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知 人事,多伴有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 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疾病。还包括西医的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其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属出血性中风,脑梗塞、脑血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属缺血性中风。 中风是多发性疾病,据报导目前国内外每年因中风死亡占死亡人数的9%。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约有200万人,死于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约150万人,是造成我国人口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 (即恶性肿瘤、中 风、冠心病)其发病率、死亡率比冠心病高出24倍,是危害人类健 康的常见病。对中风的治疗,西医采用化学药物治疗的方法,化学药 物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损害或破坏了人体 的细胞,多数慢性疾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归纳起来即只能治标不 能治本。中医运用系统学原理辨症施治,对病下药标本兼治。中药为 天然有机物,其疗效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有多靶点多效应和 双向调节的对因治本效果,且较少有毒害副作用。但目前现有治疗中 风的中成药有心脑康胶囊、脑心通胶囊、华佗再造丸、脑安胶囊等, 一些药物仍存在疗效不佳,究其原因 一是原材料有差异,现有的中 成药材多为人工种植,降低了中药原材料的有效成分和药效。二是由 于生存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使人的体质产生明显的差异,导致部分 中药药效不佳。三是由于中医治疗标本兼治,先期显效慢,导致部分 患者因治疗心切而误认为治疗效果不佳。
本发明克服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了更有效的治疗中风病, 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高、费用低、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治疗中 风的中药制剂。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内容简述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钩藤30-45g、半夏10-20g、黄芪50-70g、地龙10-20g、桃仁 40-60g、红花80-100g、川芎20-30g、当归尾100-120g、赤芍80-100g、 党参25-35g、桂枝30-45g、牛膝40-60g、熟地65-75g、石菖莆55-65g、 远志90-100g组成,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状,过筛, 粒度180目,制成中药散剂。本发明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试验,是对其每味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以 及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已对 千余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了中医分型的辨证施治临床试验,本发明有豁 痰搜风、醒脑开窍、消栓通路、抗动脉硬化、降脂降压、增大脑血氧 供应、恢复语言、激活受损脑细胞、建立有效的侧肢循环、恢复大脑 思维及身体运动功能。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治疗费用低、无不良反 应和副作用。经临床治疗1000余例,治愈率达85%以上、药效显著, 疗效另人十分满意。
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是这样实现的,下面做具体说明。制 备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取中草药钩藤40g、半夏20g、黄 芪60g、地龙20g、桃仁50g、红花90g、川芎25g、当归尾120g、赤 芍100g、党参30g、桂枝40g、牛膝50g、熟地70g、石菖莆60g、远 志100g为原料,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状,过筛, 粒度180目,制成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
中风的根源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 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 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阻气逆致脏腑功能失调,血气逆乱、风、火、痰、 瘀等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胶结于脑,体内的有毒代谢产物不能及时 排出,蕴积成毒、伤损脑络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仆 不遂,导致中风病。中风病正气内虚是病机之本,以肝、肾为主,尤 以肝肾阴虚为重,以风、火、痰、瘀为标,其病性本虚标实,上盛下 虚,主要病位在于脑,与心、肝、脾、肾器官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
本发明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中赤芍、地龙、钩藤组合一起能通 经络、息内风;石菖莆、半夏组合一起化痰湿、醒脑开穷;党参、当 归尾、熟地、黄芪组合一起调整大脑血氧供給,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 在一起,研成粉末制成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根据中医治病宗法,以 补偏救弊、阴阳平衡为准绳,各药之间均合理、科学、严谨配伍,使之在整体治疗上极其显著,在归经上以调肝、肾为主,同时对心脏病 也有一定的抑制医疗作用。本发明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试验,是对其每 味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以及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的研究而形成的一种治 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已对千余例中风病患者进行了中医分型的辨证施 治临床试验,本发明有豁痰搜风、醒脑开窍、消栓通路、抗动脉硬化、 降脂降压、增大脑血氧供应、恢复语言、激活受损脑细胞、建立有效 的侧肢循环、恢复大脑思维及身体运动功能。 用于临床根据临床观察记录-
病例l,患者主诉患脑梗死3个多月,经西医诊治效果不好, 后到我诊所治疗。查体右侧半身不遂、语言表达不清、胸闷心烦、 恶心头晕、大便干燥,虽神智清醒但反应迟钝、口舌稍斜、腹胀、血 压22/14kpa。治疗口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 5g。观察服药2天后大便一次,症状明显好转,反应较前灵活,服药 5天后说话清晰、肢体活动明显好转,服药14天后可在家人的搀扶 下走路,继续用药。3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个疗程基本痊愈。
病例2,患者主诉左侧脑出血血肿清除手术后2个月,但不适
症状较多。后到我诊所治疗。査体痰多、右侧肢体瘫痪、流口水、 说话费力、吞咽困难、大便秘结、肌力O级、肌张力较高。治疗口
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5g。观察服药3天后 大便正常、症状明显好转,服药半月后吞咽困难、说话费力现象有所
改善,右上肢肌力恢复到ffl级,右下肢肌力恢复到m—iv级,继续服
药两个疗程后一切症状基本消失,査体右上肢肌力恢复到IV级,右
下肢肌力恢复正常,基本痊愈。
病例3,患者主诉有高血压病史7年,3个月前因生气左半身
麻木、左手浮肿、舌根发硬、说话吐字费力,经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
成。后到我诊所治疗口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一 次5g。观察服药7天后左上肢、下肢麻痛减轻,但仍活动不灵、说
话迟涩,感觉喉中有痰。继续服药,半月后左上肢、下肢麻痛减轻, 左腿可以活动,失眠、语言得以改善,大小便正常。继续服药一个疗 程后可以慢慢走动,但左手仍可见肿,继续服药两个疗程后腿已不用 携拐行走,上肢能大幅度伸展,病已基本痊愈。
病例4,患者主诉有高血压病史十年之久,发现右侧肢体活动 不便40余天,经CT检査,脑出血吸收极少,诊断为脑梗死,口服 西药甘露醇、肌苷、维脑路通,效果不理想,症状为偏瘫状态、嘴角歪斜、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无力及走路足趾擦地、右半身麻 木、活动不灵活、头晕不适、说话费力、吐字不清、大小便不利。后 到我诊所治疗口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5g。 观察服药12天后头晕、右半身麻木无力明显减轻,口眼歪斜有好转, 吃饭、睡眠得以改善,大小便正常。继续服药一疗程肢体活动接近正 常,走路平稳、说话较为清晰,再继续服药一疗程,所有不适均不见 已经痊愈。
病例5,患者主诉近一个月出现下肢无力、后又出现上肢无力, 并且有麻木感,经西医检査血压正常、头部CT检査为脑梗死。到 我诊所治疗,査体左侧肢体无力、左上肢麻木、神经系统检查左侧 上下肢体浅感觉减退,左下肢肌力IV级,双跟膝腱反射减弱。治疗 口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5g。观察服药10天 后症状明显好转,走路有力,但站久后左膝发软无力,有时颠簸性头 疼。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后一切症状消失,痊愈。
病例6,患者主诉脑血栓后遗症l年多,肢体屈伸不利、走路 腿沉、视力模糊、睡眠不好、饭量差、时常恶心、手拿东西握不住。 到我诊所治疗口服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5g。 观察服药17天后右侧肢体沉重感减轻、活动较前灵活、眩晕、恶心 症状减轻,继续服药一个疗程后右侧肢体已能活动,再继续服药一疗 程,活动自如, 一切症状消失基本痊愈。
病例7,患者主诉有高血压病史,脑溢血后遗症l年多,左侧 肢体偏瘫,虽然神智清醒,但无法与他人说话,只能说单字,不能迈 步行走,吃饭、睡眠欠佳,血压150/95mmr/g。到我诊所治疗口服 上述治疗中风的中药散剂,日服3次, 一次5g。观察服药16天后一 切症状稍有好转,继续服药二个疗程后可以携拐行走,能说简单话与 家人交流,生活可以自理,基本达到痊愈。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钩藤30-45g、半夏10-20g、黄芪50-70g、地龙10-20g、桃仁40-60g、红花80-100g、川芎20-30g、当归尾100-120g、赤芍80-100g、党参25-35g、桂枝30-45g、牛膝40-60g、熟地65-75g、石菖莆55-65g、远志90-100g组成,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研成粉末制成中药散剂。本发明经过了多年的临床试验,有豁痰搜风、醒脑开窍、消栓通路、抗动脉硬化、降脂降压、增大脑血氧供应、恢复语言、激活受损脑细胞、建立有效的侧肢循环、恢复大脑思维及身体运动功能。具有疗程短、疗效高、治疗费用低、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经临床治愈率达85%以上、药效显著,疗效令人十分满意。
一种治疗中风的中药制剂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葛超顺葛超顺张凤兰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张凤兰
专利相关信息
-
傅晓骏, 张婷傅晓骏, 张婷李海诚黄宣霖, 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