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梅桉铭
  • 公开日
    2014年1月15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6月28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6月28日
  • 申请人
    黄平县润发药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 文档编号
    A23L1/29GK103504271SQ20121021626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其特征是该中药酱油包含的成分及用量按质量比为水1000份,桂皮I份,太子参I份,丁香I份,桂皮I份,陈皮I份,甘草I份,八角I份,花椒I份,胡椒I份,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原酱油300份2.—种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是将1000份水倒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桂皮,太子参,丁香,桂皮,陈皮,甘草,八角,花椒,胡椒,各I份,一小时后加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拌匀,再等一小时后放入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冷却后过滤,再加入普通酿造酱油300份,即可食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中药酱油按以下方法包装贮存在制作好的中药酱油中加醋酸30份,柠檬酸20份,琥珀酸20份,乳酸20份,然后密封包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中药酱油包装贮存时,酱油应加热到80-85°C处理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调味料,特别涉及酱油,具体是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它是将1000份水倒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桂皮,太子参,丁香,桂皮,陈皮,甘草,八角,花椒,胡椒,各1份,一小时后加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拌匀,再等一小时后放入食用酒精1份,味精1份,冷却后过滤,再加入普通酿造酱油300份,即可食用。本发明的中药酱油不但具有普通酱油的调味功能,香气浓郁,鲜味独特,口感极佳;同时具有开胃,提高免疫力,益气生津,滋阴补阳,补肺健脾等多种功效,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保健调味品。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0002]酱油是以大豆、小麦等原料,经过原料预处理、制曲、发酵、浸出淋油及加热配制等工艺生产出来的调味品,营养极其丰富,主要营养成份包括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糖类、酸类等。同时,酱油还含有钙、铁等微量元素,可以有效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由此可见,酱油不但有良好的风味和滋味,而且营养丰富,是人们烹饪首选的调味品。[0003]酱油虽然调味品,但有些人是不可多吃的。如:1、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应和控盐一样控制酱油。因为酱油既含有氯化钠,又含有谷氨酸钠,还有苯甲酸钠,是钠的密集来源。2、痛风病人应当注意,酱油中含有来自于大豆的嘌呤,而且很多产品为增鲜还特意加了核苷酸,所以一定不能多用。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采用该方法制作的酱油不但味道纯正,营养丰富,还能够起到保健的作用。[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该酱油包含的成分及用量按质量比为:水1000份,桂皮I份,太子参I份,丁香I份,桂皮I份,陈皮I份,甘草I份,八角I份,花椒I份,胡椒I份,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原酱油300份。[0006]一种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将1000份水倒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桂皮,太子参,丁香,桂皮,陈皮,甘草,八角,花椒,胡椒,各I份,一小时后加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拌匀,再等一小时后放入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冷却后过滤,再加入普通酿造酱油300份,即可食用。[0007]上述制作好的酱油可按以下方法包装贮存,在制作好的中药酱油中加醋酸30份,柠檬酸20份,琥珀酸20份,乳酸20份,然后密封包装。
[0008]上述中药酱油包装贮存时,酱油应加热到80_85°C处理。
[0009]本发明的中药酱油中采用的原料:桂皮,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树皮的通称。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中药大辞典》1770-177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补肺,健脾。(《中药大辞典》374-375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温中,暖肾,降逆。(《中药大辞典》13-14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陈皮,也叫橘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中药大辞典》2637-263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和中缓急,润肺,解毒。(《中药大辞典》567-57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八角,又叫八角茴香,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温阳,散寒,理气。(《中药大辞典》26-27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中药大辞典》1057-1058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胡椒,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温中,下气,消痰,解毒。(《中药大辞典》1539-1540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0010]本发明的中药酱油不但具有普通酱油的调味功能,香气浓郁,鲜味独特,口感极佳;同时具有开胃,提高免疫力,益气生津,滋阴补阳,补肺健脾等多种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减退,或脘腹冷痛的人更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保健调味品。

[0011]实施例1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该酱油包含的成分及用量按质量比为:水1000份,桂皮I份,太子参I份,丁香I份,桂皮I份,陈皮I份,甘草I份,八角I份,花椒I份,胡椒I份,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原酱油300份。
[0012]一种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将IOkg水倒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桂皮,太子参,丁香,桂皮,陈皮,甘草,八角,花椒,胡椒,各IOg份,一小时后加盐2kg,麦芽糖500g,红糖500g,糖稀300g,拌匀,再等一小时后放入食用酒精10g,味精10g,冷却后过滤,再加入普通酿造酱油3kg,即可食用。
[0013]实施例2
一种中药酱油的配方:该酱油包含的成分及用量按质量比为:水1000份,桂皮I份,太子参I份,丁香I份,桂皮I份,陈皮I份,甘草I份,八角I份,花椒I份,胡椒I份,盐200份,麦芽糖50份,红糖50份,糖稀30份,食用酒精I份,味精I份,原酱油300份。
[0014]一种中药酱油的制作方法:将IOkg水倒入锅中,水开后放入桂皮,太子参,丁香,桂皮,陈皮,甘草,八角,花椒,胡椒,各IOg份,一小时后加盐2kg,麦芽糖500g,红糖500g,糖稀300g,拌匀,再等一小时后放入食用酒精10g,味精10g,冷却后过滤,再加入普通酿造酱油3kg ;将中药酱油加热到80-85°C,继续加醋酸300g,柠檬酸200g,琥珀酸200g,乳酸200g,然后密封包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