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石川慎一, 龟田范朋
  • 公开日
    2012年5月16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5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09年6月5日
  •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13/49GK102458331SQ20108002453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方法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以及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通过借助导向构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该位置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所述相交方向是与传输方向相交的方向,其中导向构件在所述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 驱动辊是在传输方向上在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之前的路径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的构件中的位于最下游的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 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离开驱动辊之后直到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时的路径长度为从30到8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 导向构件包括在相交方向上围绕预定轴线摇摆的摇摆臂;驱动辊设置在摇摆臂的摇摆端部上; 第二辊在比驱动辊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 将进给第二辊内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传送到驱动辊; 驱动辊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其设置成围绕与驱动辊相同的一轴线以与驱动辊一体的方式转动; 中继轮,其在比驱动轮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 包绕驱动轮和中继轮的环形带;以及驱动中继轮以及使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在与中继轮相同的轴线上将第二辊固定到中继轮,以便使得第二辊以与中继轮一体的方式转动;驱动力矩从环形带通过中继轮传递到第二辊,以便驱动第二辊以及使其转动;以及驱动力矩使得第二辊以与驱动辊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 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的驱动轴;第二中继轮,其设置成围绕与中继轮相同的轴线以与中继轮一体的方式转动;以及包绕驱动轴和第二中继轮的第二环形带;以及在第二环形带的路径中,从驱动轴到第二中继轮的区段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旋转中心线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 其中导向构件包括围绕预定轴线在相交方向上摇摆的摇摆臂; 驱动辊设置在摇摆臂的摇摆端部上; 第二辊在比驱动辊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 将进给到第二辊内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传送到驱动辊;以及第二辊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以便以与驱动辊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 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90度或更大的包角包绕驱动辊的外周面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 其中导向构件设有与驱动辊的外周面相对的可转动压辊;以及压辊抵靠驱动辊的外周面对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施压,连续主体与外周面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 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件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驱动辊的转速随着导向构件的来回动作同时改变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在包括来回动作的变向点的时间段内,在经过变向点之前,驱动辊的转速小于预定的参考速度;以及在经过变向点之后,转速大于参考速度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驱动辊的转速基于预定的速度模式周期性地变化; 驱动辊的来回动作的周期与速度模式的周期相同; 速度模式与来回动作相比延迟预定的相位14.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设备,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设备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的传输机构;以及导向构件其在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同时使得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以及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位置通过传输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的描述和附图将至少明了下述内容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方法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以及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通过借助导向构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该位置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导向构件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驱动辊同时执行形成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曲线图案以及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这使得更易于将相应于区段的所需拉伸比提供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此外,如上所述,驱动辊起到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的作用因此,在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之间的路径长度为零 这可防止在路径的过程中拉伸比平均化结果,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驱动辊是在传输方向上在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之前的路径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的构件中的位于最下游的构件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驱动辊是在上述结合之前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的构件中的位于最下游的构件因此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可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明显改变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离开驱动辊之后直到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时的路径长度为从30到80毫米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路径长度为从30到80毫米这可降低拉伸比在路径长度中平均化的程度结果,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导向构件包括在相交方向上围绕预定轴线摇摆的摇摆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作为用于吸收排泄物的吸收制品实例的传统一次性尿布等是众所周知的。在其生产线中,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且执行其中诸如橡胶线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诸如合适正弦曲线等的曲线图案连续与所述连续主体结合的过程。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结合的方法,其中如图1所示,通过使用在与片材的连续主体200的传输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来回移动的导向头220,导向头220来回移动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201以及将其传送到片材的连续主体200,从而以所需的曲线图案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201与片材的连续主体200结合。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结合过程中,连续主体201的拉伸比相应于曲线图案周期性地改变,从而将具有相应大小弹力的连续主体201以曲线图案提供给每一区段。也就是,在导向头220的上游位置中,独立于导向头220安装一对可变速度的上部和下部辊230a和230b。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201夹置于一对可变速度的上部辊和下部辊230a和230b时,对这些可变速度的上部辊和下部辊230a和230b的转速进行调节。因此,在连续主体201的拉伸比改变的情况下将连续主体201进给到导向头220内。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1-346825
技术问题但是可变速度的辊230a和230b的安装位置与导向头220距离一定距离D。因此, 以曲线图案提供给每一区段的拉伸比具有相应于距离D的延迟。结果,难于将所需相应大小的拉伸比以曲线图案提供给每一区段。此外,即使可变速度辊230a和230b的转速变化以便改变拉伸比,当连续主体201 在从可变速度辊230a和230b到导向头220的路径D中移动时,拉伸比的变化被平均化。结果,难于将明显不同的拉伸比以曲线图案设定到每一区段。考虑到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以预定的曲线图案结合时,更易于将具有相应大小的拉伸比提供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且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获得上述优势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方法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以及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通过借助导向构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该位置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其中导向构件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此外,提供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设备,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设备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的传输机构;以及导向构件其在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同时使得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以及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 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位置通过传输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当将片材的连续主体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预定的曲线图案结合时,更易于将具有相应大小的拉伸比提供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且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图1是示出用于以曲线图案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201与片材的连续主体200结合的传统方法的透视图;图2A是尿布1的部分分解平面视图,以及图2B是尿布1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尿布1的平面视图,其上设置弹性带21和22,以便在每个曲线图案的变向区段处彼此相交;图4A是根据当前实施例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40的设备的侧视图,以及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线B-B所取的视图;图5是解释说明图,示出摇摆臂61的轴侧辊64优选设置在轴C61附近的理由;图6是解释说明图,示出颈缩程度如何以弹性带121的曲线图案变化;图7A是示出驱动摇摆端辊63和使得摇摆端辊63转动的驱动机构80的侧视图, 以及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线B-B所取的视图;图8A是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的计时图,以及图8B是摇摆端辊63的转速V63的计时图;图9是其中在摇摆端辊63上难于确保弹性带121的包角的一个实例的视图;图10是摇摆端辊63和传输辊50及其附近的放大视图;图IlA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40a的设备的侧视图,以及图IlB 是沿着图IlA中的线B-B所取的视图。驱动辊设置在摇摆臂的摇摆端部上;第二辊在比驱动辊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将进给第二辊内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传送到驱动辊;驱动辊受到驱动机构的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其设置成围绕与驱动辊相同的一轴线以与驱动辊一体的方式转动;中继轮,其在比驱动轮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包绕驱动轮和中继轮的环形带;以及驱动中继轮以及使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没有必要将诸如电机等的动力源安装在摇摆臂的摇摆端部上。这可减小摇摆臂围绕所述轴线的惯性力矩。因此,可减小用于摇摆动作的驱动力矩,以及摇摆臂的摇摆动作的响应变得更好。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在与中继轮相同的轴线上将第二辊固定到中继轮,以便使得第二辊以与中继轮一体的方式转动;驱动力矩从环形带通过中继轮传递到第二辊,以便驱动第二辊以及使其转动;以及驱动力矩使得第二辊以与驱动辊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在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改变时,第二辊的圆周速度也随其同步改变。因此,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输受到至少这两个辊的控制。当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改变时,这可有效防止驱动辊相对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滑移。结果,拉伸比的变化可更好地响应转速(即圆周速度)的变化。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的驱动轴;第二中继轮,其设置成围绕与中继轮相同的轴线以与中继轮一体的方式转动;以及包绕驱动轴和第二中继轮的第二环形带;以及在第二环形带的路径中,从驱动轴到第二中继轮的区段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旋转中心线。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第二中继轮在更靠近所述轴线的位置处定位于摇摆臂上。以及,在第二环形带路径中的区段平行于所述轴线的旋转中心线。这可有效防止由摇摆臂的摇摆动作导致的环形带的扭曲。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导向构件包括围绕预定轴线在相交方向上摇摆的摇摆臂;驱动辊设置在摇摆臂的摇摆端部上;第二辊在比驱动辊更靠近轴线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上;将进给到第二辊内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传送到驱动辊;以及第二辊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以便以与驱动辊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
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在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改变时,第二辊的圆周速度也随其同步改变。因此,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输受到至少这两个辊的控制。当驱动辊的圆周速度改变时,这可有效防止驱动辊相对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滑移。结果,拉伸比的变化可更好地响应转速(即圆周速度)的变化。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90度或更大的包角包绕驱动辊的外周面。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将包角设定成上述可增加驱动辊和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之间的摩擦力。因此,摩擦力可提高将驱动辊的转动传递到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结果,改变驱动辊的转速可以高响应速率地调节弹性构件的拉伸比。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导向构件设有与驱动辊的外周面相对的可转动压辊;以及压辊抵靠驱动辊的外周面对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施压,连续主体与外周面接触。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夹置且保持于驱动辊和压辊之间。这可提高将驱动辊的转动传递到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结果, 改变驱动辊的转速可以高响应速率地调节弹性构件的拉伸比。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构件。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前述操作和实现前述效果。细节如下。带状构件比线状构件宽,因此弹力可易于随拉伸量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拉伸量的较小变化将导致带状构件的弹力的较大变化。因此,当将所需弹力提供给带状构件时,需要对拉伸量进行精细控制。在该点上,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有效防止拉伸比平均化,以及可获得对拉伸量的更精细控制。因此,尤其是如果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是带状构件,本发明就变得更为有效。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驱动辊的转速随着导向构件的来回动作同时改变。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 可将相应于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的所需拉伸比精确地提供给每一区段。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在包括来回动作的变向点的时间段内,在经过变向点之前,驱动辊的转速小于预定的参考速度;以及在经过变向点之后,转速大于参考速度。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可以防止紧跟在来回动作的变向点之后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变得大于刚好在变向点之前的拉伸比。这使得拉伸比一致化。在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中,希望驱动辊的转速基于预定的速度模式周期性地变化;驱动辊的来回动作的周期与速度模式的周期相同;速度模式与来回动作相比延迟预定的相位。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方法,可将精确相应于曲线图案的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每一区段所需拉伸比提供给每一区段。这是因为,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与驱动辊的来回动作相比稍微延迟地来回移动以及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时, 驱动辊转速的变化相对迅速地传递到片材的连续主体和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结合位置。此外,提供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设备,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设备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的传输机构;以及导向构件其在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同时使得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以及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 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位置通过传输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其中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以及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根据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这种设备,驱动辊同时执行形成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曲线图案以及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这使得更易于将相应于区段的所需拉伸比提供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此外,如上所述,驱动辊起到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的作用。因此,在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之间的路径长度为零。 这可防止在路径的过程中拉伸比平均化。结果,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当前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40应用于例如一次性尿布1(相应于吸收制品)的生产线。尿布1图2A是尿布1的部分分解平面视图,以及图2B是尿布1的分解透视图。两幅图都示出穿着型尿布1的分解视图,其中前腰带区段Ia和后腰带区段Ic在尿布的侧部上彼此分隔开。尿布1具有相互垂直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以及厚度方向。前腰带区段la、裆区区段Ib以及后腰带区段Ic沿着尿布1的长度方向限定。尿布1在厚度方向上包括液体可透过的表面片2、液体不可透过的背面片3以及液体吸收性的吸收体4 ;吸收体4设置于这两个片2、3之间。表面片2和背面片3在超过吸收体4向外延伸的区段中叠置且由热熔粘合剂等彼此结合。因此,纵向端部翼片11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于前后端部上,以及侧端部翼片12在宽度方向上形成于左右侧。在侧端部翼片12上,腿部开口区段10形成于裆区区段 Ib上且在宽度方向上向内弯曲。尿布1整体基本为沙漏形。例如在表面片2中使用液体可透过的塑料薄膜、无纺布等。背面片3包括内侧片材3a和外侧片材北;内侧片材3a面向表面片2,以及外侧片材北面向内侧片材3a。这些片材3a和北在形状和尺寸上相同,并通过粘合剂或焊接结合
10到一起。对于内侧片材3a而言,可使用液体不可透过的塑料薄膜、无纺布等,而对于外侧片材北而言,可使用可透气的无纺布等。在前腰带区段Ia和后腰带区段Ic中的每个纵向端部翼片11上,腰部弹性构件16 设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以及以拉伸状态与表面片2和背面片3结合。此外,在裆区区段Ib及其附近,前部弹性丝带21和后部弹性丝带22沿着宽度方向横过尿布1设置。对于这些弹性丝带21和22而言,例如使用具有拉伸性的无纺布、带状橡胶等。这些弹性丝带21和22的每一个以预定的曲线图案在宽度方向上延伸,该曲线图案形成朝向中心线CL的曲线,该中心线CL将尿布1在长度方向上基本一分为二。这些弹性丝带21和22设置于构成背面片的内侧片材3a和外侧片材北之间。弹性丝带21和22 例如以拉伸状态与外侧片材北的内表面结合。前部和后部弹性丝带21和22 —起在腿部开口区段10上提供拉伸性。在该实例中,作为这些弹性丝带21和22的曲线图案的实例,设置正弦曲线。但是,曲线图案可合适地改变,以致腿部开口区段10有效地沿着穿着者的腿部与尿布的穿着者适配。此外,为了使得腿部开口区段10在该区段的基本整个长度上适配使用者的身体, 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弹性丝带21和22,这样弹性丝带在曲线图案的变向区段中相交。此夕卜,为了减小弹性丝带相交区域R中的拉伸性,可以将弹性丝带21和22在区域R中的部分分隔开。在该点上,用于减小区域R中拉伸性的原因是如果拉伸性在吸收体4上的任意区段上产生影响,吸收体4会褶皱,因此其吸收能力降低。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40通过将各种组件与尿布1的基材结合来完成前述尿布1的制备,基材在生产线上连续行进。通过根据当前实施例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和设备40来执行生产线的一个生产过程。也就是,在该实施例中,设备和方法应用于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弹性丝带的连续主体121(相应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以前述曲线图案与片材的连续主体10 结合;连续主体10 将成为前述背面片3的外部片材北以及连续主体121将成为前述前部弹性丝带21。在下述说明中,片材的连续主体10 仅称为“片材10北”,以及弹性丝带的连续主体121仅称为“弹性丝带121”。此外,省略后部弹性丝带22的描述,因为显然丝带22 可以相同方法结合。图4A是在前述过程中的制备设备40的侧视图,以及图4B是沿着图4A中的线B-B 所取的视图。在下述说明中,制备设备40的宽度方向称为CD方向,以及垂直于CD方向的方向称为MD方向。也就是,MD方向意味着在垂直于CD方向的一个平面中的任意方向。此夕卜,MD方向限定为如图4A中所示的彼此垂直的两个方向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和左右方向(水平方向)。在该点上,CD方向位于水平方向上且垂直于左右方向,该左右方向类似于 ⑶方向也位于水平方向上。制备设备40包括(1)传输辊50 (相应于传输机构);(2)导向构件60;以及(3) 施加装置70。传输辊50通过转动在MD方向上(相应于传输方向)传输片材10北,片材 103b以预定的包角包绕该传输辊50。导向构件60连续进给被拉伸的弹性丝带121以及将丝带121与片材10 的区段结合,片材10 的区段包绕且与传输辊50的外周面接触。施加装置70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弹性丝带121,以便将弹性丝带121和片材10 结合。
导向构件60在传送方向上将弹性丝带121朝向片材10 传送的同时,使得弹性丝带121在CD方向(相应于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传送方向是与弹性丝带121来回移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因此,弹性丝带121与片材10 结合的位置在⑶方向上逐渐连续地变化,以及弹性丝带121位于片材10 的表面上且与片材10 的该表面结合。结果,弹性丝带121以诸如正弦曲线等的所需曲线图案且以平面的方式结合到片材10 的表面上。 下面将描述组件50和60。除非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在下述说明书中,适于制备设备40的每个构件通过未示出的合适托架在一端部由竖直支撑壁100(所谓的平板)支撑;该支撑壁100在制备设备40 在MD方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也就是,如图4B所示,支撑壁100沿着基本垂直于MD方向的方向(基本垂直于纸平面的方向)上直立在CD方向上的后侧(在图4A中的纸平面之下)。支撑壁100的竖直壁在CD方向上的后侧支撑每个构件的端部,但是不支撑在前侧的端部的区段。(1)传输辊 5O传输辊50的主体是圆柱形的,其旋转轴线C50处于水平的⑶方向上。传输辊50 在旋转方向上以预定的圆周速度V50转动,转动方向沿着MD方向。例如,片材10 从左侧基本水平地进给到传输辊50。片材10 以从包绕起始位置I^s的180至200度的包角包绕传输辊50的外周面,该包绕起始位置I3S基本在传输辊50下部中的七点钟位置。在传输辊 50的上部中的大致十二点钟位置的包绕终结位置Pe处,片材10 的传输方向逆转以及片材10 最终被送出(相应于权利要求中的“传输”)到基本水平方向上的左侧。应该注意,当片材10 包绕传输辊50的外周面时,片材10 和辊50保持在相对于彼此基本没有滑移的状态。因此,传输辊50的圆周速度V50基本与片材10 在传输方向上的速度V相同(此后称为传输速度V)。传输辊50可配置成从动辊,其受到诸如合适电机的动力源的驱动且因而转动,或配置成通过片材10 使其移动和转动的惰辊。在后一情况下,通过用另一传输辊等(未示出)(比传输辊50位于更下游)拉动片材10 而提供传输片材10 的力。此外,如图4A中所示,压辊55可相对于传输辊50的外周面设置;压辊55可通过预定量的压力抵靠传输辊50的外周面施压。这可增加弹性丝带121的结合强度,其中弹性丝带121通过导向构件60以所需的曲线图案与片材10 结合。(2)导向构件60导向构件60包括设置于传输辊50之下的盘状摇摆臂61。摇摆臂61具有长度方向,以及其长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摇摆臂61在水平方向上横过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 延伸设置。位于传输辊50左侧的摇摆臂61的摇摆端部61a可绕着位于传输辊50右侧的轴线C61的中心在CD方向上摇摆。作为适于摇摆动作的驱动机构62的实例,可提供一种构造,其采用电机6 和曲柄机构62b的组合,电机6 用作动力源,以及曲柄机构62b将电机62a的驱动轴62c的转动转变成一定幅度的摇摆动作。但是,构造不限定于在该实例中采用的一种构造,只要可执行摇摆动作即可。此外,还可根据传输速度V(按比例)改变驱动轴62c的转速。在该情况下,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的周期取决于传输速度V的倒数(按比例)。可围绕水平旋转轴线C63将摇摆端部辊63 (相应于驱动辊)转动地支撑于摇摆端部61a上。另一方面,可围绕水平旋转轴线C64将轴侧辊64(相应于第二辊)转动地支撑在摇摆臂61中的比摇摆端部辊63更靠近轴线C61的位置上。因此,当将弹性丝带121从某个点上沿着竖直方向向下送到传输辊50的右侧时, 弹性丝带121首先包绕轴侧辊64的外周面,然后导引到传输辊50的左侧。之后,弹性丝带 121与位于该位置的摇摆端部辊63接触以及通过辊63将丝带121行进的方向逆转成右侧。 从传输辊50的下面在片材10 的包绕起始位置I^s的附近导入弹性丝带121。在导入过程中,摇摆端部辊63随着摇摆端部61a的摇摆动作同时在CD方向上来回移动。因此,弹性丝带121结合到片材10 表面中的位置在⑶方向上连续变化;结果, 弹性丝带121以所需的曲线图案与片材10 的表面结合相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结合”。在导入过程中,弹性丝带121被迫基本平坦导入,因为弹性丝带121包绕轴侧辊64 的外周面以及摇摆端部辊63的外周面。因此,弹性丝带121与片材10 以平面方式结合。此外,在导入过程中,弹性丝带121处于拉伸状态。也就是,弹性丝带121在合适拉伸比下在传送方向上弹性变形。弹性丝带121在拉伸状态下与片材10 结合,从而将拉伸性赋予弹性丝带121所结合的片材103的区段。此后将描述弹性丝带121的拉伸比。如图4B中所示,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设置在直线Ll上,该直线Ll将摇摆臂 61的摇摆端部61a连接到轴线C61。此外,摇摆端部辊63的旋转轴线C63和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彼此平行,且这些轴线C63和C64固定到摇摆臂61且由摇摆臂61支撑。因此,不管摇摆端部辊63在CD方向上的来回动作,轴侧辊64的外周面一直面对摇摆端部辊 63。因此,弹性丝带121可精确地朝向摇摆端部辊63传送。这使得弹性丝带121能够平稳地移动;例如,这可有效防止弹性丝带121从摇摆端部辊63脱落。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其可不将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固定到摇摆臂61,而是可以通过诸如电机等的合适致动器独立于摇摆臂61摇摆轴线C64。也就是,构造如下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围绕垂直于轴线C61的轴线枢转地支撑在摇摆臂 61上,并控制上述致动器,由此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枢转,这样根据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轴侧辊64的外周面面对摇摆臂61的摇摆端部61a。该构造使得弹性丝带121以类似于前一所述方式平稳移动。此外,其可不将摇摆端部辊63的旋转轴线C63固定到摇摆臂61,而是可以围绕垂直于轴线C61的轴线通过摇摆臂61枢转地支撑轴线C63。在该情况下,将摇摆端部辊63的外周面的取向确定成平衡宽度方向上的在包绕辊63的弹性丝带121中产生的张力差异。此外,如图4A中所示,希望轴侧辊64尽可能靠近轴线C61设置,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固定到摇摆臂61且由摇摆臂61支撑。这是因为,如图5所示,当轴侧辊64更远离轴线C61定位时,轴侧辊64在CD方向上随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同时移动的更多(辊64 的移动M变得更大),以及弹性丝带121变得更易于从辊滑脱。因此,如图4A和图4B中所示,最希望将轴侧辊64设置成使得轴侧辊64的外周面与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这种构造。此外,如上所述,在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与轴侧辊64的外周面接触的情况下,希望弹性丝带121供应到轴侧辊64的路径R121沿着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对准在相同于如图4A中所示的一条线上。在该情况下,由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导致的弹性丝带121的扭曲主要显现在位于轴侧辊64上游的弹性丝带121的区段121a上。结果,减小了轴侧辊64下游的弹性丝带121的扭曲。在该实施例中,采用这种构造。弹性丝带121的拉伸比如上所述,当将弹性丝带121与片材10 结合时,弹性丝带121处于拉伸状态。 也就是,弹性丝带121在合适拉伸比下弹性变形。拉伸比意味着构件处于拉伸状态的长度 L除以其原始未拉伸长度LO (在没有外力下的长度)(=L/L0)。拉伸比的大小基本确定复合片材的拉伸性,复合片材也就是弹性丝带121与其结合的片材10北。可以认为拉伸比是两个拉伸比的总和一个拉伸比是在根据当前实施例的制备设备40之前执行的过程中为了在张力状态下传送弹性丝带121而提供的拉伸比,以及另一拉伸比是由制备设备40提供的拉伸比。但是,在下面忽略前一拉伸比,因为与后一拉伸比相比,其通常更小。后一拉伸比主要由片材10 的传输速度V与弹性丝带121的速度V121(此后称为进给速度V121)的比值( = V/V121)决定,在进给速度V121下丝带121在传输方向上从之前的过程送到导向构件60。也就是,片材10 的传输速度V(m/Sec)设定成基本大于弹性丝带121的进给速度V121(m/Sec)。因此,利用与片材10 结合的弹性丝带121的结合区段,片材10 拉动在传送方向上位于结合区段上游的弹性丝带121的非结合区段,由此基本将拉伸比提供给弹性丝带121。可将进给速度V121控制成使得进给速度V121与传输速度V成比例。在该情况下, 基本与传输速度V无关,前述拉伸比保持恒定。例如,在传输速度V为2V0以及进给速度 V121为VO的情况下,拉伸比为2 ( = 2V0/V0)。即使传输速度V为4V0,只要进给速度V121 设定成2V0,拉伸比也为2( = 4V0/2V0);结果,拉伸比的大小保持恒定。但是,因为实际上摇摆端部辊63在CD方向上来回移动,即使对进给速度V121进行控制以便如前述与传输速度V成比例(换言之,以便使得进给速度V121与传输速度V的比值是恒定的),拉伸比在弹性丝带121的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中也是变化的。图6是其解释说明图;更具体的,其是复合片材的平面视图,也就是,弹性丝带121所结合的片材10北。参照图6,可以理解,弹性丝带121的宽度不是均勻的,也就是,在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中发生颈缩(宽度减小)。此外,颈缩程度是变化的。在颈缩程度较大的区段中,提供大于该区段周围区段的拉伸比。在此,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当尿布1的最终产品由复合片材制成时,相对于尿布1 的左侧和右侧拉伸比不对称。这导致尿布1在其左侧和右侧中的拉伸性不对称;因此,尿布 1穿着不舒适。考虑到该点,参照图6,图中的实例也显现出拉伸比不对称。例如,将由图6中虚线所示的区段与由双点虚线所示的区段相比,彼此的颈缩程度不同。具体而言,在尿布1的腰带(腰部)侧中,右侧上的颈缩大于左侧上的颈缩,也就是,右侧上的拉伸比大于左侧上的拉伸比。相反,在尿布1的裆侧中,右侧上的颈缩小于左侧上的颈缩,也就是,右侧上的拉伸比小于左侧上的拉伸比。因此,为了使得拉伸比对称,有必要以曲线图案调节弹性丝带121 的拉伸比。此外,需要根据尿布1的类型来以曲线图案对每一区段设定不同的拉伸比。例如, 需要降低裆区区段Ib中的拉伸性以便防止吸收体4形成褶皱,如上参照图3所述。在该情况下,有必要调节弹性丝带121在弯曲方式的每一区段中的拉伸比。
在当前实施例中,摇摆端部辊63可被驱动以及因而转动。此外,在将弹性丝带121 导入到片材10 内的过程中,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变化,由此以曲线图案调节拉伸比。图7A和图7B是驱动摇摆端部辊63以及使其转动的驱动机构80的解释说明图。 图7A是制备设备40的侧视图,以及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线B-B所取的视图。驱动机构80是具有环形带81和91的所谓环形带动力传输装置。驱动机构80包括摇摆端部轮83 (相应于“驱动轮”);中继轮84;环形带81 ;以及第二驱动机构90。摇摆端部轮83设置成其可转动,以便围绕与摇摆端部辊63相同的轴线以与摇摆端部辊63 —体的方式转动。中继轮84在比摇摆端部轮83更靠近轴线C61的位置处设置在摇摆臂61上。 环形带81包绕摇摆端部轮83和中继轮84。第二驱动机构90驱动中继轮84以及使其转动。第二驱动机构90包括作为动力源的电机92 ;第二中继轮94,其设置成围绕与中继轮 84相同的轴线以与中继轮84 —体的方式转动;包绕电机92的驱动轴9 和第二中继轮94 的第二环形带91 ;以及控制电机92的诸如计算机、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器96。电机92的驱动轴92a的驱动力矩通过为下述顺序的构件最终传递到摇摆端部辊63 第二环形带91、第二中继轮94、中继轮84、环形带81以及摇摆端部轮83。结果,摇摆端部辊63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在该实例中,例如控制器96控制转速V63以便基于具有预定值的参考速度(此后称为基准速度)使得转速V63增加或减小。作为预定值的实例,提供前述进给速度V121,也就是,弹性丝带121从前一过程进给到导向构件60的进给速度V121。在该情况下,即使由于在CD方向上的来回动作使得在弯曲方式的每一区段中的拉伸比变化,如下对曲线图案的一个周期对拉伸比取平均在基于传输速度V与为基准速度的进给速度V121的比值(= V/V121)的拉伸比下整体拉伸弹性丝带121 (此后称为平均拉伸比)。因此,对于弹性丝带121的一部分而言,摇摆端部辊63在基准速度下转动,将平均拉伸比提供给该部分。另一方面,当摇摆端部辊63以快于基准速度的速度转动时,将低于平均拉伸比的拉伸比提供给该部分。当摇摆端部辊63以慢于基准速度的速度转动时,将高于平均拉伸比的拉伸比提供给该部分。也就是,通过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拉伸比可在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中变化。如上所述,当以与传输速度V成比例的方式使得进给速度V121进行变化时,为进给速度V121的基准速度以与传输速度V成比例的方式变化。因此,转速V63也以与传输速度V成比例的方式变化。如果可以该方式调节拉伸比,可以解决拉伸比的不对称问题。此外,可以满足将拉伸比提供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的前述需求。例如,可按下述解决不对称问题事先检查在曲线图案中的不规则颈缩的趋势,以及根据上述趋势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这样消除这种不规则性。如图6中所看到的那样,颈缩的不规则趋势不取决于在CD方向上的来回动作中的向前路径或向后路径。也就是,在经过来回动作的变向点之后的颈缩(由图6中的点划线所示的范围)趋于大于经过来回动作的变向点之前的颈缩(由图6中的虚线所示的范围)。 因此,在包括来回动作变向点的时间段内,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小于变向点之前的基准速度。另一方面,在变向点之后,转速V63大于基准速度。这可消除颈缩的不规则性。此外,由于可明显满足上述需求,因此省略对其的描述。
15
对于前述的两个问题或需求而言,基本需要相应于曲线图案的形成操作来调节拉伸比。在当前实施例中,通过摇摆端部辊63在CD方向上的来回移动形成曲线图案。以及通过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来调节拉伸比。也就是,摇摆端部辊63同时执行形成弹性丝带121的曲线图案以及调节弹性丝带121的拉伸比。这使得更易于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提供相应于每一区段的所需拉伸比。图8A和图8B是相应特定实例的解释说明图。图8A是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也就是,摇摆端部辊63的来回动作)的计时图。图8B是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的计时图。 在两幅图中,水平轴线代表时间。如上所述,通过利用曲柄机构62b将驱动机构62的电机6 的转动转变成摇摆臂 61的摇摆动作来产生摇摆端部辊63的来回动作。也就是,随着电机6 的驱动轴62c转动一次的周期执行来回动作。因此,如图8A所示,弹性丝带121形成曲线图案,其基本为正弦曲线。此外,通过驱动机构80的电机92使得摇摆端部辊63转动。在此,假设如此设置电机92的控制器96,以致电机92的驱动轴92a的转速基于所需的变化方式进行变化,以及变化方式随着用于来回动作的电机62a的驱动轴62c转动一次的周期进行变化。在该情况下,如图8B所示,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的速度模式具有与图8A中的曲线图案相同的周期。因此,仅仅通过将电机6 的驱动轴62c的转动相位与电机92的驱动轴9 的转动相位相匹配,可将相应于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的所需拉伸比提供给每一区段。这使得更易于给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提供所需的相应拉伸比。在该点上,希望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的速度模式与摇摆端部辊63的来回动作相比延迟预定的相位。在该情况下,可将相应于弹性丝带121的每一区段的所需拉伸比以曲线图案提供给每一区段。原因如下弹性丝带121以与摇摆端部辊63的来回动作相比稍微延迟地来回移动,丝带121与片材10 结合,以及由此将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的变化相对迅速地传递到片材10 和弹性丝带121的结合位置。此外,摇摆端部辊63起到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的作用。因此,在用于形成曲线图案的装置和用于提供拉伸比的装置之间的路径D的长度为零(对于路径D而言,参见图1)。这可防止在路径D的过程中拉伸比平均化。结果,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此外,在图7A和图7B所示的实例中,轴侧辊64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也就是,更靠近轴线C61设置的中继轮84固定,以便围绕与轴侧辊64相同的轴线以与轴侧辊64—体的方式转动。因此,轴侧辊64通过环形带81连接到摇摆端部辊63,且随着摇摆端部辊63 同时受到驱动且因而以与辊63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在该构造中,当改变到达弹性丝带121的为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的圆周速度时,轴侧辊64的圆周速度V64也随其同步变化。因此,通过至少这两个辊63和64来控制弹性丝带121在传送方向上的传送。当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圆周速度V63时,这可有效防止摇摆端部辊63相对于弹性丝带121滑移。结果,拉伸比的变化可更好地响应于转速V63 (也就是圆周速度)的变化。但是,如果在对拉伸比的变化响应上存在少许问题,就没有必要驱动轴侧辊64以及没有必要使其转动。轴侧辊64可为惰轮。也就是,轴侧辊64可为这样的惰辊,其与弹性丝带121接触以及由此通过从弹性丝带121转动获得的力来移动和转动。在该情况下,中继轮84和轴侧辊64分隔开,以便独立围绕旋转轴线C64转动。此外,考虑到对前述拉伸比变化的响应上的改进,优选弹性丝带121以90度或更高但小于270度的包角包绕摇摆端部辊63的外周面。在图4A的实例中,大约为170度。设定上述包角可增加摇摆端部辊63和弹性丝带121之间的摩擦力。因此,由于摩擦力,可将摇摆端部辊63的转动精确传递到弹性丝带121。结果,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能够以高响应速率来改变弹性丝带121的拉伸比。如由图9的实例所示,如果由于诸如传输辊50的构件的布局难于确保包角具有前述范围,则可相对于摇摆端部辊63的外周面设置压辊63a,以及压辊63a可通过预定量的压力抵靠外周面施压。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丝带121夹置且保持于摇摆端部辊63和压辊63a之间,可在弹性丝带121和辊之间保持高的摩擦力。由此获得的效果可与弹性丝带 121包绕摇摆端部辊63外周面的情形相同。应该注意,只要压辊63a以基本与摇摆端部辊 63相同的圆周速度转动,那么压辊63a就可以是可移动和转动的惰辊,或者可以是通过预定的动力源来驱动和转动的驱动辊。此外,参照图4A,在当前实施例中,摇摆端部辊63是可与弹性丝带121的将与片材10 结合的区段接触的制备设备40的构件之一,以及在这种构件中,摇摆端部辊63在传输方向上位于最下游。因此,通过改变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来调节的拉伸比不受其它构件的干扰。这使得可以基于摇摆端部辊63的转速V63来精确地改变弹性丝带121的拉伸比。此外,如图10中的放大视图中所示,在当前实施例中,弹性丝带121在离开摇摆端部辊63的外周面直到与片材10 结合时的路径长度Dl为从30到80毫米。这可降低拉伸比在路径长度Dl中平均化的程度。结果,更易于将实际上不同的拉伸比设定到曲线图案的每一区段。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图7A中所示的第二驱动机构90的电机92固定到前述支撑壁100(平板)且由未示出的诸如托架等的支撑构件来支撑。因此,电机92不随摇摆臂61 一起摇摆。另一方面,第二中继辊94以与轴侧辊64—体的方式设置,驱动力矩从电机92 通过第二环形带91输入到第二中继辊94。因此,第二中继辊94随着摇摆臂61在⑶方向上摇摆。这样,在电机92的驱动轴9 和第二中继轮94之间延伸的第二环形带91经受诸如根据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的扭曲等的变形。如果变形量大,则第二环形带91的疲劳损坏等变得更易于发生,且其使用寿命变短。为了减少第二环形带91的由摇摆动作导致的变形量,在当前实施例中,电机92的驱动轴92a以与第二中继轮94相同的方式设置在轴线61的旋转中心线L61的附近。因此, 在第二环形带91的路径中,从电机92的驱动轴9 到第二中继轮94的区段R91平行于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换言之,第二环形带91平行于区段R91中的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区段R91从第二环形带91在驱动轴9 上的包绕终结位置到第二中继轮 94上的包绕起始位置P94。该构造可有效防止第二环形带91的可由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导致的扭曲。应该注意,将电机92安装在摇摆臂61上以及随着摇摆臂61 —起摇摆就足以完全防止第二环形带91的前述扭曲变形。也就是,电机92通过合适的托架由摇摆臂61支撑以及固定到摇摆臂61就已足够。但是,在该构造中,与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相关的惯性力矩根据电机92的惯性质量增加。因此,在该点上,其中由支撑壁100支撑的前述电机92的构造是具有优势的。其它实施例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且下述变形也是可能的。在前述实施例中,将环形带动力传输装置用作驱动机构80,其驱动摇摆端部辊63 和轴侧辊64且使其转动。但是,驱动机构并不限于上述。例如,可应用具有所谓直接驱动的构造。也就是,通过利用合适的耦联件将动力源(诸如电机)的驱动轴直接共轴连接到辊63和64可以驱动摇摆端部辊63或轴侧辊64且使其转动。在该情况下,为待被驱动和转动的每一辊63和64提供诸如电机的动力源。例如,这些动力源安装且固定到摇摆臂61 上。在该构造中,实际上可消除由诸如环形带81和91的中间构件导致的动作延迟的影响, 从而提高构件对控制的响应。但是,安装于摇摆臂61上的动力源的惯性质量相对于摇摆臂 61的摇摆动作增加惯性力矩。因此,在该点上,环形带动力传输装置更好。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构造,其中至少摇摆端部辊63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 但是,本发明也不限于此。摇摆端部辊63可为可移动和转动的惰辊。也就是,仅有轴侧辊 64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是可能的。在该情况下,路径长度在轴侧辊64(起到提供拉伸比的作用)与弹性丝带121与片材10 结合的结合位置之间变得更长。因此,即使通过轴侧辊 64的转速V64来改变拉伸比,拉伸比更易于在路径长度中平均化。结果,该构造不如仅有摇摆端部辊63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的构造或者不如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两者都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的构造。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其中摇摆臂61包括两个辊(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 的构造。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一个或多个附加辊可设置在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 64之间。在该情况下,这些附加辊的旋转轴线优选平行于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3和C64。此外,附加辊可以是惰辊,且可以是可以受到驱动且因而转动的辊。例如在从动辊的情况下,附加辊设置有轮,以便围绕与轮相同的轴线以与轮一体的方式转动, 以及环形带81包绕上述轮。因此,由环形带81提供用于驱动和转动辊的必要驱动力矩。在前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构造,其中摇摆臂61设置有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 64。但是,可以省略摇摆臂61。也就是,如图IlA和图IlB中所示,可以采用下述一种构造, 其包括诸如线性导轨的导向构件65,其在CD方向上对摇摆端部辊63进行导向,这样辊63 可来回移动;诸如电机等使得摇摆端部辊63在CD方向上来回移动的驱动机构(未示出); 支撑构件67,其支撑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这样轴线C64围绕轴线C61可枢转地摇摆; 使得轴侧辊64摇摆的驱动机构(未示出);以及诸如计算机等的控制器,其控制驱动机构, 这样轴侧辊64的外周面根据摇摆端部辊63的来回动作(与其同步)面向摇摆端部辊63。 当然,在该情况下,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以与图7A和图7B中所示实施例相同的方式由诸如环形带动力传输装置等的驱动机构80驱动且因而转动,尽管其在图中未示出。在前述实施例中,作为弹性构件连续主体的实例来提供弹性丝带12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可采用诸如橡胶线等的弹性丝状构件。在前述实施例中,作为弹性丝带121的曲线图案的实例来提供正弦曲线。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曲线图案可以是除了正弦曲线之外的曲线。显然,正弦曲线仅仅是所需的目标形状,在实践上,在与片材10 结合之后形成的弹性丝带121的曲线图案可稍微不同于目标形状。在前述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摇摆端部辊63和轴侧辊64的形状。可将平辊用作这些辊63和64,平辊的外周面横过辊的宽度方向(CD方向)是平的,此外也可使用冠状辊。冠状辊为下述辊,其具有最大直径的截面处于宽度方向上的辊中心。在使用该辊的情况下,由于外周面的最大直径截面,将在宽度方向上朝向辊中心的力提供给包绕其外周面的弹性丝带121。由此,弹性丝带121从辊滑脱的可能性减小。作为这种冠状辊的实例,提供具有仅仅沿着外周面中心上的周向方向形成的环形肋的辊,具有的直径从外周面的两端朝向其中心逐渐增加的辊等等。在前述实施例中,如图2A中所示,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沿着上下方向(竖直方向)对准,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沿着CD方向(水平方向)对准。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只要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和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彼此垂直即可。 也就是,轴线C61的旋转中心线L61垂直于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就已经足够了。在前述实施例中,摇摆端部辊63的旋转轴线C63和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沿着水平方向对准。原因是当弹性丝带121传输到其旋转轴线C50处于水平方向(也就是, CD方向)上的传输辊50时,弹性丝带121变为没有扭曲的平面形状。因此,摇摆端部辊63 的旋转轴线C63和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的取向并不限于水平方向。这些轴线的取向可根据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的取向来变化。也就是,将摇摆端部辊63的旋转轴线C63 和轴侧辊64的旋转轴线C64如此配置以致于在摇摆臂61的摇摆动作中由这些轴线C63和 C64限定的平面平行于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就已经足够了。此外,将摇摆端部辊63 和轴侧辊64如此配置以致于旋转轴线C63和C64垂直于轴线C61就已经足够了,其中轴线 C61垂直于传输辊50的旋转轴线C50。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施加装置70将热熔粘合剂施加到弹性丝带121上。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只要片材10 和弹性丝带121结合到一起即可。例如,热熔粘合剂可施加到片材10 上,或者可施加到弹性丝带121和片材10 两者上。此外,取代粘合剂, 可采用通过压花等的热熔结合。在前述实施例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来制备尿布1的背面片3的外部片材北。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如,也可制备形成尿布1的立体褶皱的立体打褶片材。在该情况下,由于弹性丝带121的收缩形成立体褶皱,因此在其上弹性丝带121与片材103结合的片材10 表面中的区段直立。在前述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方法用于制备穿着型尿布1。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此外,该方法可用于制备包裹型尿布(通过利用紧固带将其前腰带区段Ia与后腰带区段Ic紧固而穿着的尿布)。附图标记列表1 一次性尿布(吸收制品)Ia 前腰带区段Ib 裆区区段Ic 后腰带区段2 表面片
3背面片3a内侧片材3b外侧片材4吸收体10腿部开口区段11纵向端部翼片12侧部端部翼片16腰部弹性构件21前部弹性丝带22后部弹性丝带40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设备40a用于制备复合片材的设备50传输辊(传输机构)55压辊60导向构件61摇摆臂61a摇摆端部62驱动机构62a电机62b曲柄机构62c驱动轴63摇摆端部辊(驱动辊)63a压辊64 轴侧辊(第二辊)65 导向构件67 支撑构件70 施加装置80 驱动机构81 环形带83 摇摆端部轮(驱动轮)84 中继轮90 第二驱动机构91 环形带92 电机92a 驱动轴94 第二中继轮96 控制器100 支撑壁103b片材(片材的连续主体)
20
121弹性丝带(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121a区段Ll直线Ps包绕起始位置Pe包绕终结位置C50旋转轴线C61轴线L61旋转中心线C63旋转轴线C64旋转轴线P92a包绕终结位置P94包绕起始位置R91区段


提供用于制备与吸收制品相关的复合片材的方法,其中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处于拉伸状态且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该方法包括在传输方向上连续传输片材的连续主体;以及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在片材连续主体的一个位置处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在该位置,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与片材的连续主体结合,通过借助导向构件将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朝向片材的连续主体传输,该位置在相交方向上连续改变,其中导向构件在与传输方向相交的相交方向上来回移动,片材的连续主体在传输方向上行进。导向构件包括驱动辊,当驱动辊与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接触时,驱动辊沿着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传送方向被驱动且因而转动。通过改变驱动辊的转速来调节弹性构件的连续主体的拉伸比。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