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吕强, 李鹏超, 邓夏珩, 杨潇, 陶俊, 程义东, 张晓磊
  • 公开日
    2015年4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4年11月17日
  • 优先权日
    2014年11月17日
  • 申请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
  • 文档编号
    A61M25/04GK204246651SQ20142068405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包含内有导管内腔的直线形输尿管段(2),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J形肾盂段(I)和J形膀胱段(7),其特征在于,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内还设有独立的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引导导丝进入的导丝通道入口(4)且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一端与J形膀胱段(7)相邻,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另一端为导丝通道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相通的导丝通道入口(4)呈喇叭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导管内腔兼做第二导丝导引操作通道(5),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与J形膀胱段(7)的连接处设有导丝引导口(6)且导丝引导口(6)与所述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导管内腔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引导口(6)呈喇叭形
  •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
  • 专利摘要
    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包含内有导管内腔的直线形输尿管段,在直线形输尿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J形肾盂段和J形膀胱段,在直线形输尿管段内还设有独立的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引导导丝进入的导丝通道入口且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一端与J形膀胱段相邻,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另一端为导丝通道出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部分患者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后难以置入导丝,进而无法沿导丝重新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的问题,易于使用。
  • 专利说明
    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是一种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具有引流尿液和抗反流双重作用且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 [0002]输尿管支架管是为引流尿液及防治输尿管狭窄等,而留置于输尿管内的导管,一般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移植、肾积水、输尿管狭窄等手术。输尿管支架管具有内支架和引流的双重作用,可有效地解除上尿路梗阻,保护患肾功能。输尿管支架在治疗泌尿系统的疾病时有广泛的应用。其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在膀胱镜直视下拔除原输尿管支架管,此时需要重新找到输尿管支架管开口,随后从输尿管开口处置入导丝,进而沿导丝置入支架管,用推杆将输尿管支架管推入输尿管和肾盂内。 [0003]目前临床一些患者由于腹膜后纤维化,肿瘤压迫或者输尿管狭窄等原因需要长期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此类患者输尿管开口大都炎症水肿,且部分患者输尿管狭窄,一旦支架管拔除后外在肿瘤等因素迅速压迫输尿管,输尿管开口周围严重水肿,在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后输尿管开口迅速闭合,或者由于周围粘膜炎症水肿,无法找寻到输尿管开口,或者无法重新置入导丝,因而无法沿导丝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导致肾脏积水,损害肾脏功能,甚至需要行创伤更大的肾穿刺造瘘,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上述情况,目前尚无能够运用于临床的方便更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因此,需要一种易于更换的新型输尿管支架管,来维持患者的尿液内引流。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输尿管支架管更换操作质量且可操作性强的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包含内有导管内腔的直线形输尿管段,在直线形输尿管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了形肾盂段和了形膀胱段,在直线形输尿管段内还设有独立的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引导导丝进入的导丝通道入口且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一端与了形膀胱段相邻,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的另一端为导丝通道出口。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08]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拟被更换的输尿管支架管,通过拟被更换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或第二导丝导引操作通道置入导丝,再拔出拟被更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并通过置入的导丝置入新的输尿管支架管,最后拔出导丝,这一过程与现有技术最大的区别是:在现有技术中,导丝只能在输尿管支架管被拔出后才能置入,而此时置入导丝就会遭遇老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后输尿管开口迅速闭合,或者由于周围粘膜炎症水肿,无法找寻到输尿管开口,导致导丝无法重新置入,也就无法使新的输尿管支架管沿导丝被置入;而本实用新型有了操作通道后,就可以在拔出拟被更换的输尿管支架管之前,利用老输尿管支架管顺利插入导丝,从而简化了手术难度,保证输尿管支架管更换操作质量且可操作性强,使得输尿管支架管的置换变得很容易。更具体地说:
[0009](1)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操作通道,一个操作通道和输尿管支架管内部不相通,该通道末端增粗,管径增大,可以将导丝置入膀胱后在该操作通道上行一段距离后沿支架管周上行抵达肾盂,然后保持导丝位置拔出输尿管支架管,再沿导丝置入新的支架管。该操作通道较短,不容易由于尿液结晶堵塞,利于引导导丝进入肾盂,进而沿导丝更换输尿管支架管。
[0010](2)另一个操作通道和输尿管支架管内部相通,可以将导丝置入膀胱后沿该操作通道进入支架管内部上行抵达肾盂,而且结构简单,易于使用。该操作通道开口同样呈喇叭口状,可有效地使导丝的软头部通过喇叭口进入支架管内部,进而利于引导导丝进入,更换输尿管支架管。
[0011](3)本实用新型通过经原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导丝,避免需要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再置入导丝时无法置入导丝的问题,进而方便了沿导丝更换输尿管支架管。




[0012]下图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图1是输尿管支架管置入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0016]一种易于置换的输尿管支架管,包含内有导管内腔的直线形输尿管段2,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了形肾盂段1和了形膀胱段7,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内还设有独立的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引导导丝进入的导丝通道入口 4且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一端与了形膀胱段7相邻,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另一端为导丝通道出口。
[0017]本实施例还可以利用如下技术措施来强化输尿管支架管的性能:
[0018]与所述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相通的导丝通道入口 4呈喇叭形;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导管内腔兼做第二导丝导引操作通道5,在直线形输尿管段2与了形膀胱段7的连接处设有导丝引导口 6且导丝引导口 6与所述直线形输尿管段2的导管内腔相通;所述导丝引导口 6呈喇叭形。
[0019]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做出如下描述:
[0020]参照图1~3,对于之前放置此类输尿管支架管的患者,经尿道置入膀胱镜,此时不拔除原双了管,经膀胱镜置入导丝进入膀胱,将导丝经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导丝通道入口 4置入并继续上行直至到达肾盂,此时固定导丝保持导丝位于原位置,用异物钳拔出原支架管,沿导丝末端插入新的输尿管支架管,导丝末端经第一导丝导引操作通道3的导丝通道入口 4引出,将新支架管沿导丝推入膀胱进而进入肾盂,此时拔出导丝,支架管肾盂段位于肾盂,膀胱段位于膀胱。运用类似的办法也可以将导丝插入第二导丝导引操作通道5的导丝引导口 6置入并继续上行直至到达肾盂,拔除拔出原支架管,进而引导置入新的支架管。
[0021]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操作通道,一个操作通道和输尿管支架管内部不相通,此操作通道末端增粗,内径也相应增粗至0.20.11左右,利于将进入膀胱的导丝头部经此末端开口进入该操作通道,在该操作通道上行1挪后沿支架管周上行抵达肾盂,然后保持导丝位置拔出输尿管支架管,再沿导丝置入新的支架管。第二个操作通道,和支架管内部相通,同样可以利于导丝经该通道进入肾盂,然后沿导丝更换支架管。两条操作通道确保导丝可以上行至肾盂,优化了更换输尿管支架管的过程,解决了部分患者输尿管支架管拔除后无法重新置入导丝进而放置输尿管支架管的问题。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