组件2可开合连接,连接时两个上盖组件I下端的回形密封垫14分别与箱体组件2上的带双开口盖板26的两个开口四周密封连接,在箱体组件2的内框围板22内由两个中立板25分隔成的左、右两个内腔内分别通过上环形隔板29、下环形隔板30、田字形隔板31连接有方形内箱组件5,在方形内箱组件5内放置有方形水盒4并通过其支板52连接有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6。所述的上盖组件I是由外凹形槽板11、内凹形槽板12、回形封边板13、回形密封垫14、U形把手15、紫外线灯16构成,外凹形槽板11的下周边通过回形封边板13与内凹形槽板12的下周边连接,在外凹形槽板11与内凹形槽板12之间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回形封边板13上连接有回形密封垫14,在外凹形槽板11前面固定有U形把手15,在内凹形槽板12内固定有紫外线灯16。所述的箱体组件2是由外框围板21、内框围板22、左侧立板23、右侧立板24、中板25、带双开口盖板26、底板27、支座28、上环形隔板29、下环形隔板30、田字形隔板31、底面隔板32、框架板33、玻璃34、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35、温度控制器36、紫外线灯控制器37、长方形陶瓷加热板38、方形陶瓷加热板39、二氧化碳浓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41、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42构成,在外框围板21内放置有内框围板22,在外框围板21与内框围板22之间分别连接有左侧立板23、右侧立板24,在内框围板22中部连接有两个中立板25,在两个中立板25之间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内框围板22外周通过外框围板21、左侧立板23、右侧立板24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外框围板21及内框围板22下面连接有底板27,在底板27下面连接有支座28,在内框围板22内由两个中立板25分隔成的左、右两个内腔内的下边分别连接有底面隔板32,在底面隔板32与底板27形成的空间内连接有保温材料层,在外框围板21及内框围板22上面连接有带双开口盖板26,带双开口盖板26上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相对应。在外框围板21及内框围板22前面上半部对应设有前开口,在其两个前开口内周连接有框架板33,在框架板33内连接有双层玻璃34。在左、右两个内腔内均横向连接有上环形隔板29、下环形隔板30,在上环形隔板29与下环形隔板30之间的内框围板22上及中立板25内侧的左、右、后面分别固定有长方形陶瓷加热板38,在下环形隔板30与底面隔板32之间的内框围板22及中立板25内侧的前、后、左、右面上分别固定有长方形陶瓷加热板38,在底面隔板32上面连接有田字形隔板31,在其田字形隔板31内分别固定有方形陶瓷加热板39。在外框围板21后面并通过内框围板22及保温材料层密封连接有两个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42,二氧化碳进气嘴组件42内端分别伸进左、右两个内腔内,其外端通过管路分别与二氧化碳出气控制阀连接,在左、右两个内腔内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二氧化碳浓传感器40、温度传感器41,在外框围板21前面两侧由上至下分别连接有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35、温度控制器36、紫外线灯控制器37,在其左、右两边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器35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的二氧化碳浓传感器40及相对应的二氧化碳出气控制阀连接,在其左、右两边的温度控制器36分别与左、右两个内腔的温度传感器41、长方形陶瓷加热板38、方形陶瓷加热板39连接,在其左、右两边的紫外线灯控制器37分别与左、右内凹形槽板12内固定的紫外线灯16连接。所述的方形内箱组件5是由内箱主体51、支板52、透明板53构成,内箱主体51为方形结构,其上端为向内折边的开口,在内箱主体51内的两个侧面及后面的中上部连接有支板52,在内箱主体51前面中上部的开口上连接有透明板53,其开口的位置与在外框围板21及内框围板22前面上半部对应设有前开口相对应。所述的方形载细胞容器架组件6是由上架板61、下架板62、方支柱63、载细胞容器67构成,上架板61通过四个方支柱63连接有下架板62,在上架板61上设有容器孔64,对应容器孔64在下架板62上设有容器底孔65,在下架板62上还设有多个通孔66,在上架板61的容器孔64内放置有载细胞容器67,载细胞容器67下端与容器底孔65连接。
一种体外细胞无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中辻宪夫吉田雅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余海, 凌建群冯辰
专利相关信息
-
冯辰杉田守男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