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自动高效蔗秆类捆扎机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自动高效蔗秆类捆扎机制作方法
  • 发明者
    韦战
  • 公开日
    2012年12月26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8月31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8月31日
  • 申请人
    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01F1/04GK102835220SQ2012103161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干 所述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包括进杆斗、支撑装置和捆扎装置; 所述进杆斗包括侧斗板(5)、斜斗板(6)、直斗板(9)和自卸板(8);两块呈直角梯形状的侧斗板(5)斜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块斜斗板(6),直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块直斗板(9);所述自卸板(8)有两块,分别与斜斗板(6)和直斗板(9)下缘活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板(I)、下支板(4)和斜卸板(14);两块侧支板(I)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支板(4),所述侧支板(I)和下支板(4)分别设置于斜斗板(6)和侧斗板(5)的下面;所述斜卸板(14)设在捆扎装置的下方,上缘与下支板(4)内侧固定连接,两侧边分别与左右侧支板(I)内侧连接,下缘与地面接触形成斜板状; 所述捆扎装置包括移机槽(3)、固定板(10)、压捆机(11)、感控装置(13)、横支槽(2)和行带槽(12);所述移机槽(3)的内端对称设置在下支板(4)内侧的中间,且外端突出下支板(4),突出部分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压捆机(11)设置于移机槽(3)上,内侧设有感控装置(13);所述横支槽(2)—端与压捆机(11)的内侧下端以齿轴的方式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板(4)的内侧接触;所述的行带槽(12)为多节头尾相接触的输送绑带的槽体,分别设在下支板(4)内侧、自卸板(8)下侧、压捆机(11)内侧和横支槽(2)上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两块自卸板(8)下面对称设置有至少2对的斜支杆(7),斜支杆(7)—端设置在自卸板(8)的下侧,另一端分别设置于下支板(4)和移机槽(3)的内侧;所述斜支杆(7)可以为弹簧式或液压式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带槽(12)包括主设行带槽(12)和附设行带槽(12),设在下支板(4)内侧的槽体为主设行带槽(12),设在自卸板(8)下侧、压捆机(11)内侧和横支槽(2)上侧的槽体为附设行带槽(12),每节行带槽(12)均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带槽(12)的外侧均为直边形,内侧均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在下支板(4)的外侧设有绑带输紧器(16),绑带输紧器(16)的一端与主设行带槽(12)中间所设端ロ(15)连通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输紧器(16)前端的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与下支板(4)内侧的行带槽(12)中间所设端ロ(15)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捆机(11)两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齿轮,移机槽(3)上设有与齿轮吻接的齿槽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捆机(11)的感控装置(13)中可单项设置杆类预定重量感动装置或感控探头,或同时设置杆类重量感控装置和感控探头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捆机(11)内侧的行带槽(12)底端设有岔ロ与横支槽(2)—端进行齿轴式连接,齿轴受感控装置(13)驱动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机,特别是一种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I所示,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包括进杆斗、支撑装置、捆扎装置三个部分所述进杆斗包括斜斗板6、侧斗板5、直斗板9和自卸板8,所述斜斗板6设置于进杆斗斜边和两缘边分别与左右侧斗板5两缘连接,其作用是让蔗杆类植物滑入进杆斗中,所述侧斗板5为直角梯形状,设置于进杆斗左右两侧,其两斜边与斜斗板6和两直边与直斗板9连接,其作用是支持斜斗板6和直斗板9,所述直斗板9设置于进杆斗大侧边即斜斗板I对面,两直边分别与左右侧斗板5直边连接,其作用是支持左右侧斗板5,所述自卸板8分为相同两块和两块上缘分别与进杆斗底端的斜斗板6和直斗板9下缘活接,且两块自卸板8下侧分别设置有与横支槽2上附设行带槽12上下对应并与主设行带槽12及压捆机11内侧附设行带槽12相同并相通的附设行带槽12,其作用是承接蔗杆类植物、设置附设行带槽12及借用重力压缩位于下侧的斜支杆7下卸蔗杆类植物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板I、下支板4、斜卸板14,所述侧支板I为左右两块,上侧分别与进杆斗下侧连接,两直边分别与下支板4 一直边连接,其作用是配合下支板4支持进杆斗和压捆机11,所述下支板4上侧与斜斗板6下侧连接,两直边分别与左右侧支板I直边连接,结合图3所示,在下支板4外侧附设有绑带输紧器16与内侧主设行带槽12中间所设端ロ 15连通,下支板4的作用是联合左右侧支板I支撑进杆斗和附设绑带输紧器16与主设行带槽12,所述固定板10突出设置于左右侧支板I内侧外缘和两端分别与左右移机槽3内侧连接,其作用是固定移机槽3和支撑压捆机11,所述斜卸板14上缘与下支板4内侧连 接,两侧边与左右侧支板I内侧连接,而下缘与地面接触形成斜板状,其作用是将捆扎好的鹿杆类滑出底架所述捆扎装置包括横支槽2、移机槽3、压捆机11、行带槽12、感控装置13和固定板10,所述横支槽2上侧附设有行带槽,一端与固定于压捆机11内侧附设行带槽12的底端与齿轴方式连接,另一端与设置于下支板4内侧的主设行带槽12底端接触并与压捆机11同步受控于感控设置13作前后移动,其作用是承接上方自卸板8卸下的蔗杆类植物、与压捆机11同步受控作前后移动以及设置附设行带槽12,所述移机槽3为左右对称设置和上侧设有固定齿槽,且两内端侧边分别与左右侧支板I内侧及下支板4内侧连接,两外端突出侧支板I内侧与固定板10两端连接,其作用是设置固定齿槽限定和支持压捆机11下侧驱动齿轮作前后移动工作,所述压捆机11设置于移机槽3上,内侧设有感控装置13,底侧设有若干个与移机槽3固定齿槽相吻合的驱动齿轮,内侧边分别设有支撑杆7、附设行带槽12和感控探头,其作用是接受感控装置13控制适时挤压并主持捆扎好蔗杆类植物及附设相关配置,行带槽12包括多节头尾相接触的输送绑带的槽体,分别设在下支板4内側、自卸板8下侧、压捆机11内侧和横支槽2上侧,所述行带槽12分主设行带槽12和附设行带槽12,如图4所示,行带槽12外侧均为直边形,内侧均为圆弧形,主设行带槽12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设置于下支板4内侧,附设行带槽亦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分别设置于两块自卸板8下侧、压捆机11内侧和横支槽2上侧,其作用是确保和有效输送绑带所述斜支杆7为弹簧式或液压杆,两对或两对以上分别对称斜置于自卸板8下面,一端分别顶住自卸板8底侧,另一端分别设置于下支板4和移机槽3的内侧,其作用是支撑和协助自卸板8工作,即当自卸板8上的蔗杆类植物重量超过设定量时,其受重力压缩促使自卸板8随之自行下卸蔗杆类植物至两个横支槽2上其中所述绑带输紧器16前端的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与下支板4内侧主设行带槽12中间所设端ロ 15连通.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自动高效蔗秆类捆扎机的制作方法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业种植中的甘蔗、玉米、高粱等高杆类植物收割利用中,沿用技术滞后的普通机械收割技术和一般人工操作及刀砍作业中,均要采用人工对所收割杆逐一进行收拢捆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极低和影响生产进度与经济发展等。为此,极有必要发明ー种技术更先进更实用更高效的蔗杆类切割与捆扎同步进行的有效技术,以尽快提高农业高蔗杆类植物捆扎的综合技术应用及其经济效益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相关技术短缺和实际需要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自控压紧捆扎、快捷高效节能、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和综合经济效益极高的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杆斗、支撑装置和捆扎装置,其中 所述进杆斗包括侧斗板、斜斗板、直斗板和自卸板;两块呈直角梯形状的侧斗板斜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块斜斗板,直边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块直斗板;所述自卸板有两块,分别与斜斗板和直斗板下缘活接;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板、下支板和斜卸板;两块侧支板之间固定连接有下支板,所述侧支板和下支板分别设置于斜斗板和侧斗板的下面;所述斜卸板设在捆扎装置的下方,上缘与下支板内侧固定连接,两侧边分别与左右侧支板内侧连接,下缘与地面接触形成斜板状; 所述捆扎装置包括移机槽、固定板、压捆机、感控装置、横支槽和行带槽;所述移机槽的内端对称设置在下支板内侧的中间,且外端突出下支板,突出部分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压捆机设置于移机槽上,内侧设有感控装置;所述横支槽一端与压捆机的内侧下端以齿轴的方式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板的内侧接触;所述的行带槽包括多节头尾相接触的输送绑带的槽体,分别设在下支板内侧、自卸板下侧、压捆机内侧和横支槽上側。两块自卸板下面对称设置有至少两对的斜支杆,斜支杆一端设置在自卸板的下侦牝另一端分别设置于下支板和移机槽的内侧;所述斜支杆可以为弹簧式或液压式。所述行带槽包括主设行带槽和附设行带槽,设在下支板内侧的槽体为主设行带槽,设在自卸板下侧、压捆机内侧和横支槽上侧的槽体为附设行带槽,每节行带槽均平行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行带槽的外侧均为直边形,内侧均为圆弧形。所述下支板的外侧设有绑带输紧器,绑带输紧器的一端与主设行带槽中间所设端ロ连通。所述绑带输紧器前端的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与下支板内侧的行带槽中间所设端ロ连通。所述压捆机两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齿轮,移机槽上设有与齿轮吻接的齿槽。所述压捆机的感控装置中可单项设置杆类预定重量感动装置或感控探头,或同时设置杆类重量感控装置和感控探头。所述压捆机内侧的行带槽12底端设有岔ロ与横支槽一端进行齿轴式连接,齿轴受感控装置驱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由于将进杆斗、支撑装置、捆扎装置三个部分中的斜斗板、侧斗板、直斗板、自卸板、下支板、横支槽、侧支板、移机槽、斜卸板和压捆机等进行有机综合设置,其中斜斗板可让蔗杆类滑入进杆斗中,侧斗板可支持斜斗板和直斗板,直斗板可支持左右侧斗板,自卸板可承受设定量的蔗杆类植物井向下方自卸,下支板可联合左右侧支板支撑进杆斗和压捆机,横支槽可接受压捆机控制并协助输送绑带和承接上方自卸板卸下的蔗杆类植物,侧支板可配合下支板支撑进杆斗和压捆机,移机槽可限定并配合压捆机工作,压捆机可自控适时挤压紧蔗杆类植物和进行捆扎并将捆扎好的蔗杆类植物成梱下卸,且移机槽上设有与压捆机下侧移动齿轮吻接的齿槽,斜卸板可使捆扎好的蔗杆类植物快速滑出底架,压捆机可单项设置杆类预定重量感动装置或感控探头,以及同时设置杆类预定重量感动装置和感控探头,促使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农业蔗杆类植物收割后杆体的自动高效、快捷压紧捆扎,并可有效克服以往类似农机机械技术性能滞后、用途单ー受限、劳动强度大、效率与效益低、不可靠寿命短等弊端,且创造性和填补了该项先进技术的空白,其推广使用可综合节省和提高生产效率95%以上。因此,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具有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自控压紧捆扎、快捷高效节能、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等优势,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


图I是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的展开示意 图3是图I的后视结构不意 图4是行带槽的剖面结构示意 图中名称标号侧支板1,横支槽2,移机槽3,下支板4,侧斗板5,斜斗板6,斜支杆7,自卸板8,直斗板9,固定板10,压捆机11,行带槽12,感控装置13,斜卸板14,端ロ 15,绑带输紧器16。

其中所述压捆机11内侧附设行带槽12底端设有岔ロ与横支槽2 —端进行齿轴式连接,而齿轴受感控装置13驱动。其中所述行带槽12的主设与附设行带槽端ロ均设成圆滑状或伸縮状或滚动状,以利将绑带牵拉出槽外将蔗杆类捆绑住。其中所述行带槽12内侧中附设有端ロ 15与绑带输紧器16前端的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连通。其中所述压捆机11的感控装置13中可单项设置杆类预定重量感控装置或感控探头,以及同时设置杆类重量感控装置和感控探头。工作实例
将本发明自动高效蔗杆类捆扎机单设和配设于相关机械上,并打开压捆机11中的感控装置13电源,当有蔗杆类植物从斜斗板6滑入进杆斗中并达到预定重量吋,图2所示,在重力作用下,斜支杆7压缩至下支板4内侧上端和压捆机11内侧上端,两块联合工作的自卸板8即分向下侧两边打开,将蔗杆类植物下卸至左右横支槽2上。当设置于压捆机11内侧上的感控探头感知到预定重量与测到预定数据时,即指令自控器打开压捆机11中的感控装置13,图I所示,此时感控装置13驱动位于压捆机11下侧的移动齿轮沿着移机槽3中的固定齿槽自动向前将蔗杆类植物挤压紧凑,同时在位于下支板4内侧的主设行带槽12和·分别设置于两块自卸板8下侧、压捆机11内侧及横支槽2上侧的附设行带槽12所形成的圆弧状挤压圈的共同作用下,瞬间将蔗杆类植物挤压成圆形状,随即感控装置13启动设置于下支板4外侧的绑带输紧器16,绑带输紧器16即从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快速抛出环保可降解并具一定硬韧度的绑带并通过设于内侧行带槽12中的端ロ 15,绑带围绕着由所述主设、附设行带槽12所形成的圆弧内槽迅速环绕成捆扎圈,随即绑带输紧器16中的拉紧装置在绑带输送、拉紧和切断ロ即自动将绑带前端与后端拉紧并用环保可降解夹扣夹稳并将与绑带输紧器16连接的一端剪断,即完成对蔗杆类植物的捆扎。紧接着,感控装置13即指令设于压捆机11内侧的附设行带槽12下端的齿轴驱转横支槽2向下转动并将捆扎好的蔗杆类植物下卸,捆扎好的蔗杆类植物即顺着斜卸板滑出捆扎机外。从而实现自动高效捆扎蔗杆类植物的目的。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简要实施例,本发明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发明的精神与原则和技术范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相似与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技术范畴内。


一种自动高效蔗秆类捆扎机,包括进秆斗、支撑装置和捆扎装置,其中,进秆斗包括斜斗板、侧斗板、直斗板和自卸板,两块侧斗板斜边之间连接有斜斗板,直边之间连接有直斗板,自卸板设置于进秆斗的底端;支撑装置包括侧支板、下支板和斜卸板,侧支板和下支板分别设置于斜斗板和侧斗板的下面,斜卸板设在捆扎装置的下方;捆扎装置包括移机槽、固定板、压捆机、感控装置和横支槽,移机槽对称设置在下支板内侧的中间,且外端突出下支板,突出部分连接有固定板,压捆机设置于移机槽上,内侧安装有感控装置,横支槽一端与压捆机的感控装置以齿轴的方式连接,行带槽为输送绑带的槽体。本发明可用于农业蔗秆类植物收割后的自动高效捆扎,技术性能优越。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