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数字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纺织品印花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已得到实际应用。与传统印花技术相比,该技术无需制版,操作简单,具有印花精细度高,无染料浪费、无污染等优点。数字喷墨印花用墨水主要分为两类,即染料型和颜料型。染料型墨水分为分散染料、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等三种,目前纺织品喷墨印花主要使用染料型墨水。染料墨水的主要缺点是(1)不具有通用性,不同的纤维需要使用不同的染料墨水,如纤维素纤维需要使用活性染料墨水,蛋白质纤维使用酸性染料墨水,聚酯纤维使用分散染料墨水等等,而且更换墨水时需要清洗喷嘴和管路,操作麻烦。(2)印花图案的耐光牢度差,因为喷墨印花是一种非接触印花方式,染料大多数停留在织物表面,并以分子状态存在,容易被光氧化。(3)为了促进染料与纤维的反应,提高色牢度,印花后除了需要对织物进行汽蒸或焙烘处理使染料固着在纤维上外,还需要进行水洗、皂煮及后整理,以去除纤维上未固着的染料,并使织物的缩水率、幅宽等达到要求。因此,染料墨水不仅工艺复杂、浪费水资源和能源,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染料墨水的这些缺点限制了纺织品数字喷墨印花技术优势的发挥,严重阻碍着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颜料墨水具有通用性,原则上可对任何织物进行印花,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织物的吸水性、抱水性等较差,印花图案容易渗化,着色不够鲜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以满足喷墨印花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采用颜料墨水的印花织物的前处理与采用染料墨水印花织物的前处理并不相同,前者仅需加入少量助剂,基本不影响手感,在喷墨印花结束后只需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即可得到色牢度良好的印花产品,而染料墨水必须通过汽蒸或焙烘以达到固色的目的,且固色后还需要水洗、烘干。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颜料型数字喷墨印花墨水的纺织品处理工艺,该工艺适用于棉、麻、真丝、涤纶、涤棉、腈纶等常见织物,使其能够在喷墨印花机上进行颜料墨水的喷墨印花,印花结束后仅需对织物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就得到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水洗、摩擦及日晒牢度的印花产品。由于不同织物的组织结构不同、前处理除杂工艺不同,其吸水性、抱水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喷墨印花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渗化,使图像的清晰度降低。对于印花织物来说,要得到清晰的印花图案,就必须对织物进行一定的前处理,使墨水在织物上不产生渗化或扩散。因此,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不同织物的处理工艺,通过该工艺可使织物获得精细、清晰的数字印花图案。由于织物的质地不同,对光线的吸收、反射也有较大差别,这就导致同一色彩在不同纤维上的表现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织物性质的不同,进行色彩、饱和度的调整,使印花图案的颜色与电脑显示器上显示的颜色一致。印花后织物的热处理条件应根据组成织物的纤维性质确定。在满足颜色牢度的条件下应尽量降低热处理温度,缩短处理时间。有关本发明涉及的织物热处理条件和图像调节方式说明如下1.本发明涉及的织物包括天然纤维如棉、麻、真丝、羊毛及合成纤维涤纶、腈纶等常见织物。
2.本发明的处理工艺是指使用处理液对织物采用浸渍、浸轧、涂层或喷雾法处理,处理后织物的带液率为40-110%,然后将处理后的织物烘干或晾干。该处理液的配方因织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本发明的处理液为增稠剂和/或阳离子助剂的水溶液,其中的组份之一是增稠剂,包括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淀粉、糊精、瓜儿豆胶、阿拉伯树胶等,这些化合物均可溶于水。可以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其用量依据织物种类的不同在0-2%范围内。
4.本发明的处理液的另一组份是阳离子助剂,主要有阳离子脂肪酸衍生物类柔软剂为三羟乙基甲基硫酸酯季铵盐,阳离子有机硅类柔软剂为氨基羟基硅油乳液,阳离子型染料固色剂为双氰胺甲醛树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氯化铵、十二烷基三甲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阳离子型低分子化合物或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为聚丙烯酰胺。可以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阳离子助剂的选择依据喷墨印花图案的鲜艳度、牢度和手感的要求确定,其用量在0%-2%范围内。
5.本发明的喷墨印花后织物的热处理条件为90-180℃烘干或焙烘0.5-5min,也可以用呢毯热转移机等其它方式进行热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性颜料墨水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纺织品前处理工艺,适用于棉、麻、真丝、涤纶、涤棉、腈纶等织物,能够使处理后的织物用水性颜料墨水在数字喷墨印花机上进行喷墨印花,印花后仅需对织物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就能得到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具有良好水洗、摩擦及日晒牢度的印花产品。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决不局限于实施例子。
实施例1由于棉、羊毛织物抱水性好、图案不易渗化,因此可以直接进行喷墨印花。印花时应注意,由于这类织物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差,在图像处理方面应进行色彩鲜艳度的调节。要提高图案的鲜艳度和颜色深度,可以用如下处理液配方进行处理阳离子型染料固色剂1%水99%工艺流程织物在经过二浸二轧(轧余率70%)后烘干,进行喷墨印花,印花结束后150℃焙烘3min得成品。
实施例2涤纶织物的吸水性较差,直接用水性颜料墨水喷墨印花容易发生渗化,可以用如下处理液进行处理聚乙烯醇1%聚乙二醇0.2%十六烷基三甲氯化铵 0.3%水 98.5%工艺流程织物在经过二浸二轧(轧余率50%)后烘干,进行喷墨印花,然后在180℃热定型30秒得成品。
由于涤纶的反光性较好,因此,图案一般不需进行特殊处理。织物经数字喷墨印花后,可用呢毯式热转移机于150℃辊压1min,可得到较好的手感。
实施例3真丝织物的吸水性虽然好,但其抱水性较差,可用如下处理液进行处理聚丙烯酸类增稠剂2%
水98%工艺流程织物经过涂层后烘干,进行喷墨印花,之后130℃焙烘3min得成品。
真丝织物的光洁度较好,因此喷墨印花时图像一般以突出层次感为主。数字喷墨印花结束后,也可用呢毯式热转移机于110℃辊压1min,可得到较好的手感。
实施例4处理液配方聚丙烯酰胺1.5%三羟乙基甲基硫酸酯季铵盐 1%水97.5%对麻织物采用以上处理液浸轧,轧余率为80%,烘干。印花前调整图像鲜艳度,进行数字喷墨印花,然后于150℃焙烘3.5min。
实施例5处理配方聚乙二醇 1%聚丙烯酰胺1%水98%对腈纶织物采用以上处理液处理,工艺流程如下织物在经过二浸二轧(轧余率50%)烘干后,进行喷墨印花,结束后于180℃热定型30秒得成品。
实施例6处理液配方淀粉 1.5%苄基三乙基氯化铵 1%水97.5%对于涤棉织物,用上述处理液处理,工艺流程如下织物在经过二浸二轧(轧余率70%)、烘干后,进行喷墨印花,印花结束后在180℃热定型30秒最终得成品。
实施例7处理液配方和工艺同实施例1,后处理采用呢毯式热转移机,可以改善印花织物手感。
实施例8
处理液配方和工艺同实施例4,后处理采用呢毯式热转移机,可以改善印花织物手感。
实施例9处理液配方和工艺同实施例5,后处理采用呢毯式热转移机,可以改善印花织物手感。
实施例10处理液配方和工艺同实施例6,热定型后采用呢毯式热转移机处理,可以改善印花织物手感。
一种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处理工艺,属于纺织科学与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性颜料墨水数字喷墨印花技术的纺织品前处理工艺,适用于棉、麻、真丝、涤纶、涤棉、腈纶等织物,能够使处理后的织物用水性颜料墨水在数字喷墨印花机上进行喷墨印花,印花后仅需对织物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就能得到图案清晰、色彩鲜艳,具有良好水洗、摩擦及日晒牢度的印花产品。
一种数字喷墨印花用织物的处理工艺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孙显康, 黄志向孙显康, 黄志向孙显康, 黄志向J·D·克利弗徐建锋, 蔡东照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徐建锋, 蔡东照U·哈格曼U·哈格曼U·哈格曼王建设, 王琳
专利相关信息
-
J·T·卡特严昌华刘璐, 杨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