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资料显示,1997年我国骨质疏松患者数为8400万人,患病率为6. 5%,发病率为 1. %。;2001年患者数增加至8拟6万人,患病率为6.8%,发病率为1.27%。。同时对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行计算(主要考虑年龄对发病率的贡献),结果显示,2000 2030年是中国高速老龄化的阶段,骨质疏松发病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呈快速增长的势头,骨质疏松用药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国内骨质疏松市场规模从1999年开始一直保持上升趋势,特别是2004年和2005 年增幅明显,分别增长了 20. 和31.8% ;虽然2006年略有回落,但也有15. 6%的增幅, 全年规模达75亿元;根据年平均增长率在15%以上。现阶段临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降钙素、双膦酸盐类、维生素 D3类、激素替代疗法、雄激素和中成药7种。其中钙制剂、双膦酸盐类和维生素D3类是主要的使用类别,3类合计占总体市场的90%以上,而零售市场基本是以钙制剂为主导,瓜分了 80%的市场。激素替代疗法存在副作用的争议性使其使用频率相对缓慢减少;双膦酸盐类药物有增加食道癌患病率的风险;降钙素因有过敏现象,目前在临床上要求部分降钙素制剂使用前进行皮试。因此未来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仍然以增加骨密度为主。骨质疏松是由骨基质(包括无机基质和有机基质)的流失导致的。传统的增加骨密度的产品仅仅考虑到骨骼无机基质的流失而选择补钙,却忽略了补充骨骼有机基质(黏多糖和骨胶原)的重要性。在骨骼基质中,骨胶原有规律的成排排列,且与骨盐晶体和基质紧密结合构成骨板。如果说在骨基质中,无机基质是混凝土,则有机基质是混凝土中的钢筋,它保持骨骼的韧性和弹性。氨基葡萄糖是氨基聚糖(黏多糖)的构成部分,同时通过促进I型胶原蛋白前体分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N-糖基化而促进I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促进氨基聚糖(黏多糖)和骨胶原合成的水溶性含钙化合物氨基葡萄糖硫酸钙及其合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硫酸钙及其合成方法。氨基葡萄糖硫酸钙合成方法如下方法一、将硫酸钙加入浓度5% 15%的盐酸中,加热至60 80°C搅拌溶解,再加入2倍摩尔数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搅拌至体系澄清,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置0 5°C下冷冻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干燥。方法二、将摩尔比为1 2的硫酸钙和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同时加入到浓度5% 15%的盐酸中,加热至60 80°C搅拌至体系澄清,减压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置0 5°C 下冷冻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后干燥。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称取无水硫酸钙31. 5g,用500ml的10%的盐酸加热至60°C搅拌溶解,加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100g,搅拌反应30min,减压浓缩至大量晶体出现,置于冰箱中冷藏结晶4h。过滤,用IOOml乙醇漂洗后抽滤,干燥得氨基葡萄糖硫酸钙盐127g。实施例2:分别称取无水硫酸钙31. 5g、氨基葡萄糖盐酸盐100g,用500ml的10%的盐酸加热至60°C搅拌溶解至体系澄清透明,减压浓缩至大量晶体出现,置于冰箱中冷藏结晶4h,过滤,用IOOml乙醇漂洗后抽滤,干燥得氨基葡萄糖硫酸钙盐126. 4g。氨基葡萄糖硫酸钙独立使用或与维生素D、烟酰胺等配伍按临床剂量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临床用于增加骨密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化合物氨基葡萄糖硫酸钙及其合成方法,以一定浓度的盐酸为溶剂,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硫酸钙为原料,在20~80℃下反应0.5~3小时后浓缩、冷却结晶,用乙醇洗涤后干燥。该化合物独立使用或与维生素D、烟酰胺等配伍按临床剂量制成片剂、胶囊、颗粒剂、口服液等剂型临床用于增加骨密度。
一种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朱波朴淳五廖志新, 刘超M.菲尼M.菲尼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J.A.方塔纳J.A.方塔纳埃蒙·马厄, 陆小虹刘作家
专利相关信息
-
扬-奥洛夫·卡尔松, 罗尔夫·安德森L.A.M.约翰松A.克里克陈俊宏, 松山皓治上条一纪李绪发,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