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吴道元, 耿海堂, 倪亚军, 商树伦
  • 公开日
    2013年7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11月9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11月9日
  • 申请人
    江苏元升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03B5/027GK203048763SQ20122058712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其特征在于包含熔化部、流液洞、上升道、底插电极和启动电极;熔化部为由耐火材料砌成的叠加在一起的两个箱体,熔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熔化部上大下小、从小箱体到大箱体形成阶梯,在小箱体的底部设有流液洞,与流液洞相联的是上升道;电极从阶梯处由底部从下往上传入形成底插电极,底插电极以竖轴为中心均布3-24组电极,每组底插电极由1-5支组成,每支电极之间的距离在0.lm-1.5m之间;在下层小箱体壁上水平由外向内插入电极形成启动电极,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1-3层启动电极,每层启动电极由3-12组电极组成,启动电极绕竖轴均布,每组电极由1-5支组成,启动电极层与层之间的间距在0.1m到1.5m之间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配合料垂直熔化的底插电极电熔窑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包含熔化部、流液洞、上升道、底插电极和启动电极,熔化部为由耐火材料砌成的叠加在一起的两个箱体,熔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熔化部上大下小、从小箱体到大箱体形成阶梯,在小箱体的底部设有流液洞,与流液洞相联的是上升道,电极从阶梯处由底部从下往上传入形成底插电极,在下层小箱体壁上水平由外向内插入电极形成启动电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无烟尘排放,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热效率很高,窑炉寿命长,便于熔化出高质量的玻璃。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的制作方法玻璃熔窑的节能、环保一直是玻璃生产行业非常关注的课题,现有玻璃熔窑占地面积大、自动化程度低、热效率很小,最高只有40%左右,且排放出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热效率大、自动化程度高且无污染的底插电极电熔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其创新点在于:包含熔化部、流液洞、上升道、底插电极和启动电极;熔化部为由耐火材料砌成的叠加在一起的两个箱体,熔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熔化部上大下小、从小箱体到大箱体形成阶梯,在小箱体的底部设有流液洞,与流液洞相联的是上升道;电极从阶梯处由底部从下往上传入形成底插电极,底插电极以竖轴为中心均布3-24组电极,每组底插电极由1-5支组成,每支电极之间的距离在0.lm-1.5m之间;在下层小箱体壁上水平由外向内插入电极形成启动电极,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1-3层启动电极,每层启动电极由3-12组电极组成,启动电极绕竖轴均布,每组电极由1-5支组成,启动电极层与层之间的间距在0.1m到1.5m之间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垂直熔化,占地面积小;使用电能熔化,无火焰,故无烟尘排放,无污染;自动化程度高,由计算机控制整个熔化过程,现场可以实行无人操作;由于散热损失小,热效率很高;熔窑池壁的温度低于玻璃液的温度,故耐火材料的侵蚀速度慢,熔窑寿命长;无论熔化任何成份的玻璃,玻璃液都不会发生翻滚现象,便于熔化出高质量的玻璃。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的俯视图。由图1、图2的所示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由熔化部3、流液洞4、上升道5、底插电极I及启动电极2组成。熔化部3为由耐火材料砌成的叠加在一起的两个箱体,熔化部3的横截面为圆形,熔化部3的高度为四米,熔化部3上大下小、从小箱体到大箱体形成阶梯,小箱体的高度为两米,在小箱体的底部设有流液洞4,与流液洞4相联的是上升道5。电极从阶梯处由底部从下往上传入形成底插电极I,底插电极I以竖轴为中心均布十二组电极,每组底插电极I由五支电极组成,每支电极之间的距离为0.lm。在下层小箱体壁上水平由外向内插入电极形成启动电极2,在不同的高度上设置三层启动电极2,每层启动电极2由十二组电极组成,启动电极2绕竖轴均布,每组电极由五支组成,启动电极2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0.lm。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底插电极电熔窑进行实际生产时,从上部投入的玻璃配合料向下运动的同时被底插电极2导入的电能加热熔化,依次经过硅酸盐形成、玻璃液形成,形成合格的玻璃液,通过流液洞4进入上升道5,合格的玻璃液从此处流去成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