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卧式杀菌锅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卧式杀菌锅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宋玉英
  • 公开日
    2015年3月25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18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18日
  • 申请人
    杭州万全盛食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L2/07GK204219427SQ20142069170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支脚、圆筒状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喷管,其特征是所述锅体设置有料口,锅盖位于料口上,所述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锅体内外的通孔,所述锅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挤压冒,所述挤压冒位于凹陷部内且与锅体侧壁密封贴合,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限位杆上,所述锅盖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侧壁上对应通孔位置设置有加强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加强块上设置有供限位板嵌入的滑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限位板位置的挡块,所述限位板与锅盖之间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挡块位于滑槽对应料口的另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凹陷部内设置有向内的凸起,所述凸起与凹陷部之间构成容纳弹簧的容纳槽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凹陷部与锅体外侧的透气孔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卧式杀菌锅,其特征是所述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凹陷部与锅体外侧的透气孔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菌锅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卧式杀菌锅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支脚、圆筒状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喷管,锅体设置有料口,锅盖位于料口上,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锅体内外的通孔,锅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与通孔同轴设置,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有挤压冒,挤压冒位于凹陷部内且与锅体侧壁密封贴合,凹陷部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于限位杆上,锅盖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锁紧,在工作时锅盖不会被开启,进而不会使蒸汽喷出而导致工作人员烫伤。
  • 专利说明
    卧式杀菌锅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卧式杀菌锅的制作方法 [0002]杀菌锅由锅体、锅盖、开启装置、锁紧楔块、安全联锁装置、轨道、灭菌筐、蒸汽喷管及若干管口等组成。锅盖密封采用充气式硅橡胶耐温密封圈,密封可靠,使用寿命长。具有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加热均匀、液料沸腾时间短、加热温度容易控制等特点。杀菌锅主要用于食品行业、医药等各个领域。 [0003]卧式杀菌锅是利用压缩空气作压力的圆筒体杀菌设备,其锅盖锁紧型式是采用自锁楔块啮合方法,开闭起动方便,适应于罐头、饮料对马口铁罐和玻璃罐头的杀菌处理工作。 [0004]目前的卧式杀菌锅在使用时,向锅体内通入饱和热蒸汽,以将锅体内部物品进行高温杀菌,在杀菌之后通过设置在锅体上的泄压阀将锅体内的压力卸掉,同时使锅体内的蒸汽降温冷凝成水珠,而后再将锅盖打开,将物品取出,但目前锅盖只有锁紧装置,保证在高压状态下不被冲开,但在工作时,锅体内仍然有高温高压的蒸汽时,锅盖仍然可以自由开启,如此时工作人员误开启,锅体内的大量蒸汽将喷出,在工作人员身上冷凝进而放出大量的热将工作人员烫伤;在杀菌完毕时,泄压阀未将内部的蒸汽全部释放,内部仍有高温蒸汽时,工作人员可能因提高生产效率,而提前将锅盖打开,同样会使蒸汽喷出而导致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锁紧,在工作时锅盖不会被开启,进而不会使蒸汽喷出而导致工作人员烫伤的卧式杀菌锅。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支脚、圆筒状锅体和设置在锅体上的锅盖,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喷管,锅体设置有料口,锅盖位于料口上,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锅体内外的通孔,锅体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与通孔同轴设置,通孔内穿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设置有挤压冒,挤压冒位于凹陷部内且与锅体侧壁密封贴合,凹陷部内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于限位杆上,锅盖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开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限位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打开锅盖的锁紧装置,将锅盖打开,把待杀菌物品放入锅体内部,将锅盖关闭同时将锁紧装置锁好,而后将限位孔与通孔对齐,通过蒸汽喷管相锅体内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在向锅体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后,锅体内的压力逐渐升高,锅体内的压力将大于锅体外部的压力,挤压冒将受到压力沿凹陷部向锅体外侧移动,弹簧被压缩,限位杆则沿通孔被挤压出至锅体外侧,并插入与通孔对齐的限位孔,此时限位杆将与限位板结合,将锅盖牢牢卡住,即使将锅盖上的锁紧装置打开,锅盖仍然无法开启,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可防止误操作对工作人员的伤害;物品杀菌过后,锅体内的蒸汽将凝结成水,锅体内的压力也将降低至与外部压力相同,此时被压缩弹簧则由于弹性恢复原状,带动挤压冒及限位杆恢复原位,即限位杆将从限位板的限位孔内脱离,使限位杆不再卡住限位板,工作人员便可打开锅盖上的锁紧装置将锅盖开启。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锅体侧壁上对应通孔位置设置有加强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伸出通孔卡住限位板时,由于锅盖受到锅体内部的压力,将具有向外开启的趋势,限位杆具有一定的力量施加与锅体的侧壁上,加强块可对锅体的侧壁强度提高,使锅体更加耐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加强块上设置有供限位板嵌入的滑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可使限位板的限位孔与通孔更加容易对齐,关闭锅盖后,将限位板放入滑槽即可对齐,则限位杆更容易进入限位孔。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滑槽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限位板位置的挡块,限位板与锅盖之间转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板放入滑槽后,挡块可防止限位板从滑槽中脱落,进而限位杆在进入限位孔时,限位板因挡块的阻挡不会被限位杆推开,限位板与锅盖转动连接使限位板放入滑槽时更加方便容易。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挡块位于滑槽对应料口的另一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将限位板放入滑槽后,限位板仅与锅盖相连的另一端嵌入挡块内,便可以将限位板进行固定,同时由于限位板起到限位作用,限位板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弯曲,仅仅一端嵌入挡块更加容易,在开启锅盖时,将限位板拿出也毫不费力。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陷部内设置有向内的凸起,凸起与凹陷部之间构成容纳弹簧的容纳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冒受到锅体内部的压力向外运动时,其行程碰倒凸起后将停止,凸起限制挤压冒的行程范围,同时行程的容纳槽将弹簧容纳在内,即可避免挤压冒受到压力过大而将弹簧挤压变形而失效。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凹陷部与锅体外侧的透气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冒未受到压力时,凹陷部留有空间,挤压冒受到压力向外运动时,凹陷部内的空气将通过通孔被向外挤压,挤压冒受到阻力较大,同时在压力减小恢复原状态时空气从通孔向凹陷部内流动,挤压冒受到的阻力仍然较大,透气孔则使凹陷部与锅体外部连通,使空气可以自由的出入凹陷部。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凹陷部与锅体外侧的透气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挤压冒未受到压力时,凹陷部留有空间,挤压冒受到压力向外运动时,凹陷部内的空气将通过通孔被向外挤压,挤压冒受到阻力较大,同时在压力减小恢复原状态时空气从通孔向凹陷部内流动,挤压冒受到的阻力仍然较大,透气孔则使凹陷部与锅体外部连通,使空气可以自由的出入凹陷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卧式杀菌锅具有自动锁紧,在工作时锅盖不会被开启,进而不会使蒸汽喷出而导致工作人员烫伤。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杀菌锅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卧式杀菌锅的侧视图;
[0026]图4为图3中C-C部的截面剖视图;
[0027]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0028]附图标记:1、锅体;12、料口 ;13、蒸汽喷管;15、通孔;16、凹陷部;17、容纳槽;19、凸起;2、锅盖;22、限位板;225、限位孔;3、加强块;31、滑槽;32、挡块;51、限位杆;52、挤压冒;53、弹簧;8、透气孔。


[0029]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卧式杀菌锅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30]一种卧式杀菌锅,一种卧式杀菌锅,包括支脚、圆筒状锅体I和设置在锅体I上的锅盖2,锅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蒸汽喷管13,锅体I设置有料口 12,锅盖2位于料口 12上,锅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锅体I内外的通孔15,锅体I内的侧壁上设置有凹陷部16,凹陷部16与通孔15同轴设置,通孔15内穿设有限位杆51,限位杆51上设置有挤压冒52,挤压冒52位于凹陷部16内且与锅体I侧壁密封贴合,凹陷部16内设置有弹簧53,弹簧53套设于限位杆51上,锅盖2上设置有限位板22,限位板22上开设有与通孔15相对应的限位孔225,限位杆51可在通孔15内进行滑移,挤压冒52与锅体I侧壁之间可采用油封。
[0031]工作时,打开锅盖2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为现有技术,本附图未示出),将锅盖2打开,把待杀菌物品放入锅体I内部,将锅盖2关闭同时将锁紧装置锁好,而后将限位孔225与通孔15对齐,通过蒸汽喷管13相锅体I内部通入蒸汽进行杀菌,在向锅体I内通入高温高压蒸汽后,锅体I内的压力逐渐升高,锅体I内的压力将大于锅体I外部的压力,挤压冒52将受到压力沿凹陷部16向锅体I外侧移动,弹簧53被压缩,限位杆51则沿通孔15被挤压出至锅体I外侧,并插入与通孔15对齐的限位孔225,此时限位杆51将与限位板22结合,将锅盖2牢牢卡住,即使将锅盖2上的锁紧装置打开,锅盖2仍然无法开启,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可防止误操作对工作人员的伤害;物品杀菌过后,锅体I内的蒸汽将凝结成水,锅体I内的压力也将降低至与外部压力相同,此时被压缩弹簧53则由于弹性恢复原状,带动挤压冒52及限位杆51恢复原位,即限位杆51将从限位板22的限位孔225内脱离,使限位杆51不再卡住限位板22,工作人员便可打开锅盖2上的锁紧装置将锅盖2开启。
[0032]锅体I侧壁上对应通孔15位置设置有加强块3,加强块3上设置有供限位板22嵌入的滑槽31,限位杆51伸出通孔15卡住限位板22时,由于锅盖2受到锅体I内部的压力,将具有向外开启的趋势,限位杆51具有一定的力量施加与锅体I的侧壁上,加强块3可对锅体I的侧壁强度提高,使锅体I更加耐用,滑槽31可使限位板22的限位孔225与通孔15更加容易对齐,关闭锅盖2后,将限位板22放入滑槽31即可对齐,则限位杆51更容易进入限位孔225。
[0033]滑槽3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制限位板22位置的挡块32,限位板22与锅盖2之间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优选的挡块32位于滑槽31对应料口 12的另一侧,将限位板22放入滑槽31后,挡块32可防止限位板22从滑槽31中脱落,进而限位杆51在进入限位孔225时,限位板22因挡块32的阻挡不会被限位杆51推开,限位板22与锅盖2转动连接使限位板22放入滑槽31时更加方便容易;将限位板22放入滑槽31后,限位板22仅与锅盖2相连的另一端嵌入挡块32内,便可以将限位板22进行固定,同时由于限位板22起到限位作用,限位板22机械强度较高,不容易弯曲,仅仅一端嵌入挡块32更加容易,在开启锅盖2时,将限位板22拿出也毫不费力。
[0034]进一步的凹陷部16内设置有向内的凸起19,凸起19与凹陷部16之间构成容纳弹簧53的容纳槽17,挤压冒52受到锅体I内部的压力向外运动时,其行程碰倒凸起19后将停止,凸起19限制挤压冒52的行程范围,同时行程的容纳槽17将弹簧53容纳在内,即可避免挤压冒52受到压力过大而将弹簧53挤压变形而失效。
[0035]进一步的锅体I的侧壁上设置有通透凹陷部16与锅体I外侧的透气孔8,挤压冒52未受到压力时,凹陷部16留有空间,挤压冒52受到压力向外运动时,凹陷部16内的空气将通过通孔15被向外挤压,挤压冒52受到阻力较大,同时在压力减小恢复原状态时空气从通孔15向凹陷部16内流动,挤压冒52受到的阻力仍然较大,透气孔8则使凹陷部16与锅体I外部连通,使空气可以自由的出入凹陷部16。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