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的缝制基准位置确定装置及其方法

  • 专利名称
    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的缝制基准位置确定装置及其方法
  • 发明者
  • 公开日
  • 申请日期
  • 优先权日
  • 申请人
  • 文档编号
  • 关键字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其利用反射光的检测,进行 口袋盖布料端部的检测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嵌条缝制缝纫机中的缝制基准位置确定装置及其方法嵌条缝制是通常在服装的口袋开口部实施的缝制的方法,如同 堵塞四角形开口的口袋开口部的阀门一样,进行嵌条布的缝制。并且, 在嵌条缝制中,常常进行口袋盖布料的缝制,其从象阀门一样堵塞口 袋开口部的嵌条布的间隙下垂。这种口袋盖布料,通常为大致长方形 形状,与口袋开口部的宽度大致相等,但也存在倾斜地形成口袋开口 部,并与此对应地,使口袋盖布料也成为大致平行四边形形状。现有的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 一对大压脚机构,其将载置台上 的主布料与嵌条布一起保持并输送;口袋盖保持机构,其在大压脚上 保持口袋盖布料;缝制单元,其对输送的布料进行缝制;以及口袋盖 传感器,其检测来自沿布料的布料进给方向而在大压脚的上表面形成 的反射面的反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在另一个大压脚上,沿布料进给方向形成两列反射面,与此对 应地,口袋盖传感器也沿着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设置两 台。并且,在长方形口袋盖布料(作为"普通口袋盖布料")的缝制 时,仅使用一侧的口袋盖传感器及反射板,如果大压脚在载置该口袋 盖布料的状态下输送,则因为口袋盖布料遮蔽反射面,所以由口袋盖 传感器检测出反射光的光强度变化。并且,如果检测出该光强度变化,则意味着口袋盖端部位于口 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因此通过从光强度变化的检测时刻以规定值 (口袋盖传感器缝针间距离)移动大压脚并开始缝制,由此进行从口 袋盖端部的缝制开始的控制(严格地说,是输入对口袋盖传感器缝针间距离的偏移值而在口袋盖端部的稍前面开始缝制)。对于缝制结束 也同样。此外,在平行四边形的口袋盖布料("斜口袋盖布料")的情 况下,使用两列反射面和两个口袋盖传感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相 同之处在于,从一个口袋盖传感器的检测时刻以规定值移动大压脚并 开始缝制,但进一步地,增加下述处理,S卩,基于口袋盖端部的倾斜 角度,求出两条线迹的缝制开始位置(或缝制结束位置)的偏差,该 倾斜角度是根据两个口袋盖传感器检测到的口袋盖端部在大压脚上 的位置的不同而得到的。专利文献l:特许第2716970号公报
但是,对于上述现有的缝纫机,因为根据由口袋盖传感器对口 袋盖端部的检测,以规定值进行进给,之后进行缝制开始或结束的控 帝IJ,所以如果口袋盖传感器在布料进给方向上不准确安装,则在缝制 开始及结束位置会产生失常,存在缝制品质下降的问题。
并且,对于斜口袋盖布料,因为根据由两个口袋盖传感器的检 测位置的差值求出口袋盖端部的倾斜角度,所以不仅是布料进给方 向,如果在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也不能准确安装,则无法准 确地求出基于口袋盖端部倾斜角度的两条线迹的偏差,在两条线迹的 缝制开始及结束位置处产生失常,存在缝制品质下降的问题。
此外,还考虑了取代准确安装口袋盖传感器,而是测定实际的 安装位置,由操作面板等输入该测定值并变更存储在控制单元中的与 口袋盖传感器相关的位置数据,但准确地测定口袋盖传感器的安装位 置存在困难,同时即使准确地测定出安装位置,传感器的照射光也不 一定准确地照射在其正下方,其结果,需要耐心地反复进行试缝制而 调整口袋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以使得缝制可以准确地开始,从而要 求长时间集中精力,同时作业性也不好,使作业者的负担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 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缝制基准位置确定装置,该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 一对针棒,其分别保持缝针, 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进行上下移动;缝针机构,其使前述各针棒上下移 动; 一对大压脚,其保持载置台上的主布料和嵌条布;口袋盖保持机 构,其至少在一个大压脚的上表面,保持口袋盖布料;布料进给机构, 其使前述一对大压脚在布料进给方向上移动;反射部,其在前述至少 一个大压脚的上表面沿前述布料进给方向形成;口袋盖传感器,其向 前述反射部照射光,接受从前述反射部反射的光,基于由于前述口袋 盖布料遮蔽前述反射部而产生的该反射光的状态变化,检测前述口袋 盖布料的端部;以及缝制控制单元,其将在前述口袋盖传感器检测出 前述口袋盖布料的端部时的前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前述大压脚的位 置作为基准,确定缝制开始或缝制结束时的前述大压脚的位置,进行 缝制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缝制基准位置确定装置具有指标部件, 其设置于前述至少一个大压脚的上表面,具有使前述反射光产生状态 变化的状态变化区间,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对应于与前 述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而变化;区间长度运算单元,其 在将前述指标部件设置于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使前述大压脚向前述布 料进给方向移动,基于前述口袋盖传感器因前述状态变化区间而产生 的反射光的状态变化,求出前述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 以及检测位置确定单元,其根据前述口袋盖传感器检测出前述状态变 化区间的端部时的前述大压脚的位置、和前述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 给方向长度,确定前述口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前述缝制控制单元, 在缝合口袋盖布料时,反映出由前述检测位置确定单元确定的前述口 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确定缝制开始或缝制结束时的前述大压脚的 位置。
另外,所谓指标部件的状态变化区间,是指在指标部件设置于 大压脚的状态下使大压脚向布料进给方向移动时,被来自口袋盖传感 器的光照射的区间。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与来自口袋 盖传感器的光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照射指标部件上的 哪一个位置对应地确定。即,如果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的指标部件上的照射位置不同,则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必然不同。换句话说,不会出现下述情况尽管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 正交的方向上的指标部件上的照射位置不同,但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 进给方向长度相等。
此外,所谓"口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是口袋盖传感器对 反射部进行检测的位置(光照射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其特征在于,与技术方案1所述 的发明具有相同的结构,同时前述反射部及口袋盖传感器,对于前述 至少一个大压脚而设置多个。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 一种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缝制基准 位置确定方法,该嵌条缝制缝纫机具有 一对针棒,其分别保持缝针, 利用缝纫机电动机进行上下移动;缝针机构,其使前述各针棒上下移 动; 一对大压脚,其保持载置台上的主布料和嵌条布;口袋盖保持机 构,其至少在一个大压脚的上表面保持口袋盖布料;布料进给机构, 其使前述一对大压脚沿布料进给方向移动;反射部,其在前述至少一 个大压脚的上表面,沿前述布料进给方向形成;口袋盖传感器,其向 前述反射部照射光,接受从前述反射部反射的光,基于由于前述口袋 盖布料遮蔽前述反射部而产生的该反射光的状态变化,检测前述口袋 盖布料的端部;以及缝制控制单元,其将在前述口袋盖传感器检测出 前述口袋盖布料的端部时的前述大压脚的前述布料进给方向上的位 置作为基准,确定缝制开始或缝制结束时的前述大压脚的位置,进行 缝制控制,其特征在于,该缝制基准位置确定方法具有以下工序设 置工序,在该工序中将下述指标部件设置在前述大压脚的上表面的规 定位置,该指标部件具有伴随前述大压脚沿前述布料进给方向的移动 而使前述反射光产生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区间,同时该状态变化区间 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对应于与前述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 置而变化;区间长度运算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前述大压脚向沿着前述 布料进给方向的方向移动,基于前述口袋盖传感器因前述状态变化区 间产生的反射光的状态变化,求出前述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 长度;检测位置确定工序,在该工序中根据在前述口袋盖传感器检测 出前述状态变化区间的端部时的前述大压脚的位置、和前述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确定前述口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以及 基准位置确定工序,在该工序中反映出在前述检测位置确定工序中确 定的前述口袋盖传感器的检测位置,确定缝制开始或缝制结束时的前 述大压脚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在技术方案1或3所述的发明中,因为指标部件具有状态变化 区间,所以可以通过将指标部件设置于大压脚上的已知位置上,进行 状态变化区间的检测,从而根据该检测位置,确定口袋盖传感器的布 料进给方向的实际的检测位置。
并且,因为指标部件的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表 示基于相对于布料进给方向的正交方向上的位置而固有的值,所以如 果检测出通过将指标部件设置于大压脚上而进行由口袋盖传感器的 检测从而得到的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则实际上,可以 不进行口袋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调整或安装位置的测定等,自动地 确定与口袋盖传感器的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实际的检测位置。
因此,通过由它们求出口袋盖传感器的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实际 检测位置、和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实际检测位置,将位于 该检测位置作为前提进行缝制控制,从而可以在准确的缝制开始位置 及缝制结束位置处进行缝制,可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此外,如上所述,实际上不进行口袋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调 整或安装位置的测定等,也可以对口袋盖传感器准确地求出其检测位 置,可以进行与其对应的缝制,因此可以不需要事先进行传感器的高 精度的安装作业或位置调节作业,可以实现操作负担的减轻。
并且,在传感器的安装或位置调节后的缝制控制中,不需要进 行校正各种参数的作业,可以减轻作业负担,实现维护性的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因为口袋盖传感器至少对于一个
大压脚设置多个,所以可以实现相对于斜口袋盖布料的缝制,通过对 各个口袋盖传感器求出布料进给方向上的检测位置和与布料进给方 向正交的方向上的检测位置,将位于该各个检测位置作为前提进行缝制控制,从而对两条线迹均可以在准确的缝制开始位置及缝制结束位 置处进行缝制,可以实现缝制品质的提高。


图1是表示嵌条缝制的缝制刚结束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整体 的概略结构的斜视图。
图3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正视图。
图4是缝针机构的斜视图。
图5是进给机构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口袋盖布料设置在大压脚的上表面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8是表示利用大压脚向布料进给方向移动的指标板在由第一 口袋盖传感器检测出的状态下的各部位的距离的说明图。
图9是将指标板放大并详细地示出其尺寸的详细说明图。
图IO是表示在设置第二口袋盖传感器的大压脚上载置口袋盖布 料并进行嵌条缝制的情况下,缝制开始端部侧的口袋盖布料、各口袋 盖传感器、缝针、线迹的配置,以及应由该偏差计算处理计算的参数 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ll是表示在设置第二口袋盖传感器的大压脚上载置口袋盖布 料并进行嵌条缝制的情况下缝制结束端部侧的口袋盖布料、各口袋盖 传感器、缝针、线迹的配置,以及应由该偏差计算处理计算的参数之 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基于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的传感器检测位 置确定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
图13是表示基于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的缝制基准位置计算处 理和从基于控制程序的缝制开始后至嵌条缝制结束之前的各部分的 动作控制的详细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后续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 (A) 图15 (F)均是表示指标板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

(嵌条缝制)
在嵌条缝制中,存在口袋的开口部为长方形的情况和为平行四 边形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形成平行四边形的开口部的情况进行 说明。
嵌条缝制是在主布料C的表面载置嵌条布T,并在其上面配置 口袋盖布料F,以使口袋盖布料F的一侧缘部由一条线迹N与嵌条 布T一起缝制在主布料C上的方式,利用两条线迹N、 N进行缝合。 此外,在两条线迹N、 N之间,与该线迹N、 N平行地形成直线状的 切缝L,并在该直线状的切缝L的两端部形成V字状的切缝V、 V。
上述V字状的切缝V、 V形成为,与将直线切缝L的端部和两 条线迹N、 N的端部连结而成的线一致。
并且,如图1所示,在形成线迹N和切缝V、 V的状态下,嵌 条布T从切缝L、 V折入主布料C的背面侧,口袋盖布料F如由双 点划线所示,在以线迹N为轴反转的状态下,成为从口袋的开口部 向外部下垂的状态。
此时,口袋的开口部成为以两条线迹的两端部作为顶点的平行 四边形。并且,口袋盖布料F设定为,使得在反转的状态下恰好覆 盖平行四边形的开口部。即,以口袋盖布料F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上 的倾斜角度,与连结两条线迹N、 N的端部间的线的倾斜角度一致的 方式,使两条线迹N、 N的端部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上偏移。在下述 说明中,使该偏移量为线迹的端部位置偏差DS(参照图IO及图1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
下面,根据图2至图14,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嵌条缝制缝 纫机IO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缝纫机IO设置在水平面 的状态下,Z轴方向表示成为铅直方向的方向,X轴方向表示水平且 与布料进给方向E—致的方向,Y轴方向表示水平且与X轴方向正 交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嵌条缝制缝纫机IO是下述的缝纫机,其将主布料
11C和嵌条布T重叠,由两根缝针13a、 13b以规定长度进行缝合,同 时在两条线迹N、 N之间沿缝制方向形成直线状的切缝L,并且在该 切缝L的两端部形成V字状切缝V、 V。此外,在缝合主布料C和 嵌条布T时,还由两根缝针13a、 13b中的一个进行口袋盖布料F相 对于主布料C的缝合。
这种嵌条缝制缝纫机IO具有作为载置台的工作台11,其成为 缝制作业台;作为布料进给机构的进给机构40,其利用向主布料C 的布料进给方向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大压脚41A、 41B,从上方同时 保持工作台11上的主布料C和嵌条布T,同时使大压脚41A、 41B 向布料进给方向E移动,由此进行主布料C、嵌条布T、以及口袋盖 布料F的输送;左右一对口袋盖保持机构55、 55,其由设置在各个 大压脚41A、 41B的上表面的载置部41a、 41a保持缝合在主布料C 上的口袋盖布料F;保持体机构,其使保持体12与缝合在主布料C 上的嵌条布T抵接,并将该嵌条布T的两侧缘部折回;作为缝制单 元的缝针机构70,其利用两根缝针13a、 13b,在由进给机构40沿X 轴方向输送的主布料C和嵌条布T上进行缝制;切刀机构,其在缝 针13a、 13b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使可动切刀14升降,在主布料C 和嵌条布T上形成切缝L;釜机构,其由缝针13a、 13b捕捉缝线并 使下线缠绕;缝纫机底座80,其设置于工作台ll上,收容并保持缝 针机构70和切刀机构;角切刀机构90,其在成为直线状切缝的两端 的位置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V、 V;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 30, 其具有发光元件33以及受光元件31,该发光元件33沿主布料C的 布料进给方向E向在各个大压脚41A及41B的载置部41a、41a的上 表面形成的反射面41c、 41c进行光照射,该受光元件31接受来自反 射面41c、 41c的反射光,该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 30,根据由受光 元件31接受的反射光的光量的增减,检测口袋盖布料F的前端及后 端;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其具有发光元件38以及受光元件36,该 发光元件38沿主布料C的布料进给方向E向在大压脚41A的载置部 41a的上表面形成的反射面41d进行光照射,该受光元件36,其接受 来自反射面41d的反射光,该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根据由受光元件36接受的反射光的光量的增减,检测口袋盖布料F的前端及后端; 以及作为缝制控制单元的动作控制单元60,其进行上述各个结构的 动作控制。
下面,详细地说明各部分。 (工作台及缝纫机底座)
工作台ll,其上表面与X-Y平面平行,在水平状态下使用。并
且,在工作台11的缝针13a、 13b的落针位置处安装针板15。在针 板15上形成两根缝针13a、 13b分别插入的针孔、以及切刀机构的可 动切刀14插入的切口。
此外,在工作台11上形成收容缝纫机底座80的底座部81的凹 部,缝纫机底座80设置在该凹部中。并且,在工作台11上,在缝纫 机底座80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配置进给机构40和角切刀机构90, 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配置保持体机构(除保持体12之外,图示略)。
缝纫机底座80主要由下述部分构成底座部81,其设置在工作 台ll上;纵向机体部82,其从底座部81直立设置;臂部83,其在 纵向机体部82的上部水平地延伸。
并且,在缝纫机底座80的下部配置缝纫机电动机16,在底座部 81的内部,以沿Y轴方向的状态,支撑将从缝纫机电动机16经由未 图示的皮带传递至缝纫机底座80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釜机构的下 轴,在臂部83的内部,以沿Y轴方向的状态,支撑从缝纫机电动机 16传递缝针机构70的上下移动驱动力的上轴。
在上轴和下轴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带轮,同时它们由经过缝纫机 底座80的纵向机体部82内的同步皮带连结。 (缝针机构)
图4是缝针机构70的斜视图。缝针机构70具有两根针棒72、 72,其分别在下端部保持各缝针13a、 13b;支撑架79,其上下可移 动地支撑各针棒72、 72;针棒抱持部74,其同时地保持两根针棒72、 72;缝纫机主轴76,其由缝纫机电动机16进行旋转驱动;旋转锤77, 其与缝纫机主轴76的一端部固定连结而进行旋转运动;曲柄杆78, 其一端部连结在从旋转锤77的旋转中心偏心的位置,同时其另一端部与针棒抱持部74连结。
并且,缝纫机主轴76也在臂部83的内部沿Y轴方向可旋转地 被支撑,由缝纫机电动机16施加全周旋转的旋转驱动力。如果缝纫 机主轴76旋转,则旋转锤77也同样地进行旋转,曲柄杆78的一端 部以缝纫机主轴76为中心进行圆周移动,在另一端部, 一端部侧的 圆周移动的仅Z轴方向的移动分量传递至针棒抱持部74,使各针棒 72、 72进行上下往复移动。
并且,在针棒抱持部74上并列设置可切换各针棒72、 72的保 持和解除的插销机构75,在支撑架79的上端部设置可切换各针棒72、 72的保持和解除的保持机构71。此外,插销机构75和保持机构71 可以从外部施加规定操作,从而切换针棒72、 72的保持和解除,对 各机构施加切换操作的缝针切换螺线管73 (参照图7)与支撑架79 并列设置。
利用该缝针切换螺线管73,可以切换为以下状态两个针棒72、 72被插销机构75保持的状态、 一个针棒72被插销机构75保持而另 一个针棒72被保持机构71保持的状态、以及一个针棒72被保持机 构71保持而另一个针棒72被插销机构75保持的状态。
在进行倾斜形状的嵌条缝制时,通过在规定的定时切换上述三 个保持状态,使左右某一个直线线迹N先形成,使左右某一个直线 线迹N的形成先结束。
艮P,这些针棒抱持部74、插销机构75、保持机构71、缝针切换 螺线管73构成单针切换机构,其可以切换为左右某一个针棒72、 72 的上下移动状态和两个针棒72、 72的上下移动状态。 (切刀机构)
切刀机构具有可动切刀14,其形成直线状的切缝;切刀棒, 其在下端部安装可动切刀14,同时在臂部83内可上下移动地被支撑; 切刀电动机17,其成为切刀棒的上下移动的驱动源;传动机构,其 将来自切刀电动机17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上下方向往复的驱动力并 进行传递;以及气缸14a,其通过升降而将可动切刀14切换至待机 位置和切断位置。上述可动切刀14与两根缝针13a、 13b相邻,同时配置在该两 根缝针13a、 13b的布料进给方向下游侧(在图3中的左侧)。
切刀电动机17,与主布料C的进给动作一起进行旋转驱动,利 用传动机构使可动切刀14上下移动,反复形成与切刀宽度对应的切 缝,从而形成直线状的切缝。 (釜机构)
釜机构设置于缝纫机底座80的底座部81内。该釜机构具有 两个水平釜,其分别与两根缝针13a、 13b对应;釜齿轮,其设置于 各水平釜的旋转轴上;以及传动齿轮,其固定安装在下轴上,对各釜 齿轮分别施加旋转驱动力。
下轴如果由缝纫机电动机16旋转驱动,则经由各传动齿轮将旋 转驱动力传递至釜齿轮,并且,经由釜轴使各水平釜旋转。各水平釜 在缝针13a、 13b的前端部下降至针板15的下侧时,通过从缝针13a、 13b捕捉缝线并在捕捉状态下进行旋转,从而在缝线的环中穿过水平 釜而使下线插入,进行使缝线和下线缠绕的作业。这样,通过缝针 13a、 13b和水平釜之间的协同动作进行缝制。即,由缝针机构70和 釜机构构成缝制单元。 (保持体机构)
保持体机构具有保持体12,其剖面形状为倒T字状,设置为 巻绕嵌条布,沿长度方向送出;以及支撑机构,其可升降地支撑保持 体12 (图示略)。
上述保持体12由与工作台11的上表面相对的底板、和在该底 板的上表面垂直地直立设置的立板构成,从剖面观察形成倒T字状 形状。
支撑机构具有未图示的气缸,其成为保持体12的升降动作的 驱动源;电磁阀18,其驱动该气缸(参照图7);以及多个连杆体, 其将气缸的驱动力变换为上下方向的移动力,向保持体12施加。
并且,在缝制时,保持体机构利用气缸使该保持体12下降,以 使得保持体12的前端部位于两根缝针13a、 13b的落针位置之间。并 且,通过与后述的进给机构40的一对大压脚部件41A、 41B之间的协同动作,在以成为保持体12的剖面形状的方式,将嵌条布T保持 为巻绕在保持体12的状态下,向长度方向送出嵌条布T,进行向主 布料C的缝合。
(进给机构)
图5是进给机构40的斜视图。如该图所示,进给机构40具有 一对大压脚41A、 41B,其在隔着缝针13a、 13b的两侧位置,从上 方按压主布料C;两个垫板47,其分别配置在各大压脚41A、 41B 的下侧,同时在布料进给时载置主布料C (参照图2); —对臂部件 48,其分别保持各大压脚41A、 41B;支撑体42,其经由臂部件48 可升降地支撑两个大压脚41A、 41B;大压脚41A、 41B的间隔调节 机构49,其使保持在支撑体42上的各臂部件48可沿Y轴方向进行 位置调节;气缸43,其相对于支撑体42使大压脚41A、 41B上下移 动;电磁阀44,其控制气缸43的驱动(参照图7);作为驱动单元 的压脚电动机45,其使由大压脚41A、 41B按压的主布料C向布料 进给方向E移动(参照图3);以及滚珠丝杠机构46,其将压脚电 动机45的旋转驱动力变换为沿X轴方向的直线驱动力,传递至支撑 体42。
各大压脚41A、 41B是剖面形状为大致楔形,俯视形状为长方 形的平板,在使其厚度变薄的缘部彼此相对的状态下由支撑体42支 撑。此外,两个大压脚41A、 41B隔着两根缝针13a、 13b而在Y轴 方向上并列配置,同时分别支撑在臂部件48上,以使得长度方向沿 X轴方向。
并且,各大压脚41A、 41B由上面板和底面板构成,各大压脚 41A、 41B均具有向另一个大压脚侧开口的间隙。并且,在各大压脚 41A、 41B的间隙中,收容可进退的压脚板50、 50。各大压脚41A、 41B的压脚板50、 50,利用设置在各臂部件48上的气缸51、 51,可 沿相互接触分离的方向(Y轴方向)进行往复移动。该气缸51、 51, 通过由动作控制单元60控制的电磁阀52、 52 (参照图7)进行驱动, 同时使各压脚板50、 50相互接近地移动,将前述嵌条布的两端部折 叠为巻绕在保持体12上,且可以维持该状态。并且,各大压脚41A、 41B的上表面,作为载置口袋盖布料的 载置部41a起作用,同时在其长度方向全长上形成长条状的反射面 41c。反射面41c用于检测由后述的口袋盖保持机构55保持的口袋盖 布料F的布料进给方向上的上游端部位置和下游端部位置。图6是 表示在大压脚41A的上表面的载置部41a上设置口袋盖布料F的状 态的俯视图。如该图6所示,如果口袋盖布料F遮蔽长度方向上的 反射面41c的一部分,则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检测出该遮蔽部分的 反射率的下降,由此动作控制单元60识别出口袋盖布料F的布料进 给方向上游端部(后端部)位置和下游端部(前端部)位置。
并且,仅对于一个大压脚41A(在图2、图5中的左侧大压脚), 在其上表面,在其长度方向全长上形成长条状的反射面41d。该反射 面41d也用于检测由后述的口袋盖保持机构55保持的口袋盖布料F 的布料进给方向上游端部位置和下游端部位置。
艮P,如图6所示,该反射面41d与前述的反射面41c平行,并 且设置于与反射面41c在Y轴方向(与布料进给方向正交的方向) 上稍微错开的位置上。这样,通过以相对于反射面41c向Y轴方向 错开的配置进行口袋盖布料F的端部检测,如果在口袋盖布料F的 端部存在倾斜,则在由反射面41c的端部检测的定时(或检测时的口 袋盖布料F的输送位置)生成差值,可以基于该差值求出口袋盖布 料F的端部的倾斜状态。
各臂部件48,利用在支撑体42的一端部侧沿Y轴方向设置的 支撑轴42a可摆动地被支撑。并且,在各臂部件48的前端部侧保持 大压脚41A、 41B,同时其后端部侧利用气缸43进行升降,其结果, 使各臂部件摆动而进行大压脚41A、 41B的升降。
间隔调节机构49设置在各臂部件48和支撑轴42a之间。各间 隔调节机构49可以将沿支撑轴42a移动的臂部件48紧固,并固定在 任意位置。由此,经由各臂部件48,各大压脚41A、 41B可以调节Y 轴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各大压脚41A、41B的相互间距离也可以调节。
各垫板47分别在大压脚41A、 41B的下侧,在工作台11的上 表面载置的状态下固定安装在支撑体42上,并与大压脚41A、 41B一起沿布料进给方向E进行移动。各垫板47沿X轴方向延伸设置, 同时设定为在Y轴方向上宽度与大压脚41A、 41B大致相同。此外, 各垫板47为了在缝制时不覆盖针板15而隔着两根缝针13a、 13b配 置。
各垫板47总是位于工作台11的上表面高度位置,与此相对应 地,通过各大压脚41A、 41B下降而保持夹持主布料C的状态。艮卩, 各垫板47用于在主布料C的下侧进行保护,以在输送该主布料C时 防止其直接在工作台11的上表面滑动。
气缸43可以利用电磁阀44,经由各臂部件48将各大压脚41A、 41B切换为上方位置和下方位置,在上方位置时使各大压脚41A、41B 从垫板47的上表面离开,在下方位置时使各大压脚41A、 41B下降 至垫板47的上表面高度。该气缸43的电磁阀44由动作控制单元60 进行动作控制。
滚珠丝杠机构46,在工作台11上沿X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支 撑体42,利用压脚电动机45的驱动,可以使两个大压脚41A、 41B 相对于X轴方向任意地定位。 (口袋盖保持机构)
口袋盖保持机构55,如图5所示,与各大压脚41A、 41B相对 应地分别设置在各自的上表面,以使得口袋盖布料在某一个大压脚 41A或41B的上表面被保持。各口袋盖保持机构55以与各大压脚 41A、 41B的上表面可接触分离的方式,利用在臂部件48上被旋转 支撑的口袋盖压脚部件56、和向口袋盖压脚部件56施加旋转力的气 缸57,进行口袋盖布料F的保持和解除。
该口袋盖保持机构55,用于将成为口袋盖布料F的缝合端部的 左右某一个侧缘部,以沿X轴方向的状态保持,并进行口袋盖布料F 的保持,以使得该口袋盖布料F的侧缘部在各大压脚41A、 41B移动 时经过一个缝针13a或13b的落针位置。并且,口袋盖布料F在该口 袋盖布料F的长度方向全长上,从上方覆盖大压脚41A、 41B的反射 面41c (对于大压脚41A,还包括反射面41d)的状态下,保持在口 袋盖保持机构55上。另外,口袋盖保持机构55对每个大压脚41A、 41B独立设置, 但在进行口袋盖布料F的缝合作业时仅选择某一个而使用。 (第一口袋盖传感器)
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与各大压脚41A、 41B对应并分别独立 地设置,在缝纫机底座80的臂部正面侧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这各 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设置在各大压脚41A、 41B的移动路径上方, 且与两根缝针13a、 13b相比,设置在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图2中 的右侧)。
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具有发光元件33,其从铅直上方向前 述大压脚41A、 41B的反射面41c照射照射光;受光元件31,其检 测来自反射面41c的照射光的反射光,向动作控制单元60输入检测 信号;以及支撑托架32,其在缝纫机臂部83的外表面上支撑该受光 元件31。另外,发光元件33和受光元件31 —体地收容在同一容器 内。
支撑托架32将受光元件31及发光元件33以朝下方的状态支撑 在大压脚41A、 41B的反射面41c的上方。 (第二口袋盖传感器)
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仅与一个大压脚41A (图2、图5中的左 侧的大压脚41A)对应而仅设置一台,在缝纫机底座80的臂部正面 侧与两个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沿Y轴方向并列设置。
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设置在大压脚41A的移动路径上方、且位 于两根缝针13a、 13b的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图2中的左侧)。
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具有发光元件38,其从铅直上方向前述 大压脚41A的反射面41d照射照射光;受光元件36,其检测来自反 射面41d的照射光的反射光,向动作控制单元60中输入检测信号; 以及支撑托架37,其在缝纫机臂部83的外表面上支撑该受光元件36。 另外,发光元件38和受光元件36 —体地收容在同一容器内。
支撑托架37将受光元件36及发光元件38以朝下方的状态支撑 在大压脚41A的反射面41d的上方。
另外,各个第一及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0、 35的各发光元件33、38配置为,隔着口袋盖压脚部件56的下降位置而向两侧照射照射光,
口袋盖压脚部件56可以不妨碍由各口袋盖传感器30、35检测口袋盖 布料F的端部地保持口袋盖布料F。 (角切刀机构)
角切刀机构90配置在工作台11的下方、且位于由进给机构40 的大压脚41A、 41B的经过路径中的可动切刀14的布料进给方向下 游侧(图3中的左侧),通过使角切刀91从下方刺穿由进给机构40 输送至角切刀91的操作位置的主布料C,从而在成为直线状切缝的 两端的位置形成大致V字状的切缝V。
艮P,角切刀机构90,在缝制开始端部侧和缝制结束端部侧分别 具有一个角切刀单元,该角切刀单元具有角切刀91和使角切刀91 上下移动的气缸92,角切刀机构90还具有驱动电动机94,其相对 于被固定的缝制结束侧的角切刀单元,将缝制开始端部侧的角切刀单 元沿X轴方向移动定位;以及电磁阀93,其进行各气缸92的驱动。
上述角切刀91,从上方观察的剖面形状形成V字状,通过从下 方刺穿各布料而形成V字状的切缝V。
另外,该角切刀机构90可以将角切刀91调整为以下状态,艮卩, 与口袋的开口部为长方形的情况对应地形成左右对称的V字状的切
缝的状态、和在口袋上形成的开口部为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下使用的左 右非对称的V字状切缝的状态。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控制系统)
如图7所示,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未图示的输入输出电路 连接有显示面板64,其显示各种控制的状态信息;设定开关65, 其输入与缝制相关的各种设定;起动开关66,其输入缝制的开始; 以及操作踏板68。
在设定开关65上设置用于设定各种参数的未图示的输入键。
起动开关66是用于输入缝制开始的单元,如果进行该起动开关 66的输入,则可由操作踏板68进行输入。
操作踏板68是指令输入单元,其通过在上述起动开关66的输 入之后进行踏入,从而转换为缝制开始的执行。即,经过前述起动开关66和操作踏板68这两个阶段的操作后,可以执行缝制。
此外,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各个驱动器16a、 45a、 17a、 94a、 73a连接成为其控制对象的缝纫机电动机16、压脚电动机45、 切刀电动机17、角切刀的驱动电动机94、以及缝针切换螺线管73。
并且,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驱动器18a、 44a、 52a、 93a、 20a连接电磁阀18、 44、 52、 58、 93、 20,以控制下述气缸的动作 进行保持体12的上下移动的气缸;气缸43,其进行大压脚41A、 41B 的升降;气缸51,其使压脚板50动作;气缸57,其进行口袋盖布料 F的保持;气缸92,其进行角切刀91的升降;以及切换可动切刀14 的待机状态和可使用状态的气缸。
并且,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电源电路33a连接一对第一 口袋盖传感器30的各发光元件33 (在图7中仅图示一个),经由接 口 31a连接各受光元件31 (在图7中仅图示一个)。
并且,同样地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电源电路38a连接第 二口袋盖传感器35的发光元件38,经由接口 36a连接受光元件36。
并且,在动作控制单元60上,经由接口 19a连接大压脚41A、 41B的原点传感器19,其检测设置于进给机构40的支撑体42的布 料进给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被检测部42b (参照图8)。该原点传感器 19配置在工作台11上,以使得如果将大压脚41A、 41B输送至布料 进给方向下游侧的终点或接近终点,则检测出设置于支撑体42上的 被检测部42b (参照图3),动作控制单元60将该检测位置作为X-Y 平面上的原点位置0,通过从这里开始计数压脚电动机45的旋转角 度,求出大压脚41A、 41B的布料进给方向上的当前位置。
动作控制单元60具有CPU 61,其进行各种控制;ROM 62, 其存储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 62b、嵌条缝制控制程序62c; RAM 63,其将与CPU 61的处理相关 的各种数据存储在工作区域;以及作为存储单元的EEPROM69,其 可更新地存储用于进行口袋盖布料F的缝合缝制的各种设定数据。 (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
CPU 61利用前述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执行用于求出第一及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0、 35的检测位置的各部分的动作控 制及处理。
该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在非缝制时使各大压脚41A、 41B 在设置被缝制物的布料设置位置处待机,将作为指标部件的指标板 100 (参照图8、图9)设置在口袋盖传感器30、 35之前、且位于各 大压脚41A、 41B上表面的规定位置,在使指标板100被各大压脚 41A、 41B保持之后,使各大压脚41A、 41B从布料进给方向上游侧 向下游侧(箭头E方向)移动,同时执行该处理。
另外,在下述说明中,以对于大压脚41A侧的第一口袋盖传感 器30求出其检测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对于其它口袋盖传感器 30、 35的检测位置,因为可以由与下述说明相同的处理求出,所以 省略。
如图8及图9所示,指标板100由不透光且光反射率低的材料 构成,俯视形成直角三角形,其由其底边101和斜边103组成的顶点 102处的角度9,预先设定为规定角度。
指标板100,在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方侧配置斜边103,且将底 边101与Y轴方向平行地配置,在设置于相对于被检测部42b的规 定位置的状态下,设置在大压脚41A上,以遮蔽大压脚41A的反射 面41b、 41c的一部分。另外,指标板IOO可以不是特殊材料,只要 由已知的尺寸形成即可,则例如可以剪切纸张而形成。
利用上述结构,指标板100与大压脚41A、 41B的沿X轴方向 的移动相伴,使指标板100遮蔽来自反射面41b、 41c的反射光的路 径,使由第一及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0、 35检测的反射光的状态发生 变化。即,其具有与大压脚41A、 41B的移动相伴而使各口袋盖传感 器30或35的检测状态变化的区间(状态变化区间)。并且,指标板 100,因为将斜边103配置在布料进给方向E的前方侧,所以状态变 化区间的长度,与斜边103和底边101之间的布料进给方向E上的 距离相等。即,状态变化区间的长度(图9的"b")与指标板100 的从底边101的照射光的经过位置至顶点102的距离(图9的"b/ tan9 ")成正比地变化。另外,在求取大压脚41B侧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
时,使用具有相对于X轴与指标板100的形状对称的形状的指标板, 并同样地设置在大压脚41B上的已知的规定位置上。
如图8及图9所示,指标板100,在各大压脚41A、 41B在上述 布料设置位置待机时,以规定的位置及规定的方向配置在大压脚41A 的上表面,以使得底边101位于从被检测部42b开始在X轴方向上 距离DL的位置,使非直角的顶点102成为在Y轴方向上距离DW 的位置。另外,设置指标板100时的规定位置,例如可以用在大压脚 41A、 41B的上表面通过刻印等形成的记号来标记。此外,靠近大压 脚41A侧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侧的缝针13a的落针位置,位于从 原点位置0开始在X轴方向上距离DN (缝针13b的落针位置也相 同),在Y轴方向上距离DY的位置。另外,在下述说明中,在表 示缝针13a或缝针13b的落针位置的情况下,为简化说明,仅记载为 缝针13a或缝针13b。
另外,如上所述,所谓将指标板100设置在规定位置,不仅表 示将指标板设置在规定的位置,还表示以使指标板100的各边成为预 先确定的位置的方式设置位置及角度。
并且,DT、 D2是为了确定大压脚41A侧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 30的检测位置,而由后述的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计算 出的距离,分别是相对于缝针13a的X轴方向距离DT、相对于缝针 13b的Y轴方向距离D2。
并且,在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中执行用于求出这 些距离DT和D2的运算。并且,倾斜角度9、距离DL、 DW、 DN、 DY的值全部为已知,倾斜角度e作为确定指标板IOO的形状的形状 数据,距离DL、 DW作为表示指标板100的设置位置的位置数据, DN、DY作为表示缝针13a的落针位置的位置数据,分别在EEPROM 69中预先设定输入并存储。
另外,用于对于其它口袋盖传感器30、 35求出检测位置的与倾 斜角度e 、距离DL、 DW、 DN、 DY相当的参数,也同样地存储在 EEPROM 69中。CPU 61,在大压脚41A、 41B在布料设置位置(图8及图9所 示位置)待机时将指标板IOO设置在规定位置的情况下,利用前述传 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驱动控制压脚电动机45,以使得大 压脚41A、 41B从布料设置位置向布料进给方向E移动,并由压脚电 动机45的移动量计算出此时的大压脚41A的移动量并累计。并且, 如果CPU 61使指标板100的斜边103到达大压脚41A侧的第一口袋 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并检测出反射光的光强度下降,则在RAM 63中存储此时的大压脚41A的从布料设置位置开始的移动量a。此 外,也可以取代移动量a,将以原点O为基准的大压脚41A的位置 存储在RAM63中。并且,如果CPU61使指标板100的底边101到 达大压脚41A侧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并检测出反射 光的光强度增加,则通过从此时的从大压脚41A的布料设置位置开 始的移动量e减去前述的移动量a,由此计算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 沿X轴方向对指标板100扫描的状态变化区间距离b(状态变化区间 的布料进给方向长度),并与移动量e—起存储在RAM63中。通过 执行以上处理,CPU 61作为区间长度运算单元起作用,g卩,求出由 口袋盖传感器30得到的反射光产生状态变化的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 进给方向长度b。
并且,如果CPU 61取得移动量e,则如图8所示,因为DL — e二DN+DT成立,所以DT=DL — DN — e,由此计算出第一口袋盖传感 器30的检测位置相对于缝针13a的X轴方向距离DT。
此外,如果CPU61取得状态变化区间距离b,则如图9所示, 从指标板100的顶点102至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为止的 沿Y轴方向的距离为b/tan6 ,因为(b/tan9 ) +DW=D2+DY成 立,所以D2= (b/tane ) +DW — DY,由此计算出第一口袋盖传感 器30的检测位置相对于缝针13a的Y轴方向距离D2。
由此,即使在大压脚41A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因 安装刚结束或位置调整刚结束而未知的情况下,也可以以缝针13a 作为基准计算出DT、 D2。并且,因为缝针13a的位置已知,所以还 可以计算出以原点作为基准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
24通过执行这种处理,CPU 61作为检测位置确定单元起作用。 另外,在对于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求取检测位置的情况下,进
行下述处理,即,求出直至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检测出指标板100 的距离a、直至检测出指标板100的底边101的距离e、以及第二口 袋盖传感器35的状态变化区间距离b,利用前述的参数DL、 DW、 DN、 DY,求出从缝针13a至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的距离DT、 D2。
此外,在对于大压脚41B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求出检测位置 的情况下,进行下述处理,即,使各大压脚41A、 41B位于布料设置 位置之后,隔着经过缝针13a、 13b中央的沿X轴的直线而与求出大 压脚41A侧的口袋盖传感器30的位置的情况对称地,将指标板100 以翻过来的状态设置,求出各距离a、 e、 b,利用从原点O至设置在 大压脚41B的指标板100的顶点为止的距离DL、 DW,和从原点O 至右侧的缝针13b的距离DN、 DY,求出从右侧的缝针13b至第一 口袋盖传感器31的距离DT (相对于缝针13b的X轴方向距离)、 D2 (相对于缝针13b的Y轴方向距离)。
并且,用于求出各传感器30、 30、 35的检测位置的各个参数 DN、 DY、 DT、.D2,均是以靠近传感器侧的缝针13a作为基准的值, 但也可以是以远离侧的缝针13b作为基准的值。
另外,当然也可以不将指标板100翻过来,而是准备与指标板 100对称的另外的指标板。
(缝制基准位置计算处理)
缝制基准位置计算处理是在进行伴随口袋盖布料缝合的嵌条缝 制的情况下,求出其缝制开始位置和缝制结束位置的处理。在这里, 以在斜口袋盖布料的缝合中求出缝制开始位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CPU 61利用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62b,首先在由口袋盖保持 机构55在大压脚41A上保持口袋盖布料F的状态下,执行偏差计算 处理,SP,根据沿布料进给方向E移动时的大压脚41A的位置、和 与保持该口袋盖布料F的一个大压脚41A相对应的第一及第二口袋 盖传感器30、 35的反射光的检测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计算与由口 袋盖保持机构55保持的口袋盖布料F的端部的倾斜相对应的、由左右缝针13a、 13b形成的线迹N、 N的端部位置偏差DS。
如图1的说明所示,在缝合口袋盖布料F的嵌条缝制情况下, 缝合后的口袋盖布料F的成为自由端的端缘部,以缝合侧的端缘部 的线迹N为轴向相反侧折回。并且,位于两条线迹N、 N的两端部 的四点,成为平行四边形的口袋开口部的四个顶点,同时为了使被折 回的口袋盖布料F与该口袋开口部重合,进行两条线迹N、 N的端部 位置偏差DS的设定。
图10是表示在设置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5的大压脚41A上载置 口袋盖布料F而进行嵌条缝制的情况下,缝制开始端部侧的口袋盖 布料F、各口袋盖传感器30、 35、缝针13a、 13b、线迹N、 N的配 置,以及应由该偏差计算处理计算的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此外,图11是表示在设置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的大压脚41A 上载置口袋盖布料F而进行嵌条缝制的情况下,缝制结束端部侧的 口袋盖布料F、各口袋盖传感器30、 35、缝针13a、 13b、线迹N、 N 的配置,以及应由该偏差计算处理计算的参数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对于缝制开始端部和缝制结束端部,其不同点在于是将由口袋 盖布料的开始端部产生反射光减少的情况作为处理开始,还是将由口 袋盖布料的结束端部产生反射光增加的情况作为处理开始,所以对于 开始之后的处理内容相同,所以同时对它们进行说明。
在图IO或图11中,图示的标号P1、 P2分别是由第一口袋盖传 感器30和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得到的口袋盖布料F的端部检测位 置。
并且,图示的标号Dl是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与第二口袋盖传 感器35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DO是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与第二口 袋盖传感器35的X轴方向上的偏移量,D2是由传感器检测位置确 定处理求出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与左侧的缝针13a在 Y轴方向上的距离,D3是从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检测出口袋盖布料 F的端部之后至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检测出口袋盖布料F的端部为 止的口袋盖布料F的布料进给量,DG是两根缝针13a、 13b的Y轴 方向上的距离即针距尺寸,DF是由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得到的口袋盖布料F的布料端检测位置与接近侧线迹N的缝制开始位置之间的
X轴方向(布料进给方向)上的距离,DS是两条线迹N、 N的端部 位置偏差,DT是由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所求出的第二口袋盖传 感器35的检测位置与左侧的缝针13a之间的X轴方向上的距离。另 外,距离D1,根据由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求出的第二口袋盖传 感器35的检测位置与缝针13a之间的Y轴方向距离D2、和由传感 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求出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与缝针 13a之间的Y轴方向上的距离D2之差计算出。偏移量DO,根据由 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求出的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的检测位置与 缝针13a之间的X轴方向距离DT、和由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求 出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的检测位置与缝针13a之间的X轴方向距 离DT之差计算出。
在这些值中,DG是已知的值,因此在缝制前由设定开关66输 入,存储在EEPROM 69中。此外,Dl、 DO、 D2、 DT是由传感器 检测位置确定处理取得的值,因此在该处理之后存储在EEPROM 69 中。
D3、 DF、 DS是根据缝制时的口袋盖端部的检测和该时刻的大 压脚41A、 41B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计算从而求出的值。
CPU 61在偏差计算处理中计算出D3、 DF、 DS。
首先,如果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检测出开始端部侧或结束端部 侧的口袋盖端部,则CPU 61测定从该时刻起至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 检测出开始端部侧或结束端部侧的口袋盖端部为止的压脚电动机45 的动作量,由该电动机动作量计算出D3,存储在EEPROM 69中。
艮P,因为Dl: (D3+DO) =DG: DS,所以如果根据压脚电动 机45的动作量取得D3,贝lj CPU 61由08= (DGX (D3+DO) ) / D1计算出DS,存储在EEPROM 69中。
同样地,因为Dl:(D3+DO) =D2: DF,所以如果取得D3, 则CPU 61由DF=((D3+DO)XD2) / Dl计算出DF,存储在EEPROM 69中。
并且,CPU 61根据由与保持口袋盖布料F的大压脚41A相对应的第一和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0、 35检测出的由口袋盖布料F引起的 反射光检测状态的变化,利用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62b,对于缝针 机构70的单针切换机构,基于计算出的端部位置偏差DS及其它参 数D1、 D2、 DG、 DT、 D3、 DF、 DO,执行决定左右各个线迹N、 N 的缝制开始或缝制结束的偏差缝制控制。
艮口, CPU 61在由大压脚41A、 41B输送各个布料时,如果由第 一口袋盖传感器30检测出口袋盖布料F的开始端部或结束端部,则 对于与该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接近侧的缝针13a,进行缝针切换螺 线管73的驱动控制,以使得从检测时刻开始输送距离(DT+DO+DF) 之后,使落针开始或结束,对于另一个缝针13b,进行缝针切换螺线 管73的驱动控制,以使得从检测时刻开始输送距离(DT+DO+DF — DS)之后,使落针开始或结束。 (嵌条缝制控制)
CPU 61利用前述的嵌条缝制控制程序62c,执行从缝制开始后 至嵌条缝制结束为止的各部分的动作控制。
具体地说,进行直线切缝L的切断开始和切断结束的动作控制 以及由角切刀进行的切缝V、 V的形成控制。
直线切缝L的切断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与直线状线迹N、 N 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对应而确定。即,缝针13a、 13b和可动切刀 14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关系恒定,预先存储在EEPROM 69中。并 且,直线切缝L从线迹N、 N的缝制开始位置偏移角切刀91的切断 长度中的X轴方向的长度量,从下游侧开始形成。角切刀91的切断 长度也预先输入EEPROM69中,因此根据这些设定值,可以求出从 线迹N、 N的缝制开始至切缝L的切断开始为止的大压脚41A、 41B 的移动距离,从而可以进行切刀电动机17及可动切刀升降用气缸20 的驱动控制,以使得从缝制开始之后等待该移动距离的移动后,开始 直线切缝的形成。并且,直线切缝的结束位置也可以由线迹N、 N的 结束位置同样地求出,进行同样的动作控制。
在由角切刀进行的切缝V、 V的形成控制中,CPU61利用对口 袋盖传感器30、 35的口袋盖布料F的缝制开始和缝制结束的端部检测,取得缝制开始端部侧的切缝V和缝制结束端部侧的切缝V之间 的分离距离,计算出缝制开始端部侧的角切刀单元相对于缝制结束端 部侧的角切刀单元的移动距离。
此外,从缝针13a、 13b至角切刀机构90的固定侧角切刀单元 的距离,预先设定在EEPROM69中。
因此,CPU61进行下述控制,即,与线迹N的长度对应地将移 动侧的角切刀单元移动定位,同时在直线切缝L和线迹N、 N的形成 结束后,通过将大压脚41A、 41B输送规定距离,从而将线迹N的 两端部定位于各自的角切刀单元的角切刀91处,并且,使各自的气 缸驱动而执行切缝V、 V的形成。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动作)
图12是表示基于前述的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控制程序62a进行 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的详细流程图。在这里,以指标板100设置 在大压脚41A上的情况为例,具体地说明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
首先,CPU61使压脚电动机45驱动,利用原点传感器19进行 各大压脚41A、 41B的原点检索,使大压脚41A、 41B移动至图8所 示的布料设置位置后停止,同时利用气缸43的电磁阀44进行各臂部 件48的动作,使大压脚41A、 41B下降(步骤S1)。
然后,CPU61将指标板100设置在大压脚41A的上表面的规定 位置(设置工序),进行等待起动开关66被输入的传感器检测位置 确定动作的执行等待(步骤S2)。
并且,如果CPU 61接收到起动开关66的输入,则利用由电磁 阀58驱动的气缸57的动作,使口袋盖压脚部件56下落至大压脚41A 的上表面,并将指标板100夹持在其与大压脚41A的上表面之间(步 骤S3),使大压脚41A向布料进给方向E移动(步骤S4)。
然后,判定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是否检测出指标板100 (步骤 S5)。下面,使检测状态为"ON"进行说明。口袋盖布料的情况也 同样。
并且,在由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检测出指标板100的斜边103 的情况下,将从布料设置位置至该检测位置的与大压脚41A、 41B的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相关的移动量a存储在RAM 63中(步骤S6), 进入步骤S7的处理。并且,在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为OFF时,直 接进行步骤S7的处理。
在步骤S7中,判定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5是否检测出指标板100。 并且,在由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检测出指标板100的斜边103的情 况下,将从布料设置位置至该检测位置的与大压脚41A、 41B的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5相关的移动量a存储在RAM63中(步骤S8),进 入步骤S9的处理。并且,在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为OFF时,直接 进行步骤S9的处理。
在步骤S9中,判定第一 口袋盖传感器30是否从ON切换到OFF。 并且,在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从ON切换到OFF的情况下,由此时 的从大压脚41A的布料设置位置开始的移动量e减去前述的移动量 a,计算出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成为ON时开始的大压脚41A、 41B 的移动量,即与第一口袋盖传感器30相关的状态变化区间的布料进 给方向长度即扫描距离b,与移动量e—起存储在RAM63中(步骤 S10:区间长度运算工序),进入步骤S11的处理。并且,在第一口 袋盖传感器30为保持ON或从初始开始保持OFF时,直接进行步骤 Sll的处理。
在步骤Sll中,判定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是否从ON切换到 OFF。并且,在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从ON切换到OFF的情况下, 由此时的从大压脚41A的布料设置位置开始的移动量e减去前述的 移动量a,计算出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成为ON时开始的大压脚41A、 41B的移动量、即与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相关的状态变化区间的布 料进给方向长度即扫描距离b,与移动量e —起将扫描距离b存储在 RAM 63中(步骤S12:区间长度运算工序),进入步骤S13的处理。 并且,在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5为保持ON或从初始开始保持OFF时, 直接进行步骤S13的处理。
在步骤S13中,通过判定由原点传感器19对被检测部42b的检 测,判定是否移动到了大压脚41A、 41B的末端位置,在移动未完成 的情况下使处理返回步骤S5,在完成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4。通过该步骤S5 S13的反复,如果不存在异常,则对于各个第一及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0、 35取得移动量a及e和扫描距离b。
并且,在步骤S14中,判定各个口袋盖传感器30、 35是否检测 出指标板100,在两个传感器30、 35均检测出指标板100的情况下 使处理进入步骤S17,在任意一个未检测出的情况下,认为某一个发 生异常而在显示面板64中进行错误显示(步骤S15),中止缝纫机 IO的动作(步骤S16),结束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
在步骤S17中,根据第一及第二口袋盖传感器30、 35各自的移 动量e,对各个传感器计算出距离DT。
然后,根据第一及第二 口袋盖传感器30、 35各自的扫描距离b, 对各个传感器计算距离D2 (步骤S18:检测位置确定工序)。
并且,使各大压脚41A、 41B上升,成为嵌条缝制的待机状态, 结束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步骤S19)。 (嵌条缝制缝纫机的缝制动作)
图13及图14是表示基于前述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62b的缝 制基准位置计算处理、和基于嵌条缝制控制程序62c的从缝制开始后 至嵌条缝制结束为止的各部分的动作控制的详细流程图。在这里,以 传感器检测位置确定处理已经进行而执行缝制作为前提,同时以口袋 盖布料F设置在大压脚41A上的情况为例,具体地说明处理的流程。
首先,CPU61等待由起动开关66输入缝制开始(步骤S31)。
并且,如果接收到输入,则利用CPU61的控制,驱动压脚电动 机45,使退避的大压脚41A、 41B向缝制时的进给方向和反方向移 动,移动至主布料C、嵌条布T的设置位置(步骤S32)。
然后,操作者将主布料C设置在大压脚41A、 41B的下侧,通 过大压脚41A、 41B下降而将主布料C保持在大压脚41A、 41B上。 并且,如果在各大压脚41A、 41B之间设置嵌条布T,则利用保持体 12和压脚板50,使嵌条布T以缠绕保持体12的状态保持在大压脚 41A、 41B上。口袋盖布料F被载置于一个大压脚41A的上表面,被 保持在口袋盖保持机构55上。由此,主布料C、嵌条布T、及口袋 盖布料F均成为保持在大压脚41A、 41B上的状态(步骤S33)。然后,CPU 61接收操作踏板68的输入而驱动压脚电动机45, 使大压脚41A、 41B向缝制时的进给方向E前进(步骤S34)。
并且,等待某一个口袋盖传感器30或35检测出缝制开始侧的 口袋盖端部(步骤S35),如果检测出口袋盖端部,则判定是口袋盖 传感器30或35的哪一个,将该判定结果和检测时的大压脚41A、41B 的位置存储在RAM63中(步骤S36)。
然后,等待下一个口袋盖传感器30或35检测出口袋盖端部(步 骤S37),如果检测出口袋盖端部,则利用缝制基准位置计算处理, 根据检测时的大压脚41A、 41B的位置和前述检测时的位置,进行输 送距离D3的计算(步骤S38)。
并且,CPU 61取得D3,根据后面进行检测的口袋盖传感器30 或35的检测,求出直至一个缝针13a的缝制开始位置为止的距离DF 和端部位置偏差DS,计算由各缝针13a、 13b进行的线迹N、 N的缝 制开始位置(步骤S39;基准位置确定工序)。
如果计算出各缝针13a、 13b的缝制开始位置,则CPU 61判定 各缝针13a、 13b的缝制开始位置是否一致,判定是否进行双针缝制 (步骤S40)。
其结果,在为双针缝制的情况下,控制缝针切换螺线管73而使 双针处于上下移动状态,同时等待到达该缝制开始位置(步骤S41), 到达后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6,进行开始缝制的动作控制(步骤S42)。
并且,在各缝针13a、 13b的缝制开始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控 制缝针切换螺线管73,仅使先进行缝制的缝针13a或13b处于上下 移动状态,同时等待到达该缝针13a或13b的缝制开始位置(步骤 S43),到达后驱动缝纫机电动机16进行开始缝制的动作控制(步 骤S44)。然后,等待到达另一个缝针Bb或13a的缝制开始位置(步 骤S45),到达后控制缝针切换螺线管73切换到双针上下移动状态, 并对另一个缝针Bb或13a也进行开始缝制的动作控制(步骤S46)。
下面,利用嵌条缝制控制程序62c,根据各缝针13a、 13b的线 迹的缝制开始位置,计算出由中央切刀14进行的切断开始位置,控 制切刀电动机17以及中央切刀14的升降用气缸,以使得等待到达该切断开始位置而开始中央切刀的驱动(步骤S47)。
然后,利用缝制基准位置计算程序62b,等待某一个口袋盖传感 器30或35检测出缝制结束侧的口袋盖端部(步骤S48),如果检测 出口袋盖端部,则判定是口袋盖传感器30或35的哪一个,将该判定 结果和检测时的大压脚41A、 41B的位置存储在RAM 63中(步骤 S49)。
然后,等待下一个口袋盖传感器30或35检测出口袋盖端部(步 骤S50),如果检测出口袋盖端部,则利用缝制基准位置计算处理, 根据检测时的大压脚41A、 41B的位置和前述检测时的位置,进行输 送距离D3的计算,基于D3,根据之后检测出的口袋盖传感器30或 35的检测,求出直至由一个缝针13a或13b进行的缝制开始位置为 止的距离DF和端部位置偏差DS,计算由各缝针13a、 13b进行的线 迹N、 N的缝制结束位置(步骤S51;基准位置确定工序)。
如果计算出由各缝针13a、 13b进行的缝制结束位置,则CPU 61 判定各缝针13a、 13b的缝制结束位置是否一致,并判定是否进行双 针缝制(步骤S52)。
其结果,在为双针缝制的情况下进行下述动作控制,g卩,等待 到达该缝制结束位置(步骤S53),到达后停止缝纫机电动机16, 结束缝制(步骤S54)。
并且,在各缝针13a、 13b的缝制结束位置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 下述动作控制,即,等待到达先进行缝制的缝针13a或13b的缝制结 束位置(步骤S55),如果到达则控制缝针切换螺线管73,仅使先 进行缝制的缝针13a或13b处于上下移动停止状态(步骤S56)。并 且,进行下述的动作控制,即,等待到达另一个缝针13b或13a的缝 制结束位置(步骤S57),到达后停止缝纫机电动机,结束缝制(步 骤S58)。
然后,利用嵌条缝制控制程序62c,根据各缝针13a、 13b的线 迹的缝制结束位置,计算出由中央切刀14进行的切断结束位置,控 制切刀电动机17以及中央切刀14的升降用气缸,以等待到达该切断 结束位置而停止中央切刀的驱动(步骤S59)。然后,等待大压脚41A、 41B到达角切刀机构90的切断位置(步 骤S60),如果到达则执行角切刀处理(步骤S61)。即,使角切刀 机构90的移动侧的角切刀单元向与线迹的长度对应的位置移动。并 且,如果各角切刀单元的角切刀9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