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的制作方法汽车玻璃合片技术到目前为止采用套硅胶圈抽真空方法生产,其工艺简单,但套硅胶圈抽真空方法生产出的产品只适用于中低档轿车使用,因为此种生产工艺在抽真空后,在套硅胶圈的部位会留下不能去除的痕迹,不得不在有痕迹的部位喷涂上装饰漆予以遮盖。而中上及高档轿车的玻璃,则采用人工碾压方法或套小边缘硅胶圈方法加工,人工方法原始落后产量极低。套小边缘硅胶圈方法胶圈容易脱落,不能保证抽真空效果,所以成品率低且不能完全去除的痕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无痕迹、低能耗和高效率,特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如下加热145° C-155。C/30S—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传输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一二次加热145° C-155°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完成工艺过程,工作周期30s/每对玻璃。所述的钳式滚压段的工艺参数为每Icm滚压宽度滚压力80N ;滚压旋转角度2x65° =130° ;旋转机架可向两侧各旋转45° ;压缩空气4bar。夹膜汽车玻璃进入第一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再经过第二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第二次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从而完全将夹层汽车玻璃中的气体挤出。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工艺,加工汽车玻璃无任何残留痕迹,完全符合中上及高档轿车的技术要求;完成汽车玻璃合片工艺过程单位能耗为O. 30Kwh/m2,实现了低能耗;完成汽车玻璃合片工艺过程单位时间产量120块/h,实现了高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工艺流程图;图2是A-A钳式滚压段左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如下加热145°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传输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一二次加热145°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完成工艺过程,工作周期30s/每对玻璃;所述的钳式滚压段的工艺参数为每Icm滚压宽度滚压力80N ;滚压旋转角度2x65° =130° ;旋转机架可向两侧各旋转45° ;压缩空气4bar。夹膜汽车玻璃进入第一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再经过第二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第二次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从而完全将夹层汽车玻璃中的气体挤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如下加热150°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传输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一二次加热150°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完成工艺过程,工作周期30s/每对玻璃;所述的钳式滚压段的工艺参数为每Icm滚压宽度滚压力80N ;滚压旋转角度2x65° =130° ;旋转机 架可向两侧各旋转45° ;压缩空气4bar。夹膜汽车玻璃进入第一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再经过第二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第二次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从而完全将夹层汽车玻璃中的气体挤出。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如下加热155°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传输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一二次加热155° C/30S —过渡传输一滚压前伺服一钳式滚压一滚压后伺服传输一过渡传输,完成工艺过程,工作周期30s/每对玻璃;所述的钳式滚压段的工艺参数为每Icm滚压宽度滚压力80N ;滚压旋转角度2x65° =130° ;旋转机架可向两侧各旋转45° ;压缩空气4bar。夹膜汽车玻璃进入第一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再经过第二加热段加热后,通过传输机构进入第二次滚压伺服传输机,再进入滚压机,由下段滚压伺服传输机及传输机输出。从而完全将夹层汽车玻璃中的气体挤出。
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如下加热145°C-155°C/30S→过渡传输→滚压前伺服传输→钳式滚压→滚压后伺服传输→过渡传输→二次加热145°C-155°C/30S→过渡传输→滚压前伺服→钳式滚压→滚压后伺服传输→过渡传输,完成工艺过程,工作周期30s/每对玻璃;所述的钳式滚压段的工艺参数为每1cm滚压宽度滚压力80N;滚压旋转角度130°;旋转机架可向两侧各旋转45°;压缩空气4bar。本发明的优点加工汽车玻璃无任何残留痕迹,完全符合中上及高档轿车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低能耗;完成汽车玻璃合片工艺过程单位时间产量120块/h,实现了高效率。
一种汽车玻璃滚压合片工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淑萍佘志清佘志清佘志清佘志清颜钢锋凌卫平, 凌文静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O·阿克塞尔松O·阿克塞尔松
专利相关信息
-
白永平白永平刘学军, 李先军刘学军, 李先军林志刚, 何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