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2]番茄红素与SOD都属于易氧化物质,性质不稳定,是现有相关产品均面临的技术难题。所以有必要采用相应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
[0003]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对番茄红素油树脂和LA-SOD分别进行β -环糊精分子包埋,制粒,并包以肠溶衣,大幅提高番茄红素和LA-SOD的稳定性。[0004]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经一定的工艺技术,制备出含量、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的保健食品“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6]一种番茄红 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7]一、制备番茄红素-环糊精包结物肠溶衣颗粒;
[0008]二、制备SOD- β -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衣颗粒;
[0009]三、将番茄红素-β -环糊精包结物肠溶衣颗粒与SOD- β -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衣颗粒以质量比6:1混合均匀;
[0010]四、装胶囊、包装、辐照灭菌。
[0011 ] 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番茄红素-β -环糊精包结物肠溶衣颗粒包括以下步骤:
[0012](I)取β-环糊精1440份(重量),加入4倍量20%食用乙醇,胶体磨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
[0013](2)另取含量为5%的番爺红素油树脂1440份(重量),加入I倍量95%食用乙醇,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
[0014](3)胶体磨研磨状态下,向β -环糊精糊状物中缓缓加入番茄红素糊状物,继续研磨30分钟;
[0015](4)胶体磨研磨状态下,缓缓加入微粉硅胶463.2份(重量),继续研磨均匀;
[0016](5)研磨后的糊状物置搪瓷盘中冷风吹干,研碎,过100目筛,得粉状物;
[0017](6)取阿拉伯胶16.8份(重量),加100倍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淀粉168份(重量),制成10%淀粉浆,与粉状物混合制软材,40目筛制粒机制粒;
[0018](7)干燥湿颗粒,水分控制在4.0% -5.0% ;
[0019](8)干燥颗粒40目筛整粒,取40-50目干燥颗粒为合格颗粒,合格颗粒置包衣锅中,调整转速,使颗粒呈均匀的滚动状态30分钟,50目筛筛出细粉,细粉与整粒得到的尾料以水为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合并合格颗粒,混匀;[0020](9)合格颗粒置包衣锅内,调整转速,取72份(重量)聚丙烯酸树脂II,用95%食用乙醇稀释成2%溶液,分10次向包衣锅内喷入,干燥,形成聚丙烯酸树酯II肠溶衣。
[0021]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食用乙醇分4次加入,每次I倍量。
[0022]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7)中,干燥湿颗粒的过程为:30°C鼓风干燥箱避光干燥,3小时翻料I次,以后每2小时翻料I次,干燥7小时。 [0023]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SOD- β -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衣颗粒包括以下步骤:
[0024](I)取S0D1.44份(重量),加入22倍量40%食用乙醇,搅拌,溶解;
[0025](2)另取β -环糊精564份(重量),加入4倍量40%食用乙醇,胶体磨研磨至均匀的糊状;
[0026](3)胶体磨研磨状态下,向β -环糊精糊状物中缓缓加入SOD乙醇溶液,继续研磨30分钟;
[0027](4)研磨后的糊状物置搪瓷盘中冷风吹干,研碎,过100目筛,得粉状物;
[0028](5)取阿拉伯胶2.22份(重量),加100倍量蒸馏水溶解后,加入淀粉22.2份(重量),制成10%淀粉浆,与粉状物混合制软材,40目筛制粒机制粒;
[0029](6)干燥湿颗粒,水分控制在4.0% -5.0% ;
[0030](7)干燥颗粒40目筛整粒,取40-50目颗粒为合格颗粒;合格颗粒置包衣锅中,调整转速,使颗粒呈均匀的滚动状态30分钟,50目筛筛出细粉,细粉与整粒得到的尾料以80%食用乙醇为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合并合格颗粒,混匀;
[0031](8)干燥颗粒置包衣锅中,取12份(重量)聚丙烯酸树脂II,用95%食用乙醇稀释成2%溶液,分10次向包衣锅内喷入,干燥,形成聚丙烯酸树酯II肠溶衣。
[0032]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8)中,干燥采用的是40°C减压干燥。
[0033]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辐照灭菌时,辐射吸收剂量≤6.0OkGy0
[0034]前述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0%淀粉浆的制作过程如下:
[0035](I)将阿拉伯胶置于烧杯中,加入50倍量蒸馏水浸泡溶胀5小时,搅匀;
[0036](2)向烧杯中加入淀粉,加水定容,使淀粉的含量为10% ;
[0037](3)将烧杯置90°C水浴上搅拌,糊化,冷却。
[0038]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以环糊精作为包合辅料,以研磨法将功能因子番茄红素及SOD分别包合,利用β -环糊精环状分子结构保护功能因子,增加其稳定性;加辅料制粒后,再于颗粒表面包以肠溶衣,进一步起到隔湿、隔氧以及避免胃酸破坏的作用;通过β-环糊精包合及肠溶衣双重保护,大幅提高番茄红素与SOD的稳定性,提高功能因子的生物利用率。
[0040]以甘肃靖远鸿泰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从番茄皮渣中提取分离的番茄红素油树脂(lycopene,含量5% )为主要功能因子,配伍从我国西部高原地区特有物种牦牛红细胞中提取分离的动物来源的月桂酸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LA-SOD),制成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该胶囊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免疫调节功能。
[0041]实施例:
[0042]一、制备番茄红素-环糊精包结物肠溶衣颗粒
[0043]1、取β -环糊精1440g,加入4倍量20%食用乙醇,分4次加入,每次加1440ml,胶体磨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
[0044]2、另取番茄红素油树脂1440g,,加入1440ml (I倍量)95%食用乙醇,胶体磨研磨成均匀的糊状物。[0045]3、胶体磨研磨状态下,向β -环糊精糊状物中缓缓加入番茄红素糊状物,继续研磨 30min。
[0046]4、胶体磨研磨状态下,缓缓加入微粉硅胶463.2g,继续研磨均匀。
[0047]5、研磨后的糊状物置搪瓷盘中,糊状物的厚度不大于6mm,冷风吹干,研碎,过100目筛,得粉状物。
[0048]6、取阿拉伯胶16.8g,加蒸馏水至1680mL(100倍量),阿拉伯胶溶解后,加入淀粉168g,制成10%淀粉浆,将淀粉浆与粉状物混合制软材,40目筛制粒机制粒。
[0049]10%淀粉浆的制作过程如下:将阿拉伯胶置于烧杯中,加入50倍量蒸馏水浸泡溶胀5小时,搅匀;向烧杯中加入淀粉,加水定容至1680ml,此时淀粉的含量为10%;将烧杯置90 V水浴上搅拌,糊化,冷却。
[0050]7、湿颗粒于30°C鼓风干燥箱避光干燥,3小时翻料I次,以后每2小时翻料I次,干燥7小时。干燥水分控制在4.0%-5.0%。
[0051]8、干燥颗粒40目筛整粒,取40-50目颗粒为合格颗粒。将合格颗粒置包衣锅中,调整适宜转速,使颗粒呈均匀的滚动状态30分钟,取出,50目筛筛出细粉,细粉与整粒得到的尾料合并,以水为粘合剂制粒、干燥、整粒,合格颗粒合并,混匀。
[0052]9、将合格颗粒置包衣锅内。取72g聚丙烯酸树脂II,用95%食用乙醇稀释成2%溶液,分10次向包衣锅内喷入,干燥,形成肠溶衣。
[0053]二、制备SOD- β -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衣颗粒
[0054]1、取SODL 440g(相当于1440万U),加入22倍量(30mL) 40%食用乙醇,搅拌,溶解。
[0055]2、另取β-环糊精564g,加入4倍量(2250mL) 40%食用乙醇,胶体磨研磨至均匀的糊状。
[0056]3、胶体磨研磨状态下,向β -环糊精糊状物中缓缓加入SOD乙醇溶液,继续研磨30mino
[0057]4、研磨后的糊状物置搪瓷盘中,糊状物的厚度不大于6mm,冷风吹干,研碎,过100目筛,得粉状物。
[0058]5、取阿拉伯胶2.22g,加蒸馏水至222ml (100倍量),阿拉伯胶溶解后,加淀粉22.2g制成10%淀粉浆,与粉状物混合制软材,40目筛制粒机制粒。[0059]10%淀粉浆的制作过程同上,不再赘述。
[0060]6、湿颗粒冷风吹干,水分控制在4.0% -5.0%。
[0061]7、干燥颗粒过40目筛整粒,取40-50目颗粒作为合格颗粒。合格颗粒置包衣锅中,调整适宜转速,使颗粒呈均匀的滚动状态30分钟,取出,50目筛筛出细粉,细粉与上述尾料合并。以80%食用乙醇为粘合剂制粒、30°C鼓风干燥、整粒,合格颗粒合并,混匀。
[0062]8、合格颗粒置包衣锅内。取12g聚丙烯酸树脂II,用95%食用乙醇稀释成2%溶液,分10次向包衣锅内喷入,形成肠溶衣。
[0063]9,40 0C减压干燥,即得。
[0064]三、混合
[0065]将番茄红素-β -环糊精包结物肠溶衣颗粒与SOD- β -环糊精包合物肠溶衣颗粒以质量比6:1混合均匀。
[0066]四、装胶囊
[0067]选择橙红色不透明药用0#硬胶囊,胶囊填充机装胶囊,填充量0.35g/粒。
[0068]五、包装
[0069]六、辐照灭菌
[0070]( 6.0OkGy 辐照灭菌。
[0071]在本发明的方法中,番茄红素油树脂(含量为5%)用20倍量β_环糊精(β_⑶)采用研磨法制成番茄红素β_⑶分子包合物,制成40目颗粒,再用肠溶性包衣预混辅料包衣制成肠溶颗粒。目的是将番茄红素中的易氧化基团包埋在β-CD的分子井中,加以保护,以提高其在产品存贮期内的稳定性,并以肠溶材料包衣,进一步保护,避免番茄红素在胃酸中被破坏,控制颗粒在肠道中释放,提高其生物利用率;虽然LA-SOD较未修饰SOD在酶构象的稳定性、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及耐温、耐酸碱方面有所提高,但为了进一步提高SOD的稳定性并将其直接送至小肠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需将其用至少50倍β -环糊精研磨法进行分子包埋后,制成40目颗粒,再用肠溶性包衣预混辅料包衣制成肠溶颗粒,提高产品在储存期内的稳定性并避免在胃酸中被破坏。
[0072]数据测定结果:
[0073]番茄红素含量:5.5mg/粒(平均值,η = 3);
[0074]SOD活度测定:1100U/粒(平均值,η = 3);
[0075]平均装量:0.35g/粒(平均值,η = 50粒);
[0076]平均水分含量:3.5% (平均值,η = 6粒)。
[0077]以上测定数据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中,功能因子番茄红素含量符合要求(要求番茄红素> 5mg/粒),SOD活度符合要求(要求SOD活度单位> 1000U /粒),平均装量符合要求(要求平均装量为0.35g/粒),水分含量符合要求(要求水分含量为4-5% )。
[007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番茄红素-sod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周博, 雷文东李鹏程赤木利正, 濑川英建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孙妙囡
专利相关信息
-
孙妙囡陈凯, 陈树德臧宏彦, 戴如琴臧宏彦, 戴如琴单伟光单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