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谢培德
  • 公开日
    2012年3月21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9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9月13日
  • 申请人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36/8905GK102380010SQ20111026956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 7-11,当归7-11,川芎7-11,赤芍9-15,枳壳7-11,牛膝7-11,益母草12-18,桑白皮7-11,茯苓皮12-18,大腹皮7-11,陈皮7-11,香附7-11,川楝子7_11,延胡索7_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柴胡9,当归9,川芎9,赤芍12,枳壳9,牛膝9,益母草15,桑白皮9,茯苓皮15,大腹皮9,陈皮 9,香附9,川楝子9,延胡索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特发性水肿又称“水潴留性肥胖症”、“单纯性水钠潴留症”、“周期性浮肿”等,是因内分泌、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失调,而导致的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本病多见于20 50岁生育期伴肥胖的妇女,以水肿与月经周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为主要临床特征。特发性水肿属中医的“水肿”范畴。但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针对该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其针对特发性水肿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7-11,当归7-11,川芎7-11,赤芍9-15,枳壳7_11,牛膝7_11,益母草12-18, 桑白皮7-11,茯苓皮12-18,大腹皮7-11,陈皮7_11,香附7_11,川楝子7_11,延胡索7_11。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柴胡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 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本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能。生赤芍以清热凉血力胜。多用于温病热入血分的身热出血,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 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滇南本草》)。枳壳苦、辛、酸,温。归脾、胃经。理气宽胸;行滞消积。王好古枳壳主高,枳实主下,高者主气,下者主血,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实主心腹脾胃之病,大同小异。牛膝苦,酸,性平。归肝,肾经。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血滞经闭。《本经》记 “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经。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用于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蒙医传统验方》:“除眼翳,且根治虫疾,月经不调,血瘀病,滴虫病等。”桑白皮甘寒,入肺经。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茯苓皮味甘淡平,入肾,膀胱二经。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纲目》:主水肿肤胀, 开水道,开腠理。大腹皮味辛;性微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陈皮性温,味辛、味苦。入脾经、胃经、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日用本草》能散能泻,能温能补,能消膈气,化痰涎,和脾止嗽,通五淋。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 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川楝子性寒,味苦;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入心、脾、肝、肺经。活血散瘀,利气止痛。《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中医认为,特发性水肿的病理变化为肝、脾、肾损伤,功能失调。肝主疏泄,疏泄正常,则气机畅行,血液及水津正常运行。若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瘀水阻,水泛肌肤而浮肿。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或后天失养,致脾失温运,则痰湿内阻,溢于肌肤而浮肿。肾为主水之官,若先天不足,或久病及肾,或房劳伤肾,加之经期冲任更需肾精充养,肾精随经血流失,肾阳随之受损,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泛溢肌肤测经期浮肿加剧。此外,湿郁化热,湿热壅盛,郁于肌肤,亦见浮肿。
针对气滞血瘀所致的特发性水肿,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和情志。郁怒伤肝,致肝气郁结,常见精神抑郁,胸肋胀闷;肝气不舒,冲任二脉失于畅通,则血瘀胞宫,而见月经延期或痛经;气滞血瘀,血滞肝脉,则胸肋刺痛;水失畅达,滞留肌肤,则经前及行经时肢体肿胀;舌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或涩,均为气滞血瘀之症。方中之选者,行气活血,利水消肿,以川芎行气开郁,枳壳理气宽胸,柴胡升阳舒肝,解肝郁气滞,当归补血活血,牛膝逐血气,香附理气解郁,赤芍降气行血,益母草活血调经,桑白皮、茯苓皮、大腹皮三皮利水消肿,治水肿肤胀;川楝子、延胡索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全方共奏行气解郁,活血行血,利水消肿,平衡机体阴阳。针对特发性水肿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下肢凹陷性水肿,或眼睑水肿,或虽无明显水肿,但患者自觉面部、四肢肿胀,腹胀大,白天重于晚上,傍晚重于晨起,体重可有增加;个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但给人的感觉是庞肿;可伴有精神抑郁,精神易激动,或有面部潮红、易出汗等症状。2.水肿常呈周期性变化,早晚体重相差1 kg以上。3.夜尿量明显多于白天。4.立卧位水试验卧位时排尿量和正常人基本相同,达70%,而立位M h尿量明显下降,为卧位尿量的50%或饮水量(IOOOmL)的40%。检测尿钠显示立位时尿钠排量较卧位时降低。5.理化检查排除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经前性、黏液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浮肿。疗效评判标准
1.痊愈浮肿症状消失;
2.有效浮肿症状减轻;
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变。对50例特发性水肿患者(年龄40-60)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治疗1个疗程(2周),其中16例完全治愈,症状消失;31例症状缓解,浮肿减轻;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达94%。治疗无毒副作用,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实例
患者1 谢某,女性,53岁,最近一年来周身呈现浮肿,乏力与日剧增,稍事劳作,便气不能续。晚上浮肿特别厉害,早晚体重相差大。腿胀,小腿至膝关节部位可见明显血瘀,行走不便。后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症状缓解,浮肿消退,瘀血减少,继续使用1个疗程,浮肿完全消失,血瘀消退,至今无复发。患者2:程某,女性,56岁,面部、下肢明显浮肿一年多,自觉肿胀感,四肢无力,经常性头晕,夜尿多。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1个疗程后,排尿恢复正常,头晕症状也未出现。续用药3周(1个半疗程),上述症状全部消失,浮肿完全消失,患者如获新生,至今无复发。患者3 汤某,男性,60岁,颜面、下肢水肿伴消瘦,排尿少,夜尿稍多。消瘦、四肢无力。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1个疗程,方见成效,排尿正常,不再乏力。继续治疗1个疗程,颜面、下肢浮肿均消失。至今半年无复发。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7,当归7,川芎7, 赤芍9,枳壳7,牛膝7,益母草12,桑白皮7,茯苓皮12,大腹皮7,陈皮7,香附7,川楝子7, 延胡索7。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柴胡7,当归7,川芎7,赤芍9,枳壳7,牛膝7,益母草12,桑白皮7,茯苓皮12,大腹皮7,陈皮7,香附7,川楝子7,延胡索7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 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可兼用药液涂抹患部。实施例2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11,当归11,川芎 11,赤芍15,枳壳11,牛膝11,益母草18,桑白皮11,茯苓皮18,大腹皮11,陈皮11,香附11, 川楝子11,延胡索11。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柴胡11,当归11,川芎11,赤芍15,枳壳11,牛膝11,益母草18,桑白皮 11,茯苓皮18,大腹皮11,陈皮11,香附11,川楝子11,延胡索11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9,当归9,川芎9, 赤芍12,枳壳9,牛膝9,益母草15,桑白皮9,茯苓皮15,大腹皮9,陈皮9,香附9,川楝子9, 延胡索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柴胡9,当归9,川芎9,赤芍12,枳壳9,牛膝9,益母草15,桑白皮9,茯苓皮15,大腹皮9,陈皮9,香附9,川楝子9,延胡索9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柴胡9,当归9,川芎9, 赤芍12,枳壳9,牛膝9,益母草15,桑白皮9,茯苓皮15,大腹皮9,陈皮9,香附9,川楝子9, 延胡索9。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柴胡9,当归9,川芎9,赤芍12,枳壳9,牛膝9,益母草15,桑白皮9,茯苓皮15,大腹皮9,陈皮9,香附9,川楝子9,延胡索9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 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白蒺藜9-15,补骨脂8-12,白芷6-10,紫河车4-8,何首乌4-8,美登木3-5,人参1-3,鸡血藤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针对特发性水肿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