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嵌条缝制缝纫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嵌条缝制缝纫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可以在布料上形成规定长度 的两条线迹,同时在线迹之间形成切缝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制作方法已知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通过一边输送布料, 一边使缝针上 下移动且使中心切刀升降,从而进行缝制。在这种嵌条缝制缝纫机中,设置保持缝针的两根针棒,以及在两 根针棒之间进行上下移动而在两条线迹之间形成切缝的中心切刀。并 且设置保持体,该保持体与两根缝针分别对应而分别形成沿布料进给 方向的一对槽部,以使得在将嵌条布保持在主布料上面的同时,使两 根缝针可以穿过缝制中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部,同时可以对 缝针的上下移动位置附近的主布料及嵌条布进行按压。另外,在隔着 该保持体的两侧设置大压脚机构,其对主布料及嵌条布进行按压保 持,同时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输送。在形成线迹时,使保持体下降而保持嵌条布,同时一边利用大压 脚机构将主布料及嵌条布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输送, 一边进行针棒的 上下移动以及中心切刀的升降。前述针棒及中心切刀在布料进给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而设置于 缝纫机头部上,例如如专利文献l所公示,为了防止多余的动作而实 现动作的适当化,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根据针棒的上下移动速度及进 给间距而确定。另外,在作为缝制结束的线迹的末端部,为了防止缝线的开线及 加强缝合,有时实施加固缝制或细密缝制,该加固缝制是将由主布料 及嵌条布构成的被缝制物向通常的正进给方向和反方向输送,与己形 成的线迹重合而形成线迹,该细密缝制是使线迹的针距减小的缝制。另外,两条线迹不总是以对齐的状态形成,有时也以两条线迹的末端 位置(简称为后端位置)沿布料进给方向偏离的状态形成。专利文献l:特开2006—218189号公报
在形成后端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上偏离的线迹的情况下,为了在 两条线迹上实施加固缝制,如图17所示存在下述方法,即,在直至 一条线迹的折回缝制位置为止利用两根缝针结束缝制①后,在一条线 迹上形成加固缝制②,然后,仅使布料空进给③而返回缝制①的末端, 仅对另一条线迹进行缝制④,并形成加固缝制⑤。
另外,在实施细密缝制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考虑以下方法, 艮P,在两根缝针结束缝制①后,形成一条线迹的细密缝制②,然后, 在仅将布料空进给③而返回另一条缝制①的末端后,仅继续另一条线 迹的通常缝制④,直至规定的末端位置,然后,形成细密缝制⑤。
此外,在实际中,两条线迹与各加固缝制的线迹重合,但在图 17、图18中,为了说明,在横向上展开表示。
在上述任一个缝制方法中,都必须进行布料的空进给。在空进给 时,缝纫机电动机停止,针棒不上下移动,而中心切刀虽然己经形成 了在空进给开始之前就应形成的切缝,但仍继续进行升降动作。这是 由于在使中心切刀起动后,中心切刀的升降动作短时间内不稳定,因 此为了形成空进给后的剩余切缝,仅在空进给时使其停止则效率不 高。
但是,在空进给时,在布料上已经形成切缝,没有对中心切刀来 说成为阻力的布料。因此,在中心切刀与固定切刀之间,会产生比进 行布料切断时大的滑动音。另外,在中心切刀动作时,还产生构成中 心切刀机构的连杆部件等的动作音,但在空进给时,由于因缝纫机电 动机停止而使掩盖这些滑动音和动作音的声音消失,因此对于操作者 来说,这些中心切刀的滑动音和中心切刀机构的动作音非常剌耳。
因此,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音减小。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缝 纫机主体,其具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该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两根针 棒和单针停止机构,这两根针棒分别保持两根缝针,利用主轴电动机驱 动而进行上下移动,该单针停止机构构成为可以使各缝针分别在上升位 置停止,该缝纫机主体利用前述主轴电动机的驱动,由两条线迹缝合主 布料与嵌条布;保持体,其将嵌条布保持在主布料上;大压脚机构,其
具有隔着前述保持体在两侧下降而按压保持主布料及嵌条布的一对压 脚腕,并将主布料及嵌条布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输送;中心切刀机构, 其具有中心切刀和切刀电动机,该中心切刀配置于前述两根缝针的落针
位置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该切刀电动机使该中心切刀升降,该中心 切刀机构利用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使前述中心切刀以规定速度进行 升降,从而在前述两条直线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切缝;以及控制单元, 其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前述单针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机构及前述 切刀电动机,以使得在前述两条线迹的后端,形成布料进给方向后端 部的位置各不相同的加固缝制部的线迹,同时在前述两条线迹之间形 成前述直线状的切缝,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电动 机、前述单针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机构及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 以使得在形成前述两条线迹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的线迹,直 至前述两条线迹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条线 迹的后端部,同时形成前述直线状的切缝,然后,中断另一条线迹的 形成,形成与前述一条线迹的主缝制部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的线迹, 然后,从该一条线迹的加固缝制部的结束位置至前述另一条线迹的前 述中断位置,使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空进给,然后,从前述另 一条线迹的前述中断位置再次开始主缝制部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形成 前述直线状的切缝,然后,形成与前述另一条线迹的主缝制部相连续 的加固缝制部的线迹,并且,在布料的空进给时,使前述中心切刀的 升降速度比前述规定的升降速度减速。
前述控制单元对前述主轴电动机、前述单针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 机构及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形成前述两条线迹
(P、 Q)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的线迹(Pl、 Ql),直至前述两条线迹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条线迹(Q) 的后端部,同时形成前述直线状的切缝,然后,中断另一条线迹(P) 的形成,而形成与前述一条线迹的主缝制部(Ql)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 (Q2)的线迹,然后,从该一条线迹的加固缝制线迹的结束位置至前述 另一条线迹的前述中断位置,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空进给,然 后,从前述另一条线迹的前述中断位置再次开始主缝制部(P2)的线迹
的形成,同时形成前述直线状的切缝,然后,形成与前述另一条线迹的
主缝制部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并且,在布料的空进给时, 使前述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减速。
在这里,所谓布料的空进给,是指使针棒不动作而使布料进给, 换言之,是指在布料上不进行缝制,仅进行布料的进给动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单元控制切刀电动机的驱 动,以使得在对布料进行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 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音和中 心切刀机构的动作声减小。另外,由于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因 此中心切刀的磨损量减少,从而可以延长中心切刀的寿命。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提供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缝
纫机主体,其具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该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两根针 棒和单针停止机构,这两根针棒分别保持两根缝针,利用主轴电动机驱 动而进行上下移动,该单针停止机构构成为可以使各缝针分别在上升位 置停止,该缝纫机主体利用前述主轴电动机的驱动,由两条线迹缝合主
布料与嵌条布;保持体,其将嵌条布保持在主布料上;大压脚机构,其 具有隔着前述保持体在两侧下降而按压保持主布料及嵌条布的一对压 脚腕,并将主布料及嵌条布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输送;中心切刀机构, 其具有中心切刀和切刀电动机,该中心切刀配置于前述两根缝针的落针 位置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该切刀电动机使该中心切刀升降,该中心 切刀机构利用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使前述中心切刀以规定速度进行 升降,从而在前述两条直线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切缝;以及控制单元, 其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前述单针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机构及前述切 刀电动机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前述两条线迹的后端,形成后端部的位置各不相同的细密缝制部的线迹,同时在前述两条线迹之间形成前述直线 状的切缝,其特征在于,前述控制单元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前述单针 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机构及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以使得在形成前
述两条线迹(R、 T)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的线迹(Rl、 Tl), 直至前述两条线迹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条线 迹(T)的细密缝制部(T2)的开始位置,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 后,中断另一条线迹(R)的形成,形成与前述一条线迹的主缝制部相 连续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然后,从该一条线迹的细密缝制部的 结束位置至前述另一条线迹的前述中断位置,使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上 游侧空进给,然后,从前述另一条线迹的中断位置再次开始主缝制部 (R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形成前述直线状的切缝,然后,形成与前 述另一条线迹的主缝制部相连续的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并且在 布料的空进给时,使前述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比前述规定的升降速度减 速。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单元控制切刀电动机的驱 动,以使得在对布料进行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 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滑动音减小。另外,由 于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因此中心切刀的磨损量减少,从而可以 延长中心切刀的寿命。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 嵌条缝制缝纫机中,具有设定单元,其设定使前述布料进行空进给时的 前述切刀电动机的转速。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设定单元对使布料空 进给时的中心切刀的转速进行设定,因此可以自由地减速至各用户不介 意中心切刀的滑动音的程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单元控制切刀电动机的驱 动,以使得在对布料进行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 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滑动音减小。另外,由于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因此中心切刀的磨损量减少,从而可以 延长中心切刀的寿命。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由于控制单元控制切刀电动机的驱 动,以使得在对布料进行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 可以使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滑动音减小。另外,由 于中心切刀的滑动次数减少,因此中心切刀的磨损量减少,从而可以 延长中心切刀的寿命。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由于可以利用设定单元对空进给布 料时的中心切刀的转速进行设定,因此可以自由地减速至各用户不介意 中心切刀的滑动音的程度。


图1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整体概略构成的斜视图。
图2是表示针棒机构以保持两根缝针的状态位于上死点位置的
状态的主视图。
图3 (A)是针棒的侧视图,(B)是针棒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针棒机构以保持两根缝针的状态位于下死点位置的
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通过图2的动作状态中的一个针棒的中心线,同时沿X— Z平面的剖面的针棒机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刚解除一个针棒的保持状态之后的状态的针棒机构 的主视图。
图7是通过图6的动作状态中的一个针棒的中心线,同时沿X— Z平面的剖面的针棒机构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解除一个针棒的保持状态而移动至下死点的状态的 针棒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保持体的斜视图。
图IO是表示中心切刀机构的构成的斜视图。
图11是表示与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的控制装置相关的结构的框图。图12是表示加固缝制部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图。
图13是表示加固缝制部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布料的空进给前后的切刀电动机的转速的变化的图。
图15是表示细密缝制部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细密缝制部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两条线迹的后端部位置偏离的情况下的加固缝制部
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图。
图18是表示两条线迹的后端部位置偏离的情况下的细密缝制部
的线迹的形成方法的图。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100的整体概略构成的斜视图。此外,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各图中所示的X、 Y、 Z轴为基准,确定各自的 方向,Z轴方向与后述的中心切刀的上下移动方向一致,进行缝制操 作的平面与Z轴方向垂直,使与该操作平面平行且进行布料进给的方 向为X轴方向,使与该操作平面平行且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Y 轴方向。
如图1所示,嵌条缝制缝纫机IOO是下述的缝纫机在将嵌条布 相对于主布料进行缝合的同时,形成沿这些布料的进给方向的直线状 切缝,并且在该直线状切缝的两端部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
嵌条缝制缝纫机IOO具有缝纫机工作台ll,其成为缝制的操 作台;缝纫机主体12,其具有未图示的一对天秤和针棒机构10 (参 照图2),该针棒机构IO进行保持缝针20a的针棒20的动作,利用 针棒20的上下动作在主布料及嵌条布上形成两条线迹;作为布料进 给机构的大压脚进给机构1,其进行由主布料及嵌条布构成的布料的 输送;保持体2,其在主布料的上侧从上方按压嵌条布;中心切刀机 构3 (参照图10),其由缝纫机主体12支撑,使配置于各缝针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的中心切刀301在各缝针20a的中间升降,从而在 各布料上形成直线状的切缝;角切刀机构9,其在成为直线状切缝的 两端的位置上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以及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装置 5 (参照图11),其进行上述各部分的控制。
(针棒机构)
如图2 图8所示,针棒机构IO设置于缝纫机主体12的前端内 部,同时或选择性地使分别保持两根缝针20a、 20a的一对针棒20、 20上下移动。
针棒机构10如图2所示,具有 一对针棒20;作为针棒支撑体 的针棒支撑架40,其可分别上下移动地支撑各针棒20;针棒上下移 动机构50,其利用分别保持一对针棒20的针棒抱持部51使各针棒 20上下移动;离合器机构60,其可以利用使其前端相对于各针棒20 的第一卡合孔21插入、脱出的一对离合器部件61,将由针棒抱持部 51分别对针棒20的保持,选择地切换为保持状态和解除状态;止动 机构70,如图5所示,其利用止动部件71将针棒保持在针棒支撑架 40上,该止动部件71的前端相对于利用离合器机构60解除了保持状 态下的针棒20的第二卡合孔22插入、脱出;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 其如图2、图5所示,选择某个针棒20而切换离合器机构60的保持 状态和解除状态。此外,由离合器机构60、止动机构70、保持解除 切换机构80构成可使各缝针20、 20分别在上升位置停止的单针停止 机构120。
(针棒)
如图2 图5所示,针棒20由针棒支撑架40以通常沿Z轴方向 的状态被支撑,在进行缝针摆动的情况下,经由针棒支撑架40在各 针棒20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施加以沿Y轴方向的轴为中心的旋转 摆动动作。在进行该摆动时,各针棒20的上下端部分别沿X轴方向 进行摆动。
各针棒20是在剖面为圆形的圆棒周面的一部分上形成平坦面23 的棒状体,在其下端部进行缝针20a的保持。
针棒20在沿Z轴方向被支撑的状态下,平坦面23成为沿Y—Z平面的状态,由针棒支撑架40支撑。在该平坦面23的表面上且在Z 轴方向的中间位置,沿长度方向形成槽部24。
另外,在平坦面23的平面上且在槽部24的下端部和上端部的附 近,以与该槽部24重合的方式,形成第一卡合孔21及第二卡合孔22。
第一卡合孔21为了使离合器部件61的前端部可以插入,与其前 端形状对应而形成为长方形状。该长方形状设定为,与离合器部件61 的前端部突出为大致矩形状相对应,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长度分别比 离合器部件61的大致矩形状前端部的横向宽度和纵向宽度稍大。
第二卡合孔22位于第二卡合孔21的上方,与后述的止动部件 71 (参照图5)的前端部形状相对应,形成为主视为矩形状,侧视为 半圆状。
在槽部24的内部,沿该槽部24的长度方向可摆动地安装摆动板 25。该摆动板25在第一卡合孔21和第二卡合孔22的中间位置由沿 Y轴方向的支撑轴支撑,通过摆动,其两端部沿X轴方向进行移动。 也就是说,摆动板25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在第一卡合孔21和第 二卡合孔22的内部,沿各卡合孔21、 22的深度方向进行移动。.
另外,摆动板25形成下述形状,g卩,如果其一端部被推入至第 一卡合孔21的深部附近,则另一端部在第二卡合孔22内被推出至平 坦面23,如果其另一端部被推入至第二卡合孔22的深部附近,则一 端部在第一卡合孔21内被推出至平坦面23。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针棒20中,如果离合器部件61插入第一卡 合孔21中,则已经插入第二卡合孔22中的止动部件71由摆动板25 推出。另外,如果止动部件71插入第二卡合孔22中,则己经插入第 一卡合孔21中的离合器部件61由摆动板25推出。
另外,针棒20在进行上下移动时,利用其第一卡合孔21与离合 器机构60卡合而由针棒抱持部51保持。另一方面,在为了利用单针 进行缝制而限制上下移动时,离合器机构60被解除,同时利用第二 卡合孔22与止动机构70卡合而保持在针棒支撑架40上。 (针棒支撑架)
如图2、 4、 7所示,针棒支撑架40,在其上部和下部形成使针棒20在Y轴方向上以两根并列的方式插入的插入孔,利用它们可上
下移动地支撑各针棒20。
在针棒支撑部40下部的针棒20的支撑部附近,设置供给润滑油 或润滑脂等的无纺布或氨基甲酸乙酯等供给部件41,各针棒20配置 为可在该供给部件41上进行滑动。由此,润滑油或润滑脂被供给至 各针棒20及针棒支撑架40之间的滑动部,从而顺利地进行上下移动。
另外,在针棒支撑架40上部的针棒20的支撑部附近设置止动机 构70,在针棒支撑架40的止动机构70的正下侧设置保持解除切换机 构80。对于止动机构70及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后面进行详述。
并且,在由针棒支撑架40支撑的针棒20的附近形成导向槽42, 其引导方形滑块55的上下移动,该方形滑块55设置于对各针棒20 施加上下移动的驱动力的连杆体54的一端部。
另外,在针棒支撑架40的Y轴方向一端部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 连结施加针摆动的摆动驱动力的摆动轴43的一端部。该摆动轴43以 沿Y轴方向的状态可旋转地由缝纫机架支撑,与和针棒20的上下移 动同步进行摆动的摆动机构连结。另外,摆动机构可以利用公知的结 构,将其摆动角度范围从O调节至规定的角度范围,可以根据需要使 由各针棒20保持的缝针沿X轴方向以任意的摆动幅度进行缝针摆动。 即,摆动机构起到作为缝针摆动机构的作用。另外,如前所述,在不 进行缝针摆动的状态下,调整缝针摆动的摆动机构,以使得各针棒20 成为沿Z轴方向的状态。
(缝针上下移动机构)
如图4所示,缝针上下移动机构50具有针棒抱持部51,其经 由离合器部件60支撑各针棒20;缝纫机主轴52,其利用作为各针棒 20的上下移动驱动源的主轴电动机101进行旋转驱动;旋转锤53, 其固定安装于缝纫机主轴52的一端部上;连杆体54,其将旋转锤53 和针棒抱持部51之间连结;以及方形滑块55,其使连杆体54的针棒 抱持侧的端部沿Z轴方向移动。此外,主轴电动机101例如为由AC 伺服电动机构成的可正反旋转的电动机,在后面的说明中,对于驱动 主轴电动机101时的电动机轴的旋转方向,在未特别记载的情况下,均是使缝纫机主轴52向正方向旋转的正旋转驱动。 (离合器机构)
离合器机60如图2、图4 7所示,具有两个离合器部件61, 其插入从针棒抱持部51的正面贯穿至各插入孔的圆形支撑孔57中; 两个从动连杆62,其分别使各离合器部件61进行进退移动;两个按 压弹簧63,其经由各从动连杆62分别对各离合器部件61施加前进方 向的移动力;两个卡止爪64,其在各离合器部件61后退的状态(退 避位置)下分别与其卡止;两个按压弹簧65,其分别向各卡合爪64 进行卡止的方向推压;以及解除销66,其可从外部输入解除各卡止爪 64的卡止的操作。
在这里,如图5及图7所示,两个从动连杆62形成为在长度方 向中央部附近弯曲,该弯曲部P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针棒抱持部51 上。从动连杆62的一端与离合器部件61连结。
并且,如图7所示,从动连杆62通过从上方压下而以弯曲部P 为支点向A方向上旋转,从动连杆62的一端拉拽离合器部件61,使 离合器部件61从第一卡合孔21后退而与各卡合爪64卡止,从而可 以解除与该离合器部件61相对应的针棒20相对于针棒抱持部51的 卡合。
另外,如图5所示,通过解除销66从上方按下而解除由离合器 部件61的卡止爪64的卡止,离合器部件61利用按压弹簧63的预紧 朝向第一卡合孔21前进,从而使两个针棒20与针棒抱持部51卡合。 (保持解除切换机构)
保持解除切换机构80如图2、图5 7所示,具有引导槽部82, 其在成为针棒抱持部51的上死点的稍上方的位置上,形成于针棒支 撑架40上;切换部件81,其可沿引导槽部82滑动地被支撑;以及压 紧罩83,其防止切换部件81从引导槽部82脱落。
引导槽部82在针棒支撑架40的上部沿Y轴方向形成,可沿该 方向滑动地支撑切换部件81。
切换部件81,其整体为大致四方体形状,在其一端部形成向与 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抵接突起81a,其另一端部与设置于缝纫机架外部的气缸的电磁阀90 (参照图10)连结。
具体地说,利用控制装置5,经由驱动器90a连结气缸的电磁阀 90。气缸使用在缸体内具有两个电磁阀90的3位型的气缸。并且, 通过利用控制装置5控制气缸内的两个电磁阀90的驱动,可以将与 电磁阀90连结的切换部件81的位置切换为三个位置。由此,可以切 换为左针、双针、右针这三种缝制。
此外,不限于气缸,也可以是螺线管。具体地说,也可以将2 个螺线管的铁芯与切换部件81连结,利用控制装置5分别控制这2 个螺线管。g卩,只要是可以电气地控制切换部件81的驱动,不限制 其驱动源的种类。
切换部件81以抵接突起81a朝向下方的状态由引导槽部82支 撑。并且,利用切换部件81的沿Y轴方向的移动,可以将抵接突起 81a切换为,可以将针棒抱持部51到达上死点时的离合器机构60的 一个从动连杆62、另一个从动连杆62或解除销66中的某一个进行按 压的位置上。此外,该抵接突起81a的突出长度设定为,相对于上升 至上死点位置的针棒抱持部51的各从动连杆62、 62及解除销66,可 以向下方推压各自的解除或卡合的动作所需的行程量。 (止动机构)
止动机构70如图5、 7所示,具有支撑部72,其在针棒支撑 架40的上端部具有两个圆形通孔,这两个圆形通孔从该针棒支撑架 40的正面贯穿至针棒20的插入孔;两个止动部件71,其插入各支撑 部72的通孔中;两个按压弹簧73,其分别对各止动部件71施加前进 方向(针棒20侧)的移动力;以及闭塞罩74,其在后侧支撑各按压 弹簧73,同时覆盖并闭塞支撑部72的通孔。 (缝纫机工作台及缝纫机主体)
如图1所示,缝纫机工作台11,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以 水平的状态使用。该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上表面形成为沿布料的进给 方向F即X轴方向长的长方形状。在缝纫机工作台11上方配置大压 脚机构l和保持体2,在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下侧配置角切刀机构9。
另外,在缝纫机工作台11上的两根缝针20a、 20a的下方位置设置有针板13。在该针板13上设置有分别与两根缝针20a、 20a对应的 针孔,在各针孔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未图示的水平釜。也就是说,分别 插入各缝针20a、 20a中的缝线,在针板13的下侧分别由对应的各水 平釜捕捉,与从水平釜抽出的下线缠绕而进行缝制。
并且,在针板13的两个针孔的大致中间、且为布料进给方向F 的下游侧,形成中心切刀301插入的狭缝,配置未图示的固定切刀, 其利用与中心切刀301的协同动作而切断布料。该固定切刀是构成中 心切刀机构3的部件。
缝纫机主体12由底座部12a和纵向机体部12b及臂部12c构成, 该底座部12a配置于缝纫机工作台11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附近,该 纵向机体部12b从底座部12a开始直立设置,该臂部12c从纵向机体 部12b的上端部开始沿Y轴方向延伸设置,在臂部12c内收容缝针上 下移动机构40和可动切刀机构的主要结构。另外,两根缝针20a、 20a 和中心切刀301从臂部12c的前端侧下端部被下垂支撑。 (大压脚机构)
大压脚机构l具有大压脚15、 15,其分别从上方按压设置于 保持体2上的嵌条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支撑体16,其支撑这些大 压脚15、 15;未图示的气缸,其经由支撑体16使大压脚15、 15上下 移动;以及与主轴电动机101不同的压脚电动机102,其经由支撑体 16使由大压脚15、15按压的嵌条布及主布料在布料进给方向上移动。
各大压脚15、 15分别为长方形状的平板,分别以使长度方向沿 X轴方向的状态由支撑体16支撑。另外,各大压脚15、 15被支撑为, 使其平板表面与X-Y平面平行。并且,可以利用气缸的驱动切换为上 下两个位置,在上位置时从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上表面离开,在下位 置时成为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上表面的高度。另外,两个大压脚15、 15以分离的状态被支撑,以使得在它们之间至少可以通过保持体2 的立板部32。
支撑体16在缝纫机工作台ll上,沿X轴方向可移动地被支撑, 配置为所支撑的两个大压脚15、 15通过两根缝针20a、 20a的上下移 动路径的两侧。另外,支撑体16经由未图示的滚珠丝杠机构,由压脚电动机102驱动。 (保持体)
保持体2如图1、 9所示,具有底板部31,其为长方状平板; 立板部32,其沿底板部31的长度方向,在其上表面垂直地直立设置; 引导部件33,其在立板部32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避开中心 切刀301而引导嵌条布B;以及纵向引导部34,其进行引导以使得嵌 条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沿立板部32的两面分别输送。
另外,保持体2由具有气缸的未图示的支撑机构支撑,在不使用 时如图1所示,从两根缝针20a、 20a的针下位置离开而退避。并且, 在使用时,利用气缸的驱动设置于针板位置上。
底板部31形成为长方形状,被支撑为,在使用时其长度方向与 X轴方向平行,且其底面与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上表面正对而置载。 另外,在底板部31的布料进给方向前端部,形成作为槽部的大致U 字状的切口31a、 31a,它们分别用于使两根缝针20a、 20a进行落针。
立板部32除了引导部件33附近的部分之外,其整体为长方形状 的平板,在底板部31的上表面,以长度方向与底板部31对齐的状态, 垂直地直立设置于该底板部31的宽度方向(Y轴方向)的中间位置 上。即,保持体2,从其长度方向观察,底板部31和立板部32—体 地形成为倒T字状。
并且,如果嵌条布在针板13上与主布料的上侧重合地设置,则 从上方置载保持体2,将嵌条布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折回而从底板部 31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方直立,并且使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 别沿立板部32的两侧的侧面,由大压脚15、 15保持。即,使嵌条布 成为沿着从立板部32的一个侧面经由底板部31至另一个侧面32的 状态。这样,在将嵌条布设置为巻绕在保持体2的状态下, 一边输送 嵌条布及主布料, 一边在立板部32的两侧利用两根缝针20a、 20a进 行缝制,同时利用中心切刀301的上下移动形成直线状的切缝。
如上所述,在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为了维持分别沿立板部 32的两侧面的状态,以分别靠近立板部32的两侧面并相对的方式设 置两个平板状的纵向引导部34、 34。这些纵向引导部34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端部,以与立板部32的间隙扩大的方式弯曲,并且在下
游侧维持固定的间隙。也就是说,在各纵向引导部34与立板部32的 间隙中插入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一端部,为维持该一端部沿立板部32 的一侧面的状态而进行引导。
另外,在保持体2的布料进给方向F的下游侧,在立板部32的 延长线上配置中心切刀301。由于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分别沿立 板部32移动至布料进给方向F的下游侧,因此设置引导部件33,以 使得不会由中心切刀301切裂。该引导部件33与该立板部32的布料 进给方向F的下游侧端部一体地形成,同时朝向布料进给方向F而分 为二股,形成为俯视形状成为大致V字状。并且,引导部件33,为 了更有效地将嵌条布从中心切刀开始进行引导,配置为尽量靠近中心 切刀301,从而从两侧覆盖该中心切刀301。利用该形状,在布料进 给时,嵌条布的宽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纵向引导部34与引导部件33之 间的间隙,分别向从立板部32离开的方向引导,从而向避开中心切 刀301的方向引导。 (切刀机构)
图10是针棒上下移动机构50及中心切刀机构3的可切断状态的 斜视图。
中心切刀机构3具有中心切刀301,其通过上下移动形成直线 状的切缝;未图示的固定切刀,其固定于针板13的下方,同时与中 心切刀301滑动接触而促使布料的切断;切刀棒302,其在下端部安 装中心切刀301,同时可沿Z轴方向滑动地支撑在臂部12c内;切刀 电动机303,其是进行中心切刀301的上下移动的步进电动机;多个 连杆体305,其经由相对于切刀电动机303的输出轴303b偏心安装的 偏心凸轮304,向切刀棒302传递上下移动驱动力;作为致动器的气 缸306,其成为中心切刀301的可切断状态(下位置)和限制切断状 态(上位置)的切换动作的驱动源;以及止动器307,其使气缸306 的突出的柱塞在规定位置处停止。
中心切刀机构3,在气缸306处于后退位置(图IO的状态)时, 成为将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中心切刀301的上下往复
19动作的力并传递的可切断状态,在气缸306处于前进位置(省略图示)
时,可以切换为不使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驱动力向中心切刀传递的 限制切断状态。
如果在气缸306后退的状态下,切刀电动机303进行旋转驱动, 则利用安装于朝向Y轴方向的输出轴303b上的偏心凸轮304,经由 多个连杆体305使切刀棒302及中心切刀301上下移动,从而进行切 断动作。
另一方面,在气缸306处于前进的状态时,多个连杆体305成为 不使切刀电动机303的动力传递至切刀棒302的配置,并且中心切刀 301维持在针板13的上方退避的状态。
因此,利用气缸306的驱动,切换为中心切刀301的可切断状态 和限制切断状态。
此外,中心切刀301切断布料而形成直线状的切缝时的升降速 度,与由大压脚机构1进行的布料的输送速度对应,设定为预先规定 的升降速度,存储在后述的ROM152中,切刀电动机303以与存储 于ROM 152中的升降速度对应的速度进行旋转驱动。 (角切刀机构)
角切刀机构9如图1所示,在缝纫机工作台11的下方,配置于 大压脚机构1的大压脚15、 15的通过路径上,通过从下方将角切刀 91刺穿由大压脚机构1输送来的嵌条布及主布料,在成为直线状切缝 的两端的位置上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
艮P,角切刀机构9具有两个角切刀91、 91,其沿布料进给方 向F具有间隔而配置;以及未图示的上下移动用电动机,其使各角切 刀91、 91分别进行上下移动。
各角切刀91由一对三角形状的切刀构成,该一对三角形状的切 刀以从其前端侧观察的形状成为V字状的方式并列,以使该前端部朝 向上方的状态被支撑。并且,通过利用上下移动用电动机从缝纫机工 作台11的上表面的下方移动至下方,可以在布料上形成V字状的切 缝。另外,各角切刀91可以调节一对三角形状的切刀之间的角度, 从而可以与由两根缝针20a、 20a得到的两条线迹的间隔相对应。并且,两个角切刀91分别支撑为,每个切刀所形成的V字状的 切缝的开口部彼此相反。另外,两个角切刀91可以调节其间隔。
如果形成了两条线迹和直线状切缝的布料,由大压脚机构1输送
至角切刀机构9的正上方位置,则角切刀机构9通过使两个角切刀91、 91在线迹的各自端部位置上进行上下移动,在布料上形成两个V字 状的切缝。也就是说,利用角切刀机构9,在直线状的切缝两端部, 形成从该直线状的切缝一端部至两条线迹中的较近一方的端部的一 条切缝,以及从直线状的切缝另一端部至两条线迹中的较近一方的端 部的另一条切缝。 (控制装置)
如图11所示,在控制装置5上,经由未图示的输入输出电路连
接下述部件显示面板84,其显示向用户告知的规定文字或图像信息;
设定开关85,其与显示面板84—同设置,用于进行各种设定的画面 选择及指令输入;数字键86,其用于在进行各种设定时输入数值,以 及输入该数值的确定和取消;以及启动开关87,其输入缝制的开始。 在这里,设定开关85及数字键86,作为设定空进给布料时的切刀电 动机303的转速的设定单元。
另外,在控制装置5上,分别经由驱动器101a、 102a、 303a连 接成为其控制对象的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切刀电动机 303。另外,进行保持体2的上下移动的气缸、进行大压脚15、 15的 升降的气缸、以及进行角切刀91、 91的升降的各上下移动用电动机 (省略图示),经由驱动器与控制装置5连接。另外,经由驱动器308a 连接切换中心切刀301的动作状态和非动作状态的气缸306的电磁阀 308。另外,在控制装置5上,经由驱动器105a连接为了进行缝针20a、 20a的缝针摆动而与摆动轴43连结的缝针摆动电动机105。另外,在 控制装置5上经由驱动器90a连接用于变更切换部件81位置的气缸 的电磁阀90。
控制装置5具有CPU 151,其进行各种运算处理;ROM 152, 其中写入使嵌条缝制缝纫机IOO执行各种功能、动作(后述)的控制 程序、控制数据或各种缝制数据;以及RAM 153,其在工作区域存储与CPU 151的处理相关的各种数据。
在ROM 152中存储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控制主轴电动机101、 单针停止机构120、大压脚机构1及切刀电动机303的驱动,以使得 在形成两条线迹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P1、 Ql的线迹,直至 两条线迹P、 Q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一条线迹Q 的后端部n3,同时利用中心切刀301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后,中断 另一条线迹P的形成,而形成与一条线迹Q的主缝制部Ql的线迹相 连续的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然后,从该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 的线迹的结束位置n6至另一条线迹P的中断位置(即另一条线迹P 的主缝制部P2的线迹的开始位置)n3,使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 侧空进给,然后,从另一条线迹P的中断位置n3 (与主缝制部P1相 连续)再次开始主缝制部P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 然后,形成与另一条线迹P的主缝制部P2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P3 的线迹,并且,在从上述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的结束位置n6至 另一条线迹P的中断位置n3的布料的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301的 升降速度比形成直线状的切缝时的升降速度减速。
艮P,通过CPU151执行控制程序,控制装置5起到作为控制单
元的作用。
此外,这里所谓的加固缝制部的线迹表示下述线迹,即,使布料 进给方向反向(图1的箭头F方向的相反方向),或使缝针在布料进 给方向上摆动,在己经形成的线迹的上面重合地形成线迹,所谓主缝 制部的线迹,表示在通常的布料进给方向(图1的箭头F方向)上输 送布料而形成线迹,即通常线迹,在这里,为了将该通常线迹与上述 的加固缝制部Q2、 P3区别,称为主缝制部的线迹。 (加固缝制部的线迹形成方法)
下面,参照图12、图13,对利用嵌条缝制缝纫机100,在两条 线迹(P、 Q)的后端,形成后端部n3、 n8的位置(后端位置)各不 相同的加固缝制部(Q2、 P3)的线迹时的线迹形成方法进行说明。
如果由操作者按下缝制开始开关等,则控制装置5的CPU 151 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控制主轴电动机10K气缸的电磁阀90、大压脚机构1的驱动而进行线迹的形成,同时利用气缸306及切刀电动机303 的驱动使中心切刀301升降,从而在两条线迹P、 Q之间形成直线状 的切缝。此外,形成该直线状的切缝时的中心切刀301的升降速度, 如上所述,利用相对于由大压脚机构1进行的布料进给速度设定并存 储的规定升降速度驱动。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嵌条缝制缝纫机100 作为以下述方式构成的缝纫机而进行说明,该缝纫机在最初的电源接 通时或规定的嵌条缝制结束时,成为始终使两根针棒20、 20相对于 针棒抱持部51卡合的可以由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
如图12、图13所示,如果CPU 151执行控制程序,则首先, CPU 151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而使切换部件81移动,移动至可使 两根缝针20a、 20a进行上下移动的位置(步骤S21)。
此时,CPU 151通过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使切换部件81移 动,以使得抵接突起81a位于设置于两根针棒20上的从动连杆62之 间的上方。
然后,CPU 151判断目前正在进行的两条线迹(P、 Q)的主缝 制部(Pl、 Ql)的某个线迹的形成是否结束,即两条线迹(P、 Q) 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线迹形成是否结束(步骤 S22)。此外,本判断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可以在主缝制部(Pl、 Ql) 的线迹形成的结束时进行判断,但是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线迹(P、 Q)的各部分的缝制长度数据进行判断。在这里,在CPU151判断主 缝制部(Pl、 Ql)的任一个线迹的形成均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 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大压脚机构l驱动,形成目 前正在进行的两条线迹(P、 Q)的主缝制部(Pl、 Ql)的线迹,同 时通过驱动切刀电动机303而使中心切刀301升降,形成直线状的切 缝(步骤S23)。
在这里,在形成两条线迹(P、 Q)的主缝制部(Pl、 Ql)的线 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nO、 nl、 n2、 n3的顺序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主缝制部(Pl、 Ql)的线迹,直至判 断主缝制部(Pl、 Ql)的某个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22中,在CPU 151判断主缝制部(Pl、 Ql)的某个线迹形成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是),CPU 151使气缸的电磁阀90
驱动,为了仅驱动与判断为主缝制部的线迹形成结束的一方、即后端 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方线迹的形成相关的一个针棒
20(右侧),使切换部件81移动,以使得切换部件81的抵接突起81a 位于设置于要停止的另一个针棒20 (左侧)上的从动连杆62的上方, 从而可以使一根缝针20a上下移动,同时中断由另一根缝针20a进行 的线迹形成,成为可以仅利用一根缝针20a进行缝制的状态(步骤 S24)。
然后,CPU 151判断一条(右侧)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 的线迹的形成是否结束(步骤S25)。在这里,在CPU151判断一条 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5: 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动,经由 大压脚机构1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输送,同时使一根缝针 20a上下移动,从而形成一条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 (步骤S26)。
在这里,在形成图12所示的一条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 的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n3、 n4、 n5、 n6的顺序落针而 形成。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直至判断 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25中,CPU 151判断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形成结 束的情况下(步骤S25:是),CPU 151将所使用的缝针从一根缝针 20a (右针)切换为另一根20a (左针)。
在这里,由于在将缝制中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单针(右针) 切换为另一单针(左针)时,不能一次切换,因此按照下面的顺序进 行切换。
如果一根缝针20a(右针)从一个加固缝制部的最终落针点(n6) 开始上升,则CPU 151立即使气缸的电磁阔90驱动而使切换部件81 的抵接突起81a移动至解除销66的上方,通过由针棒20到达上死点 而使离合器部件61前进,成为可以使两根缝针20a、 20a进行上下移 动而可以利用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步骤S27)。并且,CPU 151在缝纫机主体12的一对天秤(未图示)到达上
死点的时刻,使主轴电动机101等各部分的驱动停止,暂时中断缝制 (步骤S28)。
此时,CPU151使切刀电动机303减速,以成为利用设定开关 85及数字键86预先设定的转速(步骤S29)。这样,中心切刀301 的升降速度被减速,直至成为比形成上述直线状的切缝时的升降速度 慢的规定速度。这是由于,为了实现中心切刀301驱动的稳定,即使 在空进给时也不使其停止,因此在不切断布料时,尽量减少中心切刀 301与固定切刀滑动的次数,从而使滑动时产生噪音减轻,防止各切 刀的磨损。
然后,CPU 151在将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速度减速后,使大压 脚机构1驱动而将布料向进给方向下游侧(图12中的F方向)输送, 以使得结束一条线迹(Q)的加固缝制部(Q2)的线迹形成,不进行 缝针的上下移动而使落针位置移至另一条(左侧)线迹(P)形成中 的中断位置(n3)上(步骤S30:空进给步骤)。
然后,CPU 151将缝制中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双针切换为另 一根单针(左针)(步骤S31)。
在从双针向单针(左针)切换时,由于CPU 151使两根缝针20a、 20a中的一根缝针(右针)在上方停止,因此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 从而使切换部件81移动,以使得抵接突起81a位于设置于要停止的 一根缝针20a(右针)的针棒20上的从动连杆62的上方,并且在使 主轴电动机101反转而使抵接突起81a与从动连杆62的上方抵接, 从而推下从动连杆62的状态下,使主轴电动机101停止。这样,与 一根缝针20a(右针)的针棒20对应的离合器部件61后退,缝制中 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双针切换为单针(左针)。
然后,CPU 151使减速的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速度加速至减速 前的旋转速度(步骤S32)。这样,用于再次形成线迹及切缝的准备 就绪。
在这里,对切刀电动机301的旋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说明,如图 14所示,直至在步骤S29中减速之前,均与布料进给速度对应而利
25用预先设定的转速驱动。并且,在步骤S29中,如果接收到来自控制
装置5的应减速的指令信号,则开始减速,在步骤S30的空进给时, 以比形成直线状的切缝时的升降速度减速的状态继续驱动。
并且,在步骤S32中,再次返回布料空进给之前的转速的指令信 号从控制装置5发送至切刀电动机303,从空进给刚结束之后,以原 来的转速进行驱动。
然后,CPU 151判断另一条线迹(P)的主缝制部(P2)的线迹 的形成是否结束(步骤S33)。在这里,在CPU 151判断另一条线迹 (P)的主缝制部(P2)的线迹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3:否), 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动,经由大压脚 机构1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输送,同时使另一根缝针20a上 下移动,从另一条(左侧)线迹(P)形成的中断位置(n3)再次开 始主缝制部(P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再次开始由中心切刀301进行 的直线状切缝的形成(步骤S34)。
在这里,在形成图12所示的另一条线迹P的主缝制部(P2)的 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n3、 n7、 n8的顺序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主缝制部(P2)的线迹,直至判断主缝 制部(P2)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33中,在CPU 151判断主缝制部(P2)的线迹形成结 束的情况下(步骤S33:是),CPU 151判断另一条(左侧)线迹(P) 的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的形成是束结束(步骤S35)。在这里, 在CPU 151判断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的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 骤S35: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 动,经由大压脚机构1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输送,同时使另 一根缝针20a上下移动,从而形成另一条线迹(P)的加固缝制部(P3) 的线迹(步骤S36)。
在这里,在图12所示的另一条线迹(P)的加固缝制部(P3) 上形成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n8、 n9、 n10、 nll的顺序 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直至判断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35中,在CPU 151判断另一条线迹(P)的加固缝制部 (P3)的线迹形成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35:是),CPU151使由大 压脚机构1进行的布料进给停止,从而结束本处理。 (作用效果)
根据嵌条缝制缝纫机100,控制装置5通过利用CPU 151控制主 轴电动机101、气缸的电磁阀90、大压脚机构1、以及切刀电动机303 的驱动,在形成两条线迹P、 Q的后端时,形成主缝制部P1、 Ql的 线迹,直至两条线迹P、 Q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 的一条线迹的后端部,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后,中断另一条线 迹的形成,形成与一条线迹Q的主缝制部Ql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 Q2的线迹,然后,从该一条线迹的加固缝制部的结束位置至前述另 一条线迹的前述中断位置,使布料朝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空进给, 然后,从另一条线迹P的前述中断位置再次开始主缝制部P2的线迹 的形成,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后,形成与另一条线迹P的主缝 制部P2相连续的加固缝制部P3的线迹,并且,在布料的空进给时, 使中心切刀301的升降速度减速。
这样,由于控制装置5控制切刀电动机301的驱动,以使得在空 进给布料时使中心切刀301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可以使中心切刀 301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滑动音减小。另外,由于中心切刀 301的滑动次数减少,因此中心切刀301的磨损量减少,可以延长中 心切刀301的寿命。
(细密缝制部的线迹形成方法)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加固缝制。例如,也可以利 用图15、图16所示的方法,在缝制结束的线迹上形成细密缝制部。 下面,参照图15、图16,对在两条线迹R、 T的后端形成后端部w6、 w13的位置各不相同的细密缝制部T2、 R3的线迹时的线迹形成方法 进行说明。
具体地说,在ROM 152中存储下述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控制 主轴电动机101、单针停止机构120、大压脚机构l及切刀电动机303的驱动,以使得在形成两条线迹R、 T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
Rl、 Tl的线迹,直至两条线迹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 游侧的一条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的开始位置wl,同时形成直线状 的切缝,然后,中断另一条线迹的形成,形成与一条线迹T的主缝制 部Tl相连续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然后,从该一条线迹T的细 密缝制部T2的结束位置w6至另一条线迹R的中断位置(即另一条 线迹R的细密缝制部R2的线迹的开始位置)wl,使布料向布料进给 方向上游侧空进给,然后,从另一条线迹R的中断位置wl (与主缝 制部R1相连续)再次开始主缝制部R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形成直 线状的切缝,然后,形成与另一条线迹R的主缝制部R2相连续的细 密缝制部R3的线迹,并且,在从上述线迹T的细密线迹T2的结束 位置w6至另一条线迹R的中断位置wl的布料空进给时,使中心切 刀301的升降速度减速。
并且,CPU 151通过执行控制程序,利用下面的方法形成线迹。
此外,从由操作者按下操作开始开关等开始,直至开始线迹的形 成,以及通过中心切刀301以与布料进给速度相对应的升降速度进行 升降而开始直线状的切缝形成为止的、控制装置5的CPU 151的控制, 与上述加固缝制部的线迹形成时相同。
另外,这里所谓的细密缝制部的线迹,表示使缝制间距縮小而形 成的线迹,所谓主缝制部的线迹,表示以通常的进给间距输送布料而 形成线迹,即通常线迹,在这里,为了将该通常线迹与上述的细密缝 制部的线迹区别,将其称为主缝制部的线迹。
如图15、图16所示,如果CPU 151执行控制程序,则首先, CPU 151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而使切换部件81移动,将两根缝针 20a、 20a移动至可上下移动的位置(步骤S41)。
此时,CPU 151通过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而使切换部件81移 动,以使得抵接突起81a位于设置于两根针棒20上的从动连杆62之 间的上方。
然后,CPU 151判断目前正在进行的两条线迹(R、 T)的主缝 制部(Rl、 Tl)的某个线迹的形成是否结束,即两条线迹(R、 T)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线迹形成是否结束(步骤
S42)。此外,本判断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可以在主缝制部(Rl、 Tl) 的线迹形成的结束时进行判断,但也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线迹(R、T) 的各部分的缝制长度数据进行判断。在这里,在CPU 151判断主缝制 部(Rl、 Tl)的任一个线迹的形成均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2:否), 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大压脚机构l驱动,形成目前正在 进行的两条线迹(R、 T)的主缝制部(Rl、 Tl)的线迹,同时通过 驱动切刀电动机303而使中心切刀301升降,形成直线状的切缝(步 骤S43)。
在这里,在形成两条线迹R、 T的主缝制部R1、 Tl的线迹的情 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wO、 wl的顺序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主缝制部(Rl、 Tl)的线迹,直至判 断主缝制部(Rl、 Tl)的某个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42中,CPU151判断主缝制部(Rl、 Tl)的线迹形成 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2:是),CPU 151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 为了仅驱动与判断主缝制部的线迹形成结束的一方、即后端部位于布 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方线迹(T)的形成相关的一个针棒20(右 侧),使切换部件81移动,以使得切换部件81的抵接突起81a位于 设置于要停止的另一个针棒20 (左侧)上的从动连杆62的上方,从 而可以使一根缝针20a上下移动,同时中断由另一根缝针20a进行的 线迹的形成,成为可以仅利用一根缝针20a进行缝制的状态(步骤 S44)。
然后,CPU151判断一条(右侧)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 的线迹的形成是否结束(步骤S45)。在这里,在CPU151判断一条 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45: 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动,以微 小的缝制间距经由大压脚机构l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进行输 送,同时使一根缝针20a上下移动,从而形成一条线迹(T)的细密 缝制部(T2)的线迹(步骤S46)。
在这里,在形成图15所示的一条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wl、 w2、 w3、 w4、 w5、 w6的顺序 落针而形成。并且,CPU151继续形成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直 至判断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45中,CPU 151判断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形成结 束的情况下(步骤S45:是),CPU 151将所使用的缝针从一根缝针 20a (右针)切换为另一根20a (左针)。
在这里,由于在将缝制中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单针(右针) 切换为另一单针(左针)时,不能一次切换,因此按照下面的顺序进 行切换。
如果一根缝针20a (右针)从细密缝制部的最终落针点(w6)开 始上升,则CPU 151立即使气缸的电磁阔90驱动,从而使切换部件 81的抵接突起81a移动至解除销66的上方,通过由针棒20到达上死 点而使离合器部件61前进,成为可以使两根缝针20a、 20a进行上下 移动,而可以利用双针进行缝制的状态(步骤S47)。
并且,CPU 151在缝纫机主体12的一对天秤(未图示)到达上 死点的时刻,使主轴电动机101等各部分的驱动停止,暂时中断缝制 (步骤S48)。
此时,CPU151使切刀电动机303减速,以成为利用设定开关 85及数字键86预先设定的转速(步骤S49)。这样,中心切刀301 的升降速度被减速,直至成为比形成上述直线状切缝时的升降速度低 的规定速度。这是由于,为了实现中心切刀301驱动的稳定,即使在 空进给时也不使其停止,因此在不切断布料时,尽量减少中心切刀301 与固定切刀滑动的次数,从而使滑动时产生噪音减轻,防止各切刀的 磨损。
然后,CPU151在将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速度减速后,使大压 脚机构1驱动而将布料向进给方向上游侧(图15中的B方向)进行 输送,以使得结束一条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的形成, 不进行缝针的上下移动而落针位置移至另一条(左侧)线迹(R)形 成中的中断位置(wl)上(步骤S50:空进给步骤)。
然后,CPU 151将缝制中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双针切换为另一根单针(左针)(步骤S51)。
在从双针向单针(左针)切换时,CPU 151为了使两根缝针20a、 20a之中的一根缝针(右针)在上方停止,使气缸的电磁阀90驱动, 从而使切换部件81移动,以使得抵接突起81a位于设置于要停止的 一根缝针20a(右针)的针棒20上的从动连杆62的上方,并且在使 主轴电动机101反转而使抵接突起81a与从动连杆62的上方抵接, 从而推下从动连杆62的状态下,使主轴电动机101停止。这样,与 一根缝针20a(右针)的针棒20对应的离合器部件61后退,缝制中 使用的缝针20a、 20a从双针切换为单针(左针)。
然后,CPU 151使减速的切刀电动机303的旋转速度加速至减速 前的旋转速度(步骤S52)。这样,用于线迹及切缝的再次形成的准 备就绪。
此外,对于切刀电动机301的旋转速度的变化,与图14所示的 加固缝制部的情况相同。
然后,CPU 151判断另一条线迹(R)的主缝制部(R2)的线迹 的形成是否结束(步骤S53)。在这里,在CPU151判断另一条线迹 (R)的主缝制部(R2)的线迹的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3: 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动,经由 大压脚机构1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输送,同时使另一根缝针 20a上下移动,从另一条(左侧)线迹(R)形成的中断位置wl再次 开始主缝制部(R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再次开始由中心切刀301 进行的直线状切缝的形成(步骤S54)。
在这里,在形成图15所示的另一条线迹(R)的主缝制部(R2) 的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wl、 w7、 w8的顺序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主缝制部(R2)的线迹,直至判断主 缝制部(R2)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53中,CPU151判断主缝制部(R2)的线迹形成结束 的情况下(步骤S53:是),CPU151判断另一条(左侧)线迹(R) 的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的形成是否结束(歩骤S55)。在这里, 在CPU 151判断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的形成未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5:否),CPU 151通过使主轴电动机101、压脚电动机102驱
动,以微小的缝制间距经由大压脚机构1将布料向布料进给方向下游
侧进行输送,同时使另一根缝针20a上下移动,从而形成另一条线迹 (R)的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步骤S56)。
这里,在形成图15所示的另一条线迹(R)的细密缝制部(R3) 的线迹的情况下,通过按照落针位置w8、 w9、 w10、 wll 、wl2、 w13 的顺序落针而形成。
并且,CPU 151继续形成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直至判断 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形成结束。
在步骤S55中,CPU 151判断另一条线迹(R)的细密缝制部 (R3)的线迹形成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5:是),CPU151使由大 压脚机构1进行的布料进给停止,从而结束本处理。 (作用效果)
根据嵌条缝制缝纫机100,控制装置5通过利用CPU 151控制主 轴电动机101、气缸的电磁阀90、以及大压脚机构1的驱动,在形成 两条线迹R、 T的后端时,形成两条主缝制部R1、 Tl的线迹,直至 两条线迹R、 T之中后端部位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更下游侧的一条线迹 T的细密缝制部的开始位置wl,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后,中 断另一条线迹R的形成,而形成与一条线迹T的主缝制部Tl相连续 的细密缝制部T2的线迹,然后,从该一条线迹T的细密缝制部T2 的结束位置至前述另一条线迹R的前述中断位置wl,使布料向布料 进给方向上游侧空进给,然后,从另一条线迹R的前述中断位置wl 再次开始主缝制部R2的线迹的形成,同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然后, 形成与另一条线迹R的主缝制部R2相连续的细密缝制部R3的线迹, 并且在布料的空进给时,使中心切刀301的升降速度减速。
这样,由于控制装置5控制切刀电动机301的驱动,以使得在空 进给布料时,使中心切刀301的升降速度减速,因此可以使中心切刀 301的滑动次数减少,从而可以使滑动音减小。另外,由于中心切刀 301的滑动次数减少,因此中心切刀301的磨损量减少,可以延长中 心切刀301的寿命。
32(其他)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只要满足下述三个条件,本发明在任何的缝制顺序中都可以适 用,这三个条件为(1)两条线迹的缝制结束位置存在偏差;(2) 在缝制过程中存在布料的空进给;(3)在布料的空进给前后具有利 用中心切刀将布料切断的工序,主缝制部、加固缝制部、细密缝制部 的形成顺序可以任意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主缝制部、加固缝制部、以及 细密缝制部的各线迹时,不进行缝针摆动,而仅通过由大压脚机构l 进行的进给确定缝制间距,但在形成各线迹时,也可以通过CPU151 控制大压脚机构1以及针摆动电动机105,使由大压脚机构1进行的 布料进给与缝针摆动并用,从而适当地变更缝制间距。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单针停止机构中,由于利用一个气缸 进行双针的切换,因此在从一根单针(左针)切换为另一根单针(右 针)时,必须暂时切换为双针后切换为单针,但是,例如如专利文献 (特公平4一52160号公报)所示,也可以利用各自独立的气缸进行 每个缝针的停止。如果这样,则不必暂时切换为双针,虽然部件数增 加,但可以使操作性提高。

1. 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具有缝纫机主体,其具有缝针上下移动机构,该缝针上下移动机构具有两根针棒和单针停止机构,该两根针棒分别保持两根缝针,利用主轴电动机驱动而进行上下移动,该单针停止机构构成为可以使各缝针分别在上升位置停止,该缝纫机主体利用前述主轴电动机的驱动,由两条线迹缝合主布料与嵌条布;保持体,其将嵌条布保持在主布料上;大压脚机构,其具有隔着前述保持体在两侧下降而按压保持主布料及嵌条布的一对压脚腕,并将主布料及嵌条布沿布料进给方向进行输送;中心切刀机构,其具有中心切刀和切刀电动机,该中心切刀配置于前述两根缝针的落针位置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该切刀电动机使该中心切刀升降,该中心切刀机构利用前述切刀电动机的驱动,使前述中心切刀以规定速度进行升降,从而在前述两条直线线迹之间形成直线状的切缝;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前述主轴电动机、前述单针停止机构、前述大压脚机构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