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制作方法
  • 发明者
    蔡东青
  • 公开日
    2002年1月2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月22日
  • 申请人
    蔡东青
  • 文档编号
    A63H31/00GK2468551SQ0121505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包括车体、安装有驱动轮的驱动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差速机构(1),差速机构(1)包括二个输出半轴(11)、一对大锥形齿轮(12)、若干小锥形齿轮(13)和连接轴(14),其中各输出半轴(11)的内端安装有一大锥形齿轮(12),外端各与驱动轴相连,且二个大锥形齿轮(12)齿面相对地设置,其间设置有若干通过连接轴(14)连接的小锥形齿轮(13),小锥形齿轮(13)齿同时与二侧的大锥形齿轮(12)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2)为中空的壳体,并在开口端设有盖体(21),输出齿轮(2)的底部和盖体(21)上同轴地设置有孔(22、211),所述差速机构(1)设置在输出齿轮(2)内,各输出半轴(11)分别可转动地与输出齿轮(2)和盖体(21)相连,并从孔(22、211)中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1)内壁的二侧设置有卡槽(212),连接轴(14)二端卡置在卡槽(212)内,输出齿轮(2)内壁与卡槽(21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的凸块,凸块压在连接轴(1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锥形齿轮(13)的数目为2个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玩具车,尤其是电动玩具遥控车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动玩具车,其驱动装置一般不带有差速机构,而玩具车在转弯时,由于二个车轮的内外径不同,所走的距离也不同,而二个车轮是以相同速度转动,这样会使玩具车转弯时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而使转弯动作费力且不灵活,转弯半径过大,也会对玩具车造成损坏,上述情况对于玩具车尤其是遥控车模造成不利影响,使其在比赛中处于不利地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弯时转动灵活、工作稳定、传动可靠,且转弯半径较小,不会对玩具车造成损坏的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所占体积小的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安装有驱动轮的驱动轴、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驱动轮之间设置有差速机构;差速机构包括二个输出半轴、一对大锥形齿轮、若干小锥形齿轮、连接轴,其中各输出半轴的内端安装有一大锥形齿轮,外端各与驱动轴相连,且二个大锥形齿轮齿面相对地设置,其间设置有若干通过连接轴连接的小锥形齿轮,小锥形齿轮齿同时与二侧的大锥形齿轮相啮合为了缩小差速机构所占的体积,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为中空的壳体,并在开口端设有盖体,输出齿轮的底部和盖体上同轴地设置有孔,所述差速机构设置在输出齿轮内,各输出半轴分别可转动地与输出齿轮和盖体相连,并孔中伸出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驱动装置中采用了差速机构,使得转弯时,二个驱动轮的转动速度可根据转弯半径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使玩具车在转弯的动作灵活,便于操作,因内外轮的转速不同使得其转弯半径小于没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可以使玩具车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由于差速机构的设置,消除了玩具车在转弯时与地面的摩擦,减少了因转弯时对车轮制成的磨损以及对玩具车的损坏;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传动齿轮中,因此具有体积小、不占据车体空间、方便玩具车设计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差速机构包括二个输出半轴、一对大锥形齿轮、若干小锥形齿轮、连接轴,其中各输出半轴的内端安装有一大锥形齿轮,外端各与驱动轴相连,且二个大锥形齿轮齿面相对地设置,其间设置有若干通过连接轴连接的小锥形齿轮,小锥形齿轮齿同时与二侧的大锥形齿轮相啮合。由于采用了差速机构,使得转弯时,二个驱动轮的转动速度可自动进行调整;可以使玩具车在转弯的动作灵活,便于操作,可以使玩具车具有更好的机动性能。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差速机构的玩具车的制作方法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总装图。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安装有驱动轮的驱动轴和传动机构,在驱动轴与传动机构之间设置有差速机构1,差速机构1包括二个输出半轴11、一对大锥形齿轮12、二个小锥形齿轮13和连接轴14,其中各输出半轴11的内端安装有一大锥形齿轮12,外端分别与设置在车体二侧的驱动轴相连,二个大锥形齿轮12齿面相对地设置,二个小锥形齿轮13通过连接轴14连接并设置在二个大锥形齿轮之间,其上的齿与二侧大锥形齿轮12相啮合;小锥形齿轮13的数目也可是多个,如3个、4个,但使用二个最经济且也可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选择二个。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2为中空的壳体,其开口端设置有盖体21,并通过螺钉与盖体相连,这样,在输出齿轮2的内部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差速机构1的空腔,可减少了差速机构所占体积,输出齿轮2的底部和盖体21上同轴地设置有孔22、211,所述差速机构1设置在输出齿轮2的壳体内部,二个输出半轴11分别从孔22、211中伸出,并可转动地与输出齿轮2和盖体21相连;盖体21内壁的二侧设置有卡槽212,连接轴14卡置在卡槽212内,输出齿轮2内壁与卡槽212相对应位置设置有的凸块,凸块压在连接轴14上。差速机构也可不使用输出齿轮而单独设置外壳,并将差速机构的外壳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在行驶过程中,当玩具车作直线前进时,由于二个车轮所受阻力相同,因此,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此时差速机构1不起作用,在传动机构的输出齿轮2带动下,二个驱动轴同步转动;当玩具车作转弯时,由于玩具车内外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其所要求的转速也不相同,处于内侧的车轮转弯半径小、转速低,处于外侧的车轮转弯半径大、转速高,二个车轮的转速不相同,车轮之间会产生扭矩,该扭矩作用在差速机构1上,会使差速机构1内部的齿轮发生转动,带动二个半轴11相对转动,使得位于外侧的车轮转速增加,位于内侧的车轮转速减少,从而使二个车轮的转速与转弯半径相适应,使玩具车能够顺利的转弯。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