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吸收性物品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吸收性物品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川上祐介
  • 公开日
    2012年8月22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8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8日
  • 申请人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F13/493GK202386859SQ2011205074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包括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上述穿戴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的ー侧的外方向;以及 外装体,其配置在比上述吸收性主体靠上述外方向的位置,并用于覆盖穿戴者的腰围及腰身;其特征在干, 上述外装体包括外装顶片、配置在比上述外装顶片靠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底片、以及沿上述宽度方向伸縮的伸縮性构件,并利用上述外装体的前侧端部及后侧端部形成供穿戴者的腰围插入的腰围开ロ部, 上述外装底片在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侧端部及上述后侧端部处朝向内方向折回,上述外装底片具有在该折回的状态下与上述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存在区域、以及在该折回 的状态下未与上述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 上述伸縮性构件包括与上述腰围开ロ部相邻配置的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以及配置在比上述腰围弹性构件靠上述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的腰身弹性构件, 上述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中的、位于最靠上述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腰围弹性构件设置在上述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 上述腰身弾性构件设置在上述外装顶片存在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干, 上述多个腰围弾性构件设置在上述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吸收性物品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感的变差、同时能够防止拉起时的破损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1)包括具有吸收体的吸收性主体、以及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靠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体。外装体包括外装顶片和配置在比外装顶片靠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底片,外装底片在腰围开口处朝向内方向折回,外装底片具有在该折回的状态下与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存在区域、以及未与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中的、位于最靠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腰围弹性构件设置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腰身弹性构件设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穿戴感的变差、同时能够防止拉起时的破损的吸收性物品本实用新型的主g为ー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吸收性主体,其包括吸收体,该吸收体具有向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与上述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朝向上述穿戴者的内方向、以及朝向与上述内方向相反的ー侧的外方向;以及外装体,其配置在比上述吸收性主体靠上述外方向的位置,并用于覆盖穿戴者的腰围及腰身;其特征在于,上述外装体包括外装顶片、配置在比上述外装顶片靠外方向的位置的外装底片、以及沿上述宽度方向伸縮的伸縮性构件,并利用上述外装体的前侧端部及后侧端部形成供穿戴者的腰围插入的腰围开ロ部,上述外装底片在上述外装体的上述前侧端部及上述后侧端部处朝向内方向折回,并具有在该折回的状态下与上述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存在区域、以及在该折回的状态下未与上述外装顶片重叠的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上述伸縮性构件包括与上述腰围开ロ部相邻配置的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以及配置在比上述腰围弹性构件靠上述前后方向内侧的位置的腰身弹性构件,上述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中的、位于最靠上述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腰围弹性构件设置在上述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上述腰身弾性构件设置在上述外装顶片存在区域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ー种作为吸收性物品的短裤型尿布,其包括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前腰身区域、配置在穿戴者的背侧的后腰身区域、以及位于前腰身区域和后腰身区域之间且配置在穿戴者的裆部的裆部区域。在吸收性物品的前腰身区域和后腰身区域沿吸收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伸縮性构件。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5-287693号公报(图I及图3)上述的吸收性物品的伸縮性构件包括配置在腰围开ロ部的附近的腰围褶裥和腹围褶裥。此外,伸縮性构件所配置的区域至少层叠有3层薄片,并在该薄片之间配置有伸縮性构件。通过在腰围开ロ附近设置伸縮性构件,使腰围开ロ附近利用伸縮性构件伸缩并提高贴合性。另ー方面,由于在腰围开ロ部附近层叠多个薄片,有可能导致腰围开ロ附近的刚性变高且穿戴感变差。此外,为了抑制由刚性变高而带来的穿戴感的变差,考虑减少在配置有伸缩性构件的区域中的薄片的层叠数。但是,若減少薄片的层叠数则刚性变低,有可能产生由刚性降低带来的不良情况。例如,在穿戴吸收性物品时,看护人员等辅助人员大多把持吸收性物品的腰身区域而拉起吸收性物品。由此,若腰身区域的刚性降低,则有可能导致吸收性物品在拉起时破损。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吸收性物品,与腰围开ロ部相邻配置的多个腰围弹性构件中的、位于最靠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腰围弹性构件配置在外装顶片未与外装底片层叠的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由此,与腰围弹性构件配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的结构相比较,能够降低腰围开ロ部附近的刚性,从而能够抑制穿戴感的变差。另ー方面,由于腰身弹性构件配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因此配置有腰身弹性构件的区域的刚性高于配置有腰围弹性构件的区域的刚性。由此,能够防止把持配置有腰身弹性构件的区域而拉起吸收性物品时的破损。图I是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的立体图。图2是图I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组装图。图3是图2中的X1-X1’的示意剖视图。參照图I至图3说明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是例如短裤类型的尿布、敞开类型的尿布等。尿布既可以是成人用的尿布,也可以是儿童用的尿布。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物品I是短裤类型的尿布。吸收性物品I包括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前腰身区域SI、配置在穿戴者的背侧的后腰身区域S2、以及与穿戴者的裆部相对应且位于前腰身区域SI和后腰身区域S2之间的裆部区域S3。吸收性物品I包括吸收性主体IA和外装体IB。吸收性主体IA包括透液性的表面片2、不透液性的背面片3、以及配置在表面片2和背面片3之间的吸收体4。吸收体4包括向穿戴者的身体前侧和身体后侧延伸的前后方向L、与前后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W、朝向穿戴者的内方向Tl、以及朝向与内方向相反的ー侧(远离穿戴者的ー侧)的外方向T2。外装体IB配置在比吸收性主体IA靠外方向T2的位置,并具有外装顶片11和外装底片12。图2是表示展开图I所示的吸收性物品的状态的组装图。以前后方向L上的中心为起点,自图2所示的状态折叠前腰身区域SI和后腰身区域S2以使它们重叠,并接合前腰身区域SI的宽度方向W上的外侧端部和后腰身区域S2的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端部,从而形成图I所示的短裤类型的尿布。表面片2位于比吸收体4靠内侧(穿戴者侧)的位置。表面片2使用无纺布、开ロ塑料膜等透液性的薄片等。背面片3配置在比吸收体4靠外侧的位置,且配置在比外装体IB靠内侧的位置。背面片3使用不透液性的薄片等。吸收体4设置在表面片2与背面片3之间,用于吸收来自穿戴者的排泄物。吸收体4使用粉碎纸浆和高吸收性聚合物粒子的混合物等。在吸收性物品I中形成有供穿戴者的腰围插入的腰围开ロ 21、以及供穿戴者的每条腿插入的ー对腿部开ロ 22。腰围开ロ 21利用外装体IB的前侧端部IOA及后侧端部IOB包围而形成。外装体I B包括外装顶片11、配置在比外装顶片11靠外方向T2的位置的外装底片12、以及以沿宽度方向W伸长的状态配置的伸缩性构件。外装顶片11的前侧端部IIA配置在比外装体IB的前侧端部IOA靠后方的位置,外装顶片11的后侧端部IlB配置在比外装体IB的后侧端部IOB靠前方的位置。外装底片12以构成腰围开ロ 21的前侧端部IOA及后侧端部IOB为起点分别向内方向Tl折回。外装底片12包括在折回的状态下与外装顶片11重叠的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以及在折回的状态下未与外装顶片11重叠的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外装底片12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中配置在比外装顶片11靠内方向Tl的位置。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是折回前的外装底片12、折回的外装底片12、以及配置在这些外装底片之间的外装顶片11层叠而成的3层构造。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是折回前的外装底片12和折回的外装底片12层叠而成的两层构造。伸縮性构件包括配置在腰围开ロ 21附近的腰围伸縮性构件和配置于穿戴者的腰身的腰身伸缩性构件。腰围伸縮性构件包括配置在前腰身区域SI的前腰围弹性构件13A和配置在后腰身区域S2的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腰身伸縮性构件包括配置在前腰身区域SI的前腰身弹性构件14A和配置在后腰身区域S2的后腰身弹性构件14B。前腰围弹性构件13A设置有6根,所有前腰围弹性构件13A均设置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由此,配置有前腰围弹性构件13A的区域为两层。此外,前腰身弹性构件14A配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设置有6根,后侧4根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设置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前侧两根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设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后侧4根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设置在外装底片12之间,前侧两根后腰围弹性构件13B设置在外装顶片11和外装底片12之间。此外,后腰身弹性构件14B配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腰围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位于最靠前后方向外侧的位置的腰围弹性构件配置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由此,能够抑制腰围开ロ 21的刚性变得过高,从而能够抑制穿戴感的变差。此外,优选如前腰身弹性构件13A那样所有的腰围弹性构件均设置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吸收性物品I利用腰围弹性构件与穿戴者的腰围贴合,且配置有腰围弹性构件的区域与穿戴者紧密接合。由此,通过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设置腰围弹性构件,能够提高与穿戴者贴合的部分的肌肤接触感,从而能够进ー步提高穿戴感。另ー方面,腰身弹性构件配置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且与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相比刚性变高。一般来说,腰身弹性构件与腰围弹性构件相比较,在前后方向上的间隔较大,在拉起时易于把持。通过如此提高拉起时易于把持的区域的刚性,能够防止拉起时的破损。此外,通过如前腰身区域那样在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1配置腰身弹性构件,并在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62配置腰围弹性构件,使配置有腰围弹性构件的区域与配置有腰身弹性构件的区域因薄片的层叠数而产生浓淡差。由此,能够易于看到配置有腰围弹性构件的区域与配置有腰身弹性构件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从而能够明确拉起时的上提位置。以上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了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被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方式限定,这一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主g和范围内作为修正及变更方式而进行实施。因而,本说明书的记载仅是以举例说明为目的,对本实用新型不具有任何限制的意思。附图标记说明I、吸收性物品;1A、吸收性主体;1B、外 装体;2、表面片;3、背面片;4、吸收体;10A、前侧端部;10B、后侧端部;11、外装顶片;12、外装底片;13A、前腰围弹性构件;13B、后腰围弹性构件;14A、前腰身弹性构件;14B、后腰身弹性构件;21、腰围开ロ ;22、腿部开ロ ;61、外装顶片存在区域;62、外装顶片非存在区域;S1、前腰身区域;S2、后腰身区域;S3、裆部区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