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全自动伞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全自动伞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水兴斌
  • 公开日
    1999年11月17日
  • 申请日期
    1998年9月28日
  • 优先权日
    1998年9月28日
  • 申请人
    水兴斌
  • 文档编号
    A45B25/14GK2348650SQ982420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全自动伞,包括有伞面(1)、支承架(4)、支撑杆(5)、钢环(3)、手柄(8),其特征是在于支撑杆(5)的上部增设了一个缓冲弹簧(2),在弹簧(2)下方的支撑杆(5)内设置一个内撑杆(7),支撑杆(5)的上部开有三个开口,支撑杆(5)上的钢环(3)通过连杆(6)与内撑杆(7)相接;在手柄(8)内设置有弹力机构及开关机构,弹力机构中,手柄(8)外壳通过螺杆(9)与内壳(10)相连,内壳(10)通过螺杆或铆钉(11)与铁芯滑行轨道(12)、异形钢片(15)及弹簧(27)的固定板(14)相接,弹力器外壳(18)的四个翼翅处在固定板(14)与内壳(10)之间,在滑行轨道(12)与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铁芯(16),其上端与内撑杆(7)相接,缓冲弹簧(25)设置在内壳(10)的下部;开关机构中,内壳(10)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省力器(30),省力器中带齿钢片(19)与弹力器外壳(18)相接,带齿钢片(23)与按钮(24)相接,在带齿钢片(19)与(23)之间设置有大小齿轮(20)和(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伞,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说的支撑杆(5)的上部所开的开口,其开口的长度与铁芯(16)的移动距离及钢环(3)的移动距离均相等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特别是一种可单手操作的全自动伞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伞大都为双手操作的伞,满足不了人们的特殊需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单手操作的全自动伞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伞面1、支承架4、支撑杆5、钢环3、手柄8独特之处在于支撑杆5的上部增设了一个缓冲弹簧2,在弹簧2下方的支撑杆5内设置一个内撑杆7,支撑杆5的上部开有三个开口,支撑杆5上的钢环3通过连杆6与内撑杆7相接;在手柄8内设置有弹力机构及开关机构,在弹力机构中,手柄8外壳通过螺杆9与内壳10相连,内壳10通过螺杆或铆钉11与铁芯滑行轨道12、异形钢片15及弹簧27的固定板14相接,弹力器外壳18的四个翼翅处在固定板14与内壳10之间,在滑行轨道12与固定板14之间设置有铁芯16,其上端与内撑杆7相接,缓冲弹簧25设置在内壳10的下部;开关机构中,内壳10与外壳8之间设置有省力器30,省力器中带齿钢片19与弹力器外壳18相接,带齿钢片23与按钮24相接,在带齿钢片19与23之间设置有大小齿轮20和22上述所说的支撑杆5的上部所开的开口,其开口的长度与铁芯16的移动距离及钢环3的移动距离均相等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只要单手操作就能控制伞的开或关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 专利摘要
    一种全自动伞,主要克服现有的伞只能单手操作等弊端。这种伞除了包括现有的伞所具有的伞面,支承架、支撑杆、钢环及手柄以外,还在支撑杆内设置了内撑杆等部件,在手柄部位还增设了弹力机构及开关机构。通过这些零部件的有机结合,相互连贯,就可达到单手操作就能把伞打开或收拢的作用。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全自动伞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承架、支撑杆及手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放大图。图4是图3的平面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图2中的B放大图。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挡器28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挡器28的正立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阻挡器28的后立面图。
图12是
图10的d-d剖视图。
图13是异形钢片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弹簧27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弹力器30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弹簧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弹簧17、外壳18及带齿钢片19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缓冲弹簧25及外壳26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缓冲弹簧25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缓冲弹簧25的外壳26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开关及省力器30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的侧视图。
图23是铁芯16及内撑杆7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弹力机构的示意图。
以上各附图所示的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1为伞面;2为缓冲弹簧;3为钢环;4为伞面的支承架;5为伞面的支撑杆;6为连接支撑杆5与内撑杆7的连杆;7为支撑杆5的内撑杆;8为弹力机构的外壳(即手柄);9为螺杆;10为弹力机构内壳;11为螺杆或铆钉;12为铁芯滑行轨道;13为螺杆;14为异形钢片15与弹簧27的固定板15为异形钢片;16为铁芯17为弹簧;18为弹簧17的外壳19为带齿钢片;20为齿轮;21为齿轮固定壳;22为齿轮;23为带齿钢片;24为按钮;25为缓冲弹簧;26为缓冲弹簧外壳;27为弹簧;28为阻挡器;29为弹力器;30为省力器。本实用新型由合拢到打开的过程为按钮24向上移动。带齿钢片23通过省力器中的齿轮20、22及带齿钢片19,带动弹簧外壳18一起向上移动。此时,弹簧17下部受铁芯16阻止,处于静止状态。上部随外壳18一起移动,弹簧拉长,弹力增大,按钮24移动到一定距离,弹簧外壳18的下部两翼翅压迫异形钢片15和弹簧27,异形钢片15收拢。铁芯16失去阻力,在弹簧17弹力作用下向上滑动,带动内撑杆7、连杆6、钢环3及伞面支承架4一起运动,伞就逐渐打开。铁芯16运动至弹簧17外壳上部时,受缓冲弹簧2、弹簧17回弹力作用,失去惯性力,向下回落。此时,阻挡器28上端异形钢片15在弹簧27弹力作用下弹起,阻止铁芯16的运动,铁芯16静止,弹簧17微微拉长,缓冲弹簧2受压,整个弹力机构静止,伞就完全打开了。伞由打开向收拢的过程与上述方向完全相反。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