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黄芩甙元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黄芩甙元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朱迅, 朱伟, 张守勤
  • 公开日
    2005年1月19日
  • 申请日期
    2003年6月27日
  • 优先权日
    2003年6月27日
  • 申请人
    长春博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文档编号
    A61K31/352GK1566107SQ031276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黄芩甙元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黄芩为原料,粉碎后加入5-8倍65%甲醇溶液,混匀后在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分别持续作用5分钟,除去沉渣,再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烘干后即得黄芩提取物2.一种黄芩甙元的新用途,其特征在于黄芩甙元在抗炎、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是以黄芩为原料,粉碎后加入5-8倍65%甲粉碎、与5-8倍65%甲醇溶液充分混合后,放入包装袋内排除袋内空气、封口,将封闭后的包装袋放入密闭的高压容器内,并在室温下对其加压当压力升到200MPa时,保压5分钟,然后卸压,压力为0时,持续5分钟后,再次对其加压,当压力升到600MPa时,保压5分钟,然后卸压,当压力将至0时,打开装置,取出包装袋,将袋内容物通过离心除去沉渣,取上清液,将液体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干燥后得到黄芩甲醇提取物黄芩甙元的含量不少于总量的50%本发明的提取工艺简单、省时、重复性好,有效成份含量高,其得率为3.5~3.8%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黄芩甙元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黄芩甙元是黄芩主要活性成份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现有关于黄芩甙元提取方法,如中国专利一种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01102536.8)、(专利申请号01145577.2)等,其分别是通过“乙醇回流、乙醚萃取”、“乙醇渗漉提取、树脂柱层析分离”及“水煮、醇浸”等方法提取黄芩总黄酮甙元,但上述方法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提取方法复杂、费时等缺点。而目前对于改进中药有效成分的传统提取方法,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主要侵犯骨、关节软骨的慢性炎症疾病。为常见病、多发病,并是引起瘫痪的主要因素之一。全世界约有1%的人患有此病,在我国关节炎患者总数已超过1亿。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药物是用甾体类、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及免疫抑制药等,仅能一定程度地缓解病情,但都不能控制病情发展、阻止恶化,并具有较大的副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世界公认的、能有效控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黄芩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传统中药,常以根入药,目前普遍用于治疗高血压、通经、脑炎等疾病。而中国专利黄芩茎叶在制药中的应用(专利申请号98126822.6)公开了黄芩茎叶的药用价值及新用途,证实黄芩茎叶及其总黄酮的主要有效成分野黄芩甙、黄芩甙等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解热作用。通过传统的水煮酸沉法即水煎煮、盐酸沉淀的方法提取茎叶中的黄芩甙、野黄芩甙等黄酮类物质,此工艺复杂、费时,提取周期较长。技术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黄芩甙元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提取方法是以黄芩为原料,粉碎后加入5-8倍甲醇,混匀后在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分别持续作用5分钟,除去沉渣,再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烘干后即得黄芩提取物。以及黄芩甙元在抗炎、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省时、得率高的黄芩甙元提取方法,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并且黄芩甙元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黄芩为天然药物,与现有传统的甾体类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类药相比,药理作用突出,安全低毒。可广泛用于医药生产领域。
利用超高压方法得到的甲醇提取物,其主要成份为黄芩甙元,且含量不小于总量的50%,用于制备抗炎、镇痛药。
药效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参数为(一)体外实验以T细胞、巨噬细胞为靶点,观察SBM对炎症细胞功能、炎症介质产生的影响。
1、SBM(500~31.25μg/ml)可明显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而通过传统的水煮酸沉法得到的黄芩提取物及通过浸提方法得到甲醇提取物,当浓度为31.25μg/ml时,均不能抑制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同时Westernblot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SBM(125μg/ml)可抑制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P38蛋白磷酸化,通过影响P38蛋白激酶系统,抑制淋巴细胞活化、增殖。
2、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巨噬细胞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可产生TNFα、IL-1β等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及COX-2等炎症介质,加重炎症反应。本实验结果表明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别与LPS(10μg/ml)或LPS(10μg/ml)和SBM(125~31.25μg/ml)共同培养36小时,SBM(125~31.25μg/ml)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合成IL-1β,可使IL-1β的含量由183.39U分别降至47.54U、97.8U、104.59U、115.46U。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SBM(250,125μg/ml)可明显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COX-2蛋白的表达(

图1),同时酶活性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SBM(250~15.625μg/ml)可明显抑制LPS抑制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合成COX-2及PGE2,可使COX-2、PGE2的含量由75.96U和26.8U分别降至0.05U、3.76U、11.81U、19.145U、37.445U和1.05U、3.155U、5.435U、5.345U、6.38U,因此,SBM可明显抑制LPS诱导腹腔巨噬细胞合成炎症因子、炎症介质。
(二)体内实验采用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方法诱导佐剂性关节炎。取雄性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SBM 20mg/kg组、SBM 10mg/kg组、SBM 5mg/kg组),于右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并在注射佐剂的当日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给药21天,同时利用容积法隔日测量足肿胀,以用药前足肿胀差值为佐剂性关节炎的肿胀程度。于第21天杀鼠,取脾、测淋巴细胞转化、取腹腔巨噬细胞、测IL-1β含量。结果发现SBM 20mg/kg于给药的第1天即可抑制佐剂诱导的足肿胀,抑制率可达22.54%,给药的第3、7天足肿胀的抑制率分别可达32.05%、20.57%,而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30mg/kg)第1、3、7天足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20.37%、31.14%、21.46%,因此,SBM 20mg/kg可明显抑制佐剂性关节炎急性炎症期的炎症反应。SBM 20mg/kg于给药的第14、16、18、20天注射侧足肿胀抑制率分别可达36.11%、34.02%、39.14%、35.86%,22.54%,继发性病变的抑制率可达65.55%,而阿司匹林30mg/kg组第14、16、18、20天注射侧足肿胀抑制率分别可达30.75%、20.29%、27.86%、27.22%,继发性病变的抑制率可达37.78%。结果提示SBM20mg/kg可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原发及继发性炎症病变,具有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经SBM20mg/kg治疗后,模型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58.85%、IL-1β的含量减少37.59%。因此。SBM可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功能、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佐剂性关节炎病情的发展,且其作用效果强于阿司匹林。
实施例1以黄芩1000g为原料,粉碎后加入8倍65%甲醇,混匀后在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分别持续作用5分钟,除去沉渣,将液体于42℃,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烘干后即得38g黄芩提取物,黄芩甙元的含量不少于总量的50%。并采用常规技术制成胶囊、片剂等剂型,作为抗炎、镇痛药。
实施例2以黄芩1000g为原料,粉碎后加入6倍65%甲醇,混匀后在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分别持续作用5分钟,除去沉渣,将液体于42℃,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烘干后即得36g黄芩提取物,黄芩甙元的含量不少于总量的50%。并采用常规技术制成胶囊、片剂等剂型,作为抗炎、镇痛药。


一种黄芩甙元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以黄芩为原料,粉碎后加入5-8倍甲醇,混匀后在200Mpa和600Mpa的压力下,分别持续作用5分钟,除去沉渣,再通过旋转蒸发除去甲醇,收集析出物,烘干后即得黄芩提取物。以及黄芩甙元在抗炎、镇痛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省时、得率高的黄芩甙元提取方法,并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药理作用突出,安全低毒。可广泛用于医药生产领域。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