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及其生产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及其生产方法
  • 发明者
    艾德飞
  • 公开日
    2014年9月10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6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6月30日
  • 申请人
    贵州省兴仁县荣凯五金搪瓷制品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C03C8/06GK104030569SQ201410303723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长石20-22、石英23-27、硼砂24-32、碳酸钠8-9、硝酸钠7-8、萤石6.5-7、氧化锰.1.5-2、氧化镇 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其中重量份的原料如下长石21、石英25、硼砂28、碳酸钠8.5、硝酸钠7.5、萤石6.7、氧化锰1.8、氧化镍1.5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配方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块; (2)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硫酸镁、6.5%叙永瓷土、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即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其中叙永瓷土中二氧化硅.40.00%、三氧化 二铝 36.05%
  •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化工
  • 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详细给出
  •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将长石20-22、石英23-27、硼砂24-32、碳酸钠8-9、硝酸钠7-8、萤石6.5-7、氧化锰1.5-2、氧化镍1-2。将上述配方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块;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硫酸镁、6.5%叙永瓷土、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即得。本发明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不会出现冷爆。
  • 发明内容
  • 专利说明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及其生产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在基体金属上形成底釉层的瓷釉,同时还涉及该瓷釉的生产方法。[0002]烧金桶是一种用于祭祀焚烧纸钱等祭祀用品的桶壁带孔洞的搪瓷桶,现有的生产工艺分为制坯、制釉(包括熔制釉块并研碎成釉粉料或釉浆)、涂搪、烧成、饰花等工序。在预先冲压或铸造成型的金属坯上先涂敷底釉,烧成后再涂敷面釉(一次或数次)。底釉是与金属坯相互结合的过渡层,面釉涂敷在底釉上,起遮盖底色并赋予制品以光滑美观的表面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能的作用。[0003]烧金桶用瓷釉是涂在金属坯体上的玻璃态硅酸盐或硼硅酸盐涂层。瓷釉料包括基体剂、助溶剂、乳浊剂、密着剂、氧化剂、辅助剂及着色剂等组分,各有不同的作用。基体剂是主要的,其中多数是硅酸盐、氧化硼、氧化铝和碱金属氧化物。瓷釉的制作方法是将各组份充分混匀(干混,也可加5~15%的水,并制成小球),在池窑、坩埚窑或回转炉中熔化达一定均匀程度,经水淬、气冷或热压成薄片,然后研磨(用球磨机或气流粉磨机)成干釉粉或加水制成釉浆。[0004]现有的用于在基体金属上形成底釉层的瓷釉配方制成的烧金桶,与金属坯体结合密着性不好,与金属坯体的膨胀系数不相适应,导致烧成后瓷面不佳,常出现麻泡、焦斑、冷爆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不会出现冷爆的烧金桶用镍底瓷釉。[000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该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0007]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烧金桶用镍底瓷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长石20-22、石英23-27、硼砂24-32、碳酸钠8-9、硝酸钠7-8、萤石6.5-7、氧化锰
1.5-2、氧化镇 1-2。
[0008]优选:长石21、石英25、硼砂28、碳酸钠8.5、硝酸钠7.5、萤石6.7、氧化锰1.8、氧化镍1.5。
[0009]本发明的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配方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
块;
(2)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硫酸镁、6.5%叙永瓷土、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即得。[0010]上述的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其中:叙永瓷土中二氧化硅40.00%、三氧化二铝 36.05%。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有与金属坯体结合良好的密着性、与金属坯体相适应的膨胀系数,有较好的浸润性能及较小表面张力,在烧成温度下有适当的流动性,粘度在400Pa.s左右、烧成温度略高于面釉、具有较大的烧成幅度、具有较高的弹性、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没有麻泡、焦斑、冷爆等。
[0012]本发明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长石21公斤、石英25公斤、硼砂28公斤、碳酸钠8.5公斤、硝酸钠7.5公斤、萤石
6.7公斤、氧化锰1.8公斤、氧化镍1.5公斤,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块;
(2)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 硫酸镁、6.5%叙永瓷土(二氧化硅40.00%、三氧化二铝36.05%)、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筛余1.0-2.0%即得;
使用时,根据钢板的厚薄进行水份进行常规釉调配(如钢板厚,可适当减少水份),使釉在整个桶层涂搪均匀,烘干后进行高温煅烧(温度一般在850°C-860°C之间),烧成时间根据质量要求来定。
[0014]经检测,本方法所得的镍底瓷釉与金属坯体结合良好的密着性、与金属坯体相适应的膨胀系数、有较好的浸润性能及较小表面张力、在烧成温度下有适当的流动性,粘度在400Pa.s左右、烧成温度略高于面釉、具有较大的烧成幅度、具有较高的弹性、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没有麻泡、焦斑、冷爆等。
[0015]实施例2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长石20公斤、石英23公斤、硼砂32公斤、碳酸钠8公斤、硝酸钠7公斤、萤石6.5公斤、氧化锰1.5公斤、氧化镍2公斤,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块;
(2)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硫酸镁、6.5%叙永瓷土(二氧化硅40.00%、三氧化二铝36.05%)、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筛余1.0-2.0%即得;
使用时,根据钢板的厚薄进行水份进行常规釉调配(如钢板厚,可适当减少水份),使釉在整个桶层涂搪均匀,烘干后进行高温煅烧(温度一般在850°C-860°C之间),烧成时间根据质量要求来定。
[0016]经检测,本方法所得的镍底瓷釉与金属坯体结合良好的密着性、与金属坯体相适应的膨胀系数、有较好的浸润性能及较小表面张力、在烧成温度下有适当的流动性,粘度在400Pa.s左右、烧成温度略高于面釉、具有较大的烧成幅度、具有较高的弹性、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没有麻泡、焦斑、冷爆等。
[0017]实施例3
一种烧金桶用镍底瓷釉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长石22公斤、石英27公斤、硼砂24公斤、碳酸钠9公斤、硝酸钠8公斤、萤石7公斤、氧化锰2公斤、氧化镍I公斤,经高温熔融后,急剧冷却成粒状或片状的硼硅酸盐玻璃质,得镍底瓷釉块;
(2)以100公斤镍底瓷釉块计,加入其重量5%石英、0.3%硼砂、0.3%亚硝酸钠、0.2%碳酸钠、0.4%氧化锑、0.02%硫酸镁、6.5%叙永瓷土(二氧化硅40.00%、三氧化二铝36.05%)、48.00%水、115.00%高铝石球,混合均匀,球磨即成搪瓷釉,细度为筛网80目,筛余1.0-2.0%即得;
使用时,根据钢板的厚薄进行水份进行常规釉调配(如钢板厚,可适当减少水份),使釉在整个桶层涂搪均匀,烘干后进行高温煅烧(温度一般在850°C-860°C之间),烧成时间根据质量要求来定。
[0018]经检测,本方法所得的镍底瓷釉与金属坯体结合良好的密着性、与金属坯体相适应的膨胀系数、有较好的浸润性能及较小表面张力、在烧成温度下有适当的流动性,粘度在400Pa.s左右、烧成温度略高于面釉、具有较大的烧成幅度、具有较高的弹性、烧成后具有较好的瓷面,没有麻泡、焦斑、冷爆等。
[001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