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鄂有国
  • 公开日
    2006年9月6日
  • 申请日期
    2005年6月21日
  • 优先权日
    2005年6月21日
  • 申请人
    鄂有国
  • 文档编号
    A61M39/00GK2812971SQ20052011149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其特征是基本结构为三个腔,两个球囊,中间为主腔,两侧为次腔,三个腔之间互不相通,两个次腔在前部分别与各自的一个球囊相通,两个球囊之间互不相通,独立存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其特征是两个互不相通的球囊分别附着在该导管前部两对称侧壁上,其内分别有对应次腔的注气、液孔与之相通,两次腔前部侧壁的注气、液孔只能与各自的球囊相通,两个次腔走行至各自对应的球囊附着处前端附近为盲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其特征是导管前端外径稍缩细,导管后部主腔与两侧次腔管壁分开走行,主腔后部有一支腔,支腔后端装有接头,主腔后端也装有接头,接头在使用状态下可打开管腔并可与其他器械管腔相连接,非使用时,可关闭以避免外界物质从主腔后部进入主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其特征是两侧次腔后端装有活瓣,经活瓣注入到次腔内的气、液体只能进入各自相通的球囊,关闭活瓣,球囊内气、液体以及各自次腔内气、液体均不能排出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用来解决医学上需要在不进行开胸,开腹等情况下对人体腔隙或管道进行诊断或治疗的器械,属于医学外科,介入放射学等领域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是一种适用于对人体腔道病变进行诊断及治疗用导管,前部两侧各有一个互不相通的注气、注液体球囊,导管中后部为互不相通的三腔结构,导管腔后端在不工作时可关闭。工作时则可开通并可连接其他器械管腔。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前部角度可控式双球囊三腔造影治疗导管的制作方法医学上常需在不进行重大手术即能通过较为保守的方法,将某根导管插入指定部位,通过该导管进行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工作,如外科手术后的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即是通过口腔或鼻腔将导管前端置入十二指肠,由于胃肠道走行迂曲,现有导管前部前进方向不易控制,所以难以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往往费时费力。又如某些外科手术后可出现腹腔感染,这时就需在不开腹的情况下经皮穿刺插入导管,将导管前端置入感染处进行冲洗,注入抗菌素及引流,然而目前现有导管均不能方便地改变导管前端前进方向以适应人体腔道复杂多变的走行,而快捷地到达指定部位进行下一步诊断或治疗工作,所以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根据所需到达的人体腔道所在部位走行方向的变化而方便地改变导管前部角度从而在导丝引导下顺利快捷地到达指定部位的导管,缩短操作时间,导管到达目的地后又能固定导管前端以防止导管移位。本实用新型是由医用硅橡胶或/和医用无毒塑料制成的软管状结构,主要包括中间的主腔(1),两侧的次腔(2),导管前部两侧相互独立,互不相通的球囊(3),两侧次腔前部的数个注气、液孔(4),主腔前端孔(5),主腔前部侧孔(6),主腔后端接头(7),次腔后端活瓣(8),主腔后部支腔(9),主次腔分开走行点(10),支腔后端接头(11),球囊所在部位不透X线物指示处(12)。两个互不相通的球囊(3)固定在导管前部对称的两侧壁上,可通过各自次腔的注气、液孔(4)分别向两侧球囊(3)内注气,注液以改变导管前部角度,两侧次腔(2)各自独立向前走行至相对应球囊(3)前端管壁附着点附近即终止成盲端,向后走行至两侧主腔(1),次腔(2)分开走行点处即与主腔(1)管壁分离。导管前端稍缩细以便于前进。工作过程如下通过穿刺技术或直接经口、鼻腔等人体自然腔道将导管前端送入所需到达腔道的近端或入口处,口服或经导管主腔后端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观察或“B”超下直接观察所需到达腔道的方位及走行路线方向。通过主腔(1)或主腔后部支腔(9)插入导丝,使导丝软头接近或超出主腔前端孔(5),此时观察导管前端或导丝前端走行方向是否与所需到达部位管腔走行路径及方向一致,如一致则直接前进导丝,引导导管前进,如不一致,则通过一侧次腔后端活瓣(8)向该侧球囊(3)内注入气、液体,充大球囊(3)以弯曲导管前部,观察导管前部及导丝前部移动及走行方向,如与所需到达部位的走行方向一致,则进一步插入导丝,使导丝前端超出导管前端前进,导丝前端到达一定部位后,则将导管沿着导丝向前跟进。如因膨大的球囊(3)阻碍导管前进,则抽出球囊(3)内的气、液体,跟进导管。如导丝前端前进方向或导管前端前进方向与所需到达的部位走向不一致,则通过次腔后端的活瓣(8)改变球囊(3)内的气、液体量,以使得导管前部角度走向或导丝前端走向与所需到达部位走行方向一致。如果导丝前进移动方向及导管前端前进方向与所需到达部位的走行方向相反,则抽出球囊(3)内气、液体。逐渐向对侧球囊(3)内注入气、液体,该球囊(3)逐渐膨大,使导管前端反向成角直至所成角度使导管前端前进方向及导丝前进方向与所需到达部位走向一致时,则停止向该侧球囊(3)内注入气体、液体,前进导丝,至导丝前进至导丝前端超出导管前端一定距离时,则跟进导管,如此反复,则导管前端最终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向球囊(3)内注入一定量气体或液体,以固定导管前端或封闭该体腔以保持该体腔内造影剂或药物等不会流失,便于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将导管主腔后端接头与诊断、治疗用器械管腔相连接,通过支腔后端接头(11)关闭支腔,即可进一步进行诊断与治疗。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操作过程中能通过向某侧球囊(3)内注入气体或液体随时控制及调整导管前部角度,从而能够指示导丝按所需角度、方向前进,进而引导导管前进,避免导丝无一定方向地盲插,减少了病人痛苦,缩短了操作时间,同时在抵达目的地后能够通过向一侧或两侧球囊(3)内注入一定量气体或液体固定导管前端相对位置,避免了体外导管后部固定,既不准确也不雅观。还可以膨大球囊,关闭体腔近端,防止已注入的造影剂或药物等流失,便于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图1导管全貌侧视图;图2导管球囊注气、液孔水平横断面图;图3导管前部单腔无侧孔水平横断面图;图4导管球囊部无注气、液孔水平横断面图。
图中1.主腔,2.次腔,3.球囊,4.球囊注气、液孔,5.主腔前端孔,6.主腔侧孔,7.主腔后端接头,8.次腔后端活瓣,9.主腔后部支腔,10.主次腔分开走行点,11.支腔后端接头,12.球囊所在部位不透X线物指示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如下
取硅橡胶或无毒医用塑料等利用模具成形技术一次成形生产出导管主腔(1),两侧次腔(2)及次腔与主腔分开走行部分和主腔后部支腔(9),然后在导管前部主腔侧壁距前端孔(5)约5cm以内开侧孔(6)(也可不开侧孔),在次腔侧壁前部接近盲端处附近开设次腔球囊注气、液孔(4),在次腔侧壁拟固定球囊处附近粘贴或涂上不透X线医用无毒物,在导管两侧对称部位固定两个对称且互不相通的球囊(3),并将球囊(3)分别与对应次腔的球囊注气、液孔(4)相通,球囊前后两端应覆盖各自的次腔注气、液孔,使得球囊内气体或液体只与各自对应的次腔(2)通过注气、液孔(4)相通,而通过活瓣向次腔内注入的气、液体只能进入各自的球囊,关闭各自次腔后端活瓣(9),对应球囊内气、液体则不能排出,在次腔后端加上活瓣(9),在主腔后部支腔后端加上接头(11),在主腔后端也加上接头(7),接头目前市场上有成品出售,安装此种接头后打开接头,则开通腔道并可与其他诊断或治疗器械管腔连接,关闭接头,则管腔关闭,可避免外界物质进入管腔。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