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类药材和配方药材的制块方法[0002]药材分为植物类和非植物类,植物类是主体。中国药材公司和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历时近10年(1983~1993)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调查结果,中国有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以上,占92%。药材加工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传统的药材加工方法中有代表性的是雷公炮炙十七法,反映了药材炮制概貌,十七种方法为:炮、炎、锻、炒、煅、炼、制、度、飞、伏、爐、爐、搬、镑、曝、露、煞。药材加工方法分类主要有三类和五类分类法(《中药炮制学》,作者:叶定江,ISBN:9787117134477),三类分类法是明代陈嘉谟提出的,即以水制、火制、水火共制为纲,统领各种药材的炮制?’五类分类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不水火制),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较系统的反映药材的炮制工艺。[0003]目前,植物类药材加工方法主要有:药材产地的初级加工、一般粉碎加工(200目以下)、精细粉碎加工(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极细粉是通过了孔径为75μπι的200目筛,但达不到细胞破壁的目的)、药材的破壁加工(超微粉碎技术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跨学科、跨行业的高新技术,药材经过细胞级微粉碎后,其微粉全部通过了孔径为47 μ m的300目筛,细胞破壁率达95%以上,其微粉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很难看到完整的细胞和完全看不出药材的组织结构,看到只是细胞碎片)、中成药丸散膏丹的加工、药材制剂提取技术等。所述的指植物类药材产地的初级加工主要有:种子类药材的加工、花类药材的加工、果实类药材的加工、皮类药材的加工、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根及地下茎类药材的加工,根据植物类药材形态和药性的不同,运用相应的加工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分级、清洗、切段、刮皮、切片、烫、蒸、熏、阴干、晾干、晒干、烘干等。植物类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有两方面目的:一是,去其毒,存其性;二是,剔除杂物和质劣部分,保证植物类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有利于贮藏和运输,便于药厂、医院、卫生院、诊所、药店使用,便于医生开方配药和病人使用。[0004]《中国药典》一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采用净制、切制、炮制、水飞和制霜中,以及目前药材加工方法中,没有植物类药材的制块方法。[0005]常用配方药有两类,一类是骨科外用药;另一类是药浴用药。上述两类配方药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配方中全部由植物类药材构成;另一类是配方构成中既有植物类药材,又有非植物类药材。目前,以上常用配方药的加工方法中,没有配方药材的制块方法。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把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植物类药材及配方药材,进行进一步加工,提供——植物类药材和配方药材的制块方法(以下简称:“制块”)。“制块”的原材料包括主料和辅料。“制块”借鉴了砖茶加工技术,并有所改进。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0007]一、“制块”的原材料及其制备[0008]“制块”的原材料,或由主料单独构成,或由主料和辅料共同构成。所述的主料是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植物类药材和配方药材;所述的辅料是粘合粉,所述的粘合粉是具有粘合作用的粮食粉。
[0009]所述的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植物类药材包括:种子类、花类、果实类、皮类、全草和叶类、根和地下茎类药材,其中具有粘合性的药材,就可以直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没有粘合性的,加入粘合粉,就可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
[0010]所述的配方药材按其构成分为两类:一类是配方中全部由植物类药材构成,此类配方中如果有粘合性的药材,就可以直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没有粘合性的,加入粘合粉,就可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另一类是配方构成中既有植物类药材,又有非植物类药材,先将其中的非植物类药材制成粉,再与植物类药材混合在一起,同样,此类配方中如果有粘合性的药材,就可以直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没有粘合性的,加入粘合粉,就可以作为“制块”的原材料。
[0011]二、“制块”实施方式
[0012]“制块”实施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对一种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植物类药材的进一步加工,另一类是对配方药材的进一步加工,上述两类“制块”实施方式相同,主要步骤有:发水、捣碎、蒸药、压块和干燥。
[0013]首先,所述的发水是用温水喷淋“制块”的原材料,使其含有水分而软化;
[0014]进一步的,所 述的蒸药是将上述发水后“制块”的原材料装入蒸桶,通入蒸汽,使其
进一步变柔软;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捣碎是将上述蒸柔软了的“制块”的原材料,进行捣碎。此加工步骤,对于花类、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可以省去;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块是采用公知的压块技术,有手工压块方式、机械压块方式、手工加机械混合方式,将上述捣碎的,或没有捣碎的花类、全草和叶类药材“制块”的原材料放入压块模具内,进行冲压定型,制成了定型的,且含有水分的药材块体;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干燥是将上述药材块体进行干燥,干燥方式可采取阴干、晾干、烘干方式,使药材块体含水量达到10-12 %即可。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制块”为药材的炮制加工提供了新方法,制作出了植物类药材及配方药材块体。中国传统的药材加工方法中对于一些药材,有“九蒸九晒”之法,其目的是“去其毒,存其性”,“制块”加工过程中的“蒸药”和“干燥”遵循了这一制则。所有药材加工过程都会造成药性的挥发,就药材粉碎而言,粉碎越细,药性挥发越高,且加工成本也越大。本发明“制块”加工过程中,采用“发水”和“蒸药”后“捣碎”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了药性的损失。“制块”还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是,“制块”的药材内部微生物不易进入,因此不易霉烂腐败,保证了药材的质量,且如同茶砖一样,贮藏越久,品质趋于越温润;二是,“制块”的药材为压缩体,极大减少了包装、贮藏和运输费用;三是,“制块”的药材可以制成标准重量,便于药厂、医院、卫生院、诊所和药店使用,便于医生开方配药和病人使用。
[0019]实施例1——木香片“制块”[0020]取经产地初级加工后的木香片50g,用45°C左右的温水喷淋,搅拌均匀,然后堆放24小时,使木香片含水量在25-26%之间,木香片因含有水分而软化;进一步的,装入蒸桶,通入蒸汽,蒸10分钟左右,使木香片进一步变柔软;进一步的,将上述蒸柔软了的木香片捣碎;进一步的,在上述捣碎的木香片中添加5g糯米粉;进一步的,放入内部空间为:长8cm、宽5cm、高IOcm的长方体模具中,手工进行冲压定型;进一步的,将定型的,且含有一定水分的,用木香片制成的木香药材长方体,放入温度为50°C左右的烘箱中烘干,使其含水量达到10%左右即可。
[0021 ] 实施例2—药浴配方药材“制块”
[0022]药浴配方:杜仲叶、皂刺、秦艽、桃仁、桂枝、络石藤、自芍、羌活、独活、牛膝,每种各50g;细辛、乳香、没药,每种各25g。(注:杜仲叶含有2%的杜仲胶,乳香、没药是粘性较强的药材,因此“制块”过程无须添加粘合粉)
[0023]首先,将上述药浴配方药材用45°C左右的温水喷淋,搅拌均匀,然后堆放24小时,使其含水量在25-26%之间,药材因含有水分而软化;进一步的,装入蒸桶,通入蒸汽,蒸10分钟左右,使药材进一步变柔软;进一步的,将上述蒸柔软了的药材捣碎;进一步的,放入内部空间为:长10cm、宽6cm、高12cm的长方体模具中,手工进行冲压定型;进一步的,将定型的,且含有一定水分的,用药浴配方药材制成的长方体,放入温度为50 V左右的烘箱中烘干,使其含水量达到10%左右即可。
[0024]实施例3——骨科外敷药“制块”
[0025]骨科外敷药配方:杜仲皮、独活、木瓜、乳香、骨碎补、红花、没药、当归、海螵蛸、羌活、海桐皮、青盐、透 骨草、续断、赤芍、防风、桂枝,每种各62g;牛膝80g ;血竭、川椒,每种各15g;附子50g。(注:杜仲皮含有15%左右的杜仲胶,乳香、没药是粘性较强的药材,因此“制块”过程无须添加粘合粉)
[0026]首先,将海螵蛸研成粉墨,然后与上述配方中的植物类药材混合在一起;进一步的,将上述药材用50°C左右的温水喷淋,搅拌均匀,然后堆放24小时,使其含水量在25-26%之间,药材因含有水分而软化;进一步的,装入蒸桶,通入蒸汽,蒸10分钟左右,使药材进一步变柔软;进一步的,将上述蒸柔软了的药材捣碎;进一步的,放入内部空间为:长15cm、宽8cm、高18cm的长方体模具中,手工进行冲压定型;进一步的,将定型的,且含有一定水分的,用骨科外敷药配方药材制成的长方体,放入温度为50°C左右的烘箱中烘干,使其含水量达到10%左右即可。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范围内。
植物类药材和配方药材的制块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王运吉王运吉刘继勇高文远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王丰俊, 王建中王丰俊, 王建中王丰俊, 王建中周嘉琳周嘉琳周嘉琳
专利相关信息
-
周嘉琳周嘉琳周嘉琳周嘉琳严卓晟刘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