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瓶子成型冲压总成的制作方法瓶子粗坯的加工一般分为吹吹法和压吹法两种方法,压吹法是将瓶子通过冲压总成压一次,再吹一次即可形成瓶子粗坯;现有的冲压总成是由口模、口圈和冲头三部分组成,但现有的冲压总成由于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会导致很多问题,影响到瓶子的加工质量。比如发现冲头由于其冲击力的作用,导致口模上部温度较高,因此不利于瓶子口部成型,会产生口胀的现象。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瓶子口部成型,提高加工质量的冲压总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瓶子成型冲压总成,包括口模、口圈与冲头,在口模与口圈内分别设有供冲头进出移动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口圈设置在口模内,口圈是由卡圈与承托圈一体组成,承托圈的直径小于卡圈,卡圈卡住口模,冲头套设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且冲头的头部露出于口模,口模四周凸设有用以连接抱钳的定位圈,在定位圈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是沿冲头移动方向设置。因为冲头冲压时速度较快,因此会产生较大气压,这样会增加冲头压力,为了减小冲头压力,作为优选,在口模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气槽。从而可将气体排出,降低冲头压力。为了提高机器的同心度,减少调教时间,并使冲头移动更加顺利,作为优选,在口模底部冲头入口处,第一通孔的内径由大变小;在口圈底部冲头入口处,第二通孔的内径由大变小。这样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入口处均形成一定的锥度,从而对冲头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作为优选,口圈底端与口模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8 1.1cm0冲头下部的凸环会被口圈卡住,而口圈底端与口模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8 1.1cm,由此,缩短了冲头的行程,利于产品重量控制,减小冲头压力。作为优选,口圈上的承托圈的顶部与口模的接触面的宽度为0.2 0.3cm。由此,承托圈与口模的接触面积很小,从而减少口模的开模幅度,作为优选,在定位圈的上部设有第一圆弧坡面,第一圆弧坡面的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在定位圈的下部设有第二圆弧坡面,第二圆弧坡面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定位圈上下部均设置了圆弧过渡,从而可以防止口模翻转时碰到初模。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口模的定位圈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的散热槽是沿冲头移动方向设置;从而可以快速散发热量,使得改善瓶子口部成型,提高加工质量。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如下:实施例:一种瓶子成型冲压总成,如图1所示,包括口模1、口圈2与冲头3,在口模I与口圈2内分别设有供冲头进出移动的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口圈2设置在口模I内,口圈2是由卡圈6与承托圈7 —体组成,承托圈7位于卡圈6上端,承托圈7的直径小于卡圈6,卡圈6卡住口模I,从而使口圈2固定在口模I内。冲头3套设在第一通孔4、第二通孔5内且冲头3的头部露出于口模I外,口模I四周凸设有用以连接抱钳的定位圈8,在定位圈8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散热槽9,所述的散热槽9是沿冲头3移动方向设置。在口模I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气槽10。在口模底部冲头入口 11处,第一通孔4的内径由大变小;在口圈底部冲头入口 12处,第二通孔5的内径由大变小。口圈2底端与口模I底端之间的间距dl为1.0cm0 口圈上的承托圈7的顶部与口模I的接触面d2的宽度为0.2cm。在定位圈8的上部设有第一圆弧坡面13,第一圆弧坡面13的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在定位圈8的下部设有第二圆弧坡面14,第二圆弧坡面14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
瓶子成型冲压总成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彭威秦升益秦升益秦升益王小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李欢欢迈克尔·R·贝里根迈克尔·R·贝里根孟宪安慧 张, 李洪盛刘必成
专利相关信息
-
方世峰, 张锦方世峰, 张锦方世峰, 张锦方世峰, 张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