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气管导管封堵器的制作方法对于因病情重呼吸困难、排痰困难的病人,一般要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的病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因为病情好转,病人就需要重新适应进鼻腔自主呼吸,所以在病人适应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逐渐减小气管导管的气体供给量和气管导管中呼出气体的排出量,直至完全停止,以达到鼻腔自主呼吸的目的,但是现有的气管导管上并没有设置调节气管导管气体供给量的装置,只是在病人适应的过程中,将干净的棉签逐渐的封堵气管导管,不仅减少了病人从气管导管中的吸气量,也减少了病人从肺部排出到气管导管的呼 气量,利用这种办法,迫使人体的鼻腔自主呼吸,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例如用棉签封堵气管导管,调节不够细腻,封堵的大小不好把握;如有不慎,棉签很容易吸入肺部,危及生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封堵器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管导管封堵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I如图I所示气管导管封堵器,包括罩体1,罩体I上设有吸痰孔2、氧氧气进口 3、 气管导管4,罩体I内部设有过滤纸5,所述的罩体I内部还设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基座6、堵块7,基座6与堵块7的配合面为斜面配合,堵块7上设有拉杆,基座6固定在罩体I内表面,堵块7往复运动与基座6形成动态配合,所述的拉杆为推拉杆9,推拉杆9上设有最小单位为毫米的刻度。使用时,罩体I上设有吸痰孔2、氧氧气进口 3、气管导管4,罩体I内部设有过滤纸5,吸痰孔2解决了肺部分泌物的清理途径,氧气进口 3解决了氧气进入气管导管的途径,气管导管4解决了气体进入人体的途径和人体呼出气体的排放途径,过滤纸5解决了过滤了空气中的灰尘,罩体I内部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基座6、堵块7,基座6固定在罩体I内表面,堵块7上设有推拉杆9,推动推拉杆9,使推拉杆9向罩体I内部运动,减少了气管导管内部和外界的气体流动,这样就阻止了部分气体的进入,同时也阻止了部分呼出气体的排出,导致人体肺部的气压和人体内酸碱度的不平衡,迫使人体的鼻腔自主呼吸,随着堵块7向罩体I内部运动的位移越大,阻止供给的气体量和呼出气体的排出量越大,最终迫使人体独立的完成呼吸功能,不再借助气管导管的辅助。另外,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调节堵块7的位移大小,推拉杆9上设有刻度方便调节。实施例2如图2所示气管导管封堵器,包括罩体1,罩体I上设有吸痰孔2、氧氧气进口 3、气管导管4,罩体I内部设有过滤纸5,所述的罩体I内部还设有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基座6、堵块7,基座6与堵块7的配合面为斜面配合,堵块7上设有拉杆,基座6固定在罩体I内表面,堵块7往复运动与基座6形成动态配合,所述的拉杆为螺纹杆10。使用时,罩体I上设有吸痰孔2、氧氧气进口 3、气管导管4,罩体I内部设有过滤纸5,吸痰孔2解决了肺部分泌物的清理途径,氧气进口 3解决了氧气进入气管导管的途径,气管导管4解决了气体进入人体的途径和人体呼出气体的排放途径,过滤纸5解决了过滤了空气中的灰尘,罩体I内部的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基座6、堵块7,基座6固定在罩体I内表面,堵块7上设有螺纹杆10,旋转螺纹杆10,使螺纹杆10连接的堵块7向罩体I内部运动,减少了气管导管内部和外界的气体流动,这样就阻止了部分气体的进入,同时也阻止了部分呼出气体的排出,导致人体肺部的气压和人体内酸碱度的不平衡,迫使人体的鼻腔自主呼吸,随着堵块7向罩体I内部运动的位移越大,阻止供给的气体量和呼出气体的排出量越大,最终迫使人体独立的完成呼吸功能,不再借助气管导管的辅助。[0019]另外上述的螺纹杆10采用小螺距的螺纹,这样调节更加精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气管导管封堵器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孙德玲D·B·布兰查德D·B·布兰查德J.L.克拉克利龙·埃利亚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M·贝利萨里奥M·贝利萨里奥续飞, 李晓君续飞, 李晓君莫滕·B·亚历山德森, 苏珊娜·E·本佐恩莫滕·B·亚历山德森, 苏珊娜·E·本佐恩周怀其
专利相关信息
-
周怀其周怀其徐弢, 袁玉宇佐尼·西耶戈尔佐尼·西耶戈尔D·J·查沃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