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内置式新型酿造酱油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原料经制曲后要送至发酵工序进行发酵,承担发酵任务的就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发酵设备,物料在设备中要停留72-85小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发生系列化学反应,产生氨基酸等物质。发酵的下一个工序是淋油,即把已发酵好的物料移入下一个工序的浸淋装置中。按照淋油工艺,需要保持物料原始状态,而在从发酵设备内往外取料的过程中,料层结构受到极大破坏,致使淋油过程不畅、时间拖长,大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现有的发酵装置中的物料不能整体移动,而在从发酵设备内往外取料的过程中,料层结构受到极大破坏,致使淋油过程不畅、时间拖长,大大地影响了生产效率。国内一些生产厂为了不破坏料层结构,多采用原池浸出法,而原地浸出又使发酵设备占用时间延长,降低了发酵设备的使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影响生产效率,又不破坏料层结构的内置式新型酿造酱油发酵装置,使得发酵好的物料在用水浸泡、淋油的过程中保持原来状态,以保证在发酵工序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正常、稳定地进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置式新型酿造酱油发酵装置,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为一个水套结构,筒体底部的夹层内安装电加热管,内圆筒内置一个由钢筋构成的不锈钢内框体,框体底部以及侧壁固定包装不锈钢外网。本实用新型是一台发酵设备罐,带夹套,材质采用不锈钢,罐内腔为圆柱形,按照酿造工艺要求,制曲结束后曲料要进入发酵罐内发酵。发酵温度靠夹套水提供,夹套水用电加热或用蒸汽加热,设备上有仪表指示线路电压和工作电流。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构思,既保证生产高效率,又保征产品质量优良的理想设备。在发酵设备的罐体内,设置不锈钢内框,内衬外包120目不锈钢网,既保证曲料在其中正常发酵,又可在发酵结束时采用整体出料。盛物筐结构紧凑,采用不锈钢制造,完全保证酱油酿造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在发酵结束后,酱醅(发酵料)在浸淋工序用水或中间产物浸泡,内筐的不锈钢框架能充分保证液体与固体接触、确保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完全溶于浸泡液中,提高产品质量。不锈钢内框不与罐体连接、进出灵活、操作方便、生产者易于掌握。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图图2为图1的左视剖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内框俯视图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置式新型酿造酱油发酵装置,外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为一个水套结构,如图2所示,内圆筒内置一个由钢筋构成的不锈钢内框体3,框体3底部以及侧壁固定包装不锈钢外网4。如图3所示,筒体底部的夹层5内安装电加热管6,不锈钢外网为两层,如图4所示,一层7附着在内框架内侧,另一层8附着在内框架的外侧,框架内的钢筋之间连接着多根拉筋9,框体上部固定着提物挂钩10。
本发明采取技术手段简要说就是在发酵罐内部另增设一个不锈钢内筐,筐上附有过滤网,发酵好的酱醅移往浸泡缸浸泡时,用滑转和滑动小车将内筐整体吊起,移至浸泡工序放入浸泡缸内浸泡,这样空出发酵罐可继续进料发酵。
下面对新增设的内筐的结构特点做进一步说明内筐结构参见图1所示内筐采用8根主式柱筋,上中下四个接近设备内径园环,因环与钢筋焊在一起,底部环增若干根很承重拉筋,上部有吊装挂钩环。内筐内外各附一层120目不锈钢网,用不锈钢丝固定在框架上。在发酵工序要安排生产时,将内筐整体落入发酵罐中,已完成制曲要求的成曲加入内筐中,按要求做好加盖前的处理,加盖、夹套水升温,按操作要求进行控制。发酵结来后,内框及己发酵成熟约料一起吊入浸淋槽,进行浸泡淋。
内置式新型酿造酱油发酵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内田保, 加藤秀人内田保, 加藤秀人张文艺吉田雅也吉田雅也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红萍, 邓建清K-J·胡贝尔-哈格, I·比罗-弗朗斯丁建华丁建华
专利相关信息
-
丁建华杉田守男许波, 贺玉荣陶武刚, 陈健杉田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