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珏
  • 公开日
    2014年12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7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7月9日
  • 申请人
    山西中医学院
  • 文档编号
    C12M1/00GK203999579SQ201420375739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孔板(1)、下层孔板(2)、密 封垫(3)、外壳(4)和孔板盖(5),其中,所述下层孔板(2)设置于外壳(4)内部,与外壳(4) 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层孔板(2)表面开设有若干半球形孔;所述密封垫(3)设置于下层孔 板(2)的上方,密封垫(3)表面设置有与下层孔板(2)表面的半球形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 上层孔板(1)设置于密封垫(3)的上方,上层孔板(1)表面设置有和所述下层孔板(2)的半 球形孔相对应的圆柱形深孔,所述的下层孔板(2)、密封垫(3)和上层孔板(1)从下到上依 次叠放后形成若干下部为半圆球状上端为圆柱状的管体;所述孔板盖(5)套设于外壳(4) 的顶端,所述孔板盖(5)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所述凸棱(6)压住上层孔板(1)的 圆柱形深孔之间的空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4)底 部和孔板盖(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凹槽(7)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个数 为24、48或96中的任意一种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6)的长 度大于将下层孔板(2)、密封垫(3)和上层孔板(1)对应放置到外壳(4)内后上层孔板(1) 上端距离外壳(4)侧壁顶端的距离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垫(3) 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垫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3)的 厚度为〇. 5mm?1mm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7)有 2?4组
  •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化仪器,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包括上层孔板、下层孔板、密封垫、外壳和孔板盖,其中,下层孔板位于外壳内部,与外壳为一体式结构;密封垫设置于下层孔板的上方,上层孔板设置于密封垫的上方,下层孔板、密封垫和上层孔板从下到上依次叠放后形成若干下部为半圆球状上端为圆柱状的管体;孔板盖套设于外壳的顶端,孔板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凸棱压住上层孔板的圆柱形深孔之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一体式结构的培养板设计为可拆分式的结构,解决了实验中球形底部的清洗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耗材成本,并且不易变形、老化,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 专利说明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的制作方法 [0002] 基因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研究者重视,而 其中基因的定向进化是指对基因进行改造、筛选,从而使得该基因编码蛋白性能的提高,这 种技术促进了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在定向进化过程中,基因的突变是随机的,因此对基因大 量的筛选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室研究中,我们通常选用大肠杆菌作为基因表达的宿主菌, 每一轮定向进化中,由基因转化得到的单克隆突变体数应达到4000个,而微孔培养板便是 用于这些携带不同基因的单克隆培养的主要实验器材。 [0003] 通常用于培养细菌的孔板称为深孔板,孔板及外壳为一体式设计,每个孔的量程 为2ml左右,具体结构为上半部圆柱形加底部半球形,培养好的细菌经一系列的离心操作 后便会沉积于底部形成污垢,同时由于孔径较小且深度较深,一般的刷子很难进行彻底清 洗,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实验进程以及实验的准确性。如需彻底清理则需将其长时间的浸 泡、震动,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外源微生物的污染并对微孔培养板造成损坏,力口 快其老化速度。如果使其成为一次性使用耗材,则由于其使用的频繁性会造成严重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包括上层孔板、下层 孔板、密封垫、夕卜壳和孔板盖,其中,所述下层孔板设置于外壳内部,与外壳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下层孔板表面开设有若干半球形孔;所述密封垫设置于下层孔板的上方,密封垫表面 设置有与下层孔板表面的半球形孔相对应的圆孔;所述上层孔板设置于密封垫的上方,上 层孔板表面设置有和所述下层孔板的半球形孔相对应的圆柱形深孔,所述的下层孔板、密 封垫和上层孔板从下到上依次叠放后形成若干下部为半圆球状上端为圆柱状的管体,即为 培养板的反应孔;所述孔板盖套设于外壳的顶端,所述孔板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所 述凸棱压住上层孔板的圆柱形深孔之间的缝隙。 [0006] 所述的外壳底部和孔板盖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凹槽。通过设置相互对 应的凹槽,可以便于用橡皮筋更好地将外壳和孔板盖进行固定。 [0007] 所述管体的个数为24、48或96中的任意一种。管体的个数即培养板的反应孔的 个数,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设计成3X8或6X8或8X 12等规格。管体的孔径大小和高度 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0008] 所述凸棱的长度大于将下层孔板、密封垫和上层孔板对应放置到外壳内后上层孔 板上端距离外壳侧壁顶端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加了下层孔板、密封垫和上层孔板之 间的密封性。
[0009] 所述的密封垫为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垫。橡胶材料形变小,密封性好,且本培养板 主要用于培养细菌,培养基pH -般在7左右,无过强酸碱性,不会影响反应。
[0010] 所述的凹槽有2?4组。优选地,所述凹槽均匀地对应设置于孔板盖和外壳的外 表面。
[0011]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清洗的微孔细菌培养板将传统的 一体式结构的培养板设计为可拆分式的结构,上孔板设计为可单独取出式,解决了实验中 球形底部的清洗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耗材成本,并且不易变形、老化,保证实验结 果真实可靠性。




[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0013]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孔板的俯视图。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5] 如图1所不,一种24微孔细菌培养板,24个孔设计为3X8的排列方式。本24微 孔细菌培养板包括上层孔板1、下层孔板2、密封垫3(材质为橡胶密封垫)、外壳4和孔板盖 5,其中,下层孔板2与外壳4为一体式结构,位于外壳4内部,下层孔板2表面按照3X8的 排列方式开设24个半球形孔;密封垫3约2mm,设置于下层孔板2的上方,密封垫3表面设 置有与下层孔板2表面的半球形孔相对应的圆孔;上层孔板1设置于密封垫3的上方,上层 孔板1表面设置有和下层孔板2的半球形孔相对应的圆柱形深孔,下层孔板2、密封垫3和 上层孔板1从下到上依次叠放后形成若干下部为半圆球状上端为圆柱状的管体,即为培养 板的反应孔;孔板盖5套设于外壳4的顶端,孔板盖5的下表面设置有3条凸棱,均匀地设 置于孔板盖5的下表面,3条凸棱6对应地压住上层孔板1的圆柱形深孔之间的空隙。也可 以在对应圆柱形深孔之间的空隙的上方均设置凸棱6,进一步增加密封性。凸棱6的长度大 于将下层孔板2、密封垫3和上层孔板1对应放置到外壳4内后上层孔板1上端距离外壳4 侧壁顶端的距离。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加了下层孔板2、密封垫3和上层孔板1之间的密封 性。
[0016] 在外壳4底部和孔板盖5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2处凹槽7,用于固定橡 皮筋的位置,从而通过更好地将外壳4和孔板盖5进行固定。
[0017] 在使用时,依次将下孔板、密封垫和上孔板放置于外壳内,然后将样品加入到形成 的管体内,之后将孔板盖紧紧压住外壳,凸棱紧紧抵住管体之间的空隙上,然后用橡皮筋通 过孔板盖表面和外壳表面设置的凹槽将孔板盖和外壳进一步固定,同时也增加了密封性。 在使用完毕后,将孔板盖和上层孔板依次拆开,使下层孔板的半球形底部直接暴露于外面, 这样便解决了难以清洗的问题。
[0018]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还可以设计为48孔板、96孔板等。
[0019]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 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