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圈类食品成型方法

  • 专利名称
    圈类食品成型方法
  • 发明者
    李亚东, 黄松
  • 公开日
    2012年8月1日
  • 申请日期
    2012年4月20日
  • 优先权日
    2012年4月20日
  • 申请人
    成都松川雷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23P1/10GK102613677SQ20121011708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圈类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4)和外层物料入口(5)进入到复合头本体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6)和外层物料通道(8)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7)和外层物料出口(9)处,此时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1),此时的切刀(12)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闭合切断,切刀(12)与多方棒(10)的形状相匹配,切刀(12)闭合时与多方棒(10)相接触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12)张开,然后切刀(12)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圈类食品成型 方法,其特征在于芯料从中层物料入口(13)输入,并且通过中层物料通道(14)输送至中层物料出口(15),此时流出复合头(I)的物料依次为外层物料、中层物料、里层物料,里层的物料贴合多方棒(10)流下,此时的切刀(12)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闭合切断,切刀(12)与多方棒(10)的形状相匹配,切刀(12)闭合时与多方棒(10)相接触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12)张开,然后切刀(12)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圈类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类食品成型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复合头(I)与切割装置(2 ),切割装置(2 )设置在复合头(I)下方,所述复合头(I)包括设置在复合头本体(3 )上的里层物料入口( 4 )和外层物料入口( 5 ),里层物料入口(4)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内的里层物料通道(6)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 7 )连通;外层物料入口( 5 )通过在复合头本体(3 )内的外层物料通道(8 )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9)连通;里层物料出口(7)与外层物料出口(9)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口(7)位于外层物料出口(9)的内侧;所述复合头本体(3)内设置有多方棒(10),多方棒(10)从复合头本体(3)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10)横截面为正多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圈类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头本体(3)上还设置有中层物料入口( 13),中层物料入口( 13)通过复合头本体(3)内的中层物料通道(14)与位于复合头本体(3)底部的中层物料出口(15)连通,所述的中层物料出口(15)为环形设置,其位于里层物料出口(7)和外层物料出口(9)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切刀(12)处于闭合状态时,与多方棒(10)贴合,多方棒(10)与切刀(12)贴合处的形状和各切刀(12)闭合时切刀(12)间的中空部份形状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装置(2)包括切刀组件(11 )、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切刀组件(11)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开合动作的切刀(12)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物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圈类食品成型方法
  • 背景技术
  •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I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圈类食品成型方法现有的圈类柔性食品主要有以下几种成型方式a、依靠圈形模具成型的方式,缺点是产能较低;圈形模具就是将面圈手工挤入一个环形的模具内,然后再手工脱模,所以造成产能低下。b、物料圆环柱匀速流下,依靠钢丝来切割,缺点是不能做成断面圆状的圈类食品,而且钢丝对物料圆环柱会造成拉拽从而使得形状不规整。 现有专利有对圈类食品装置进行改进的,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283668. 3,申请日为2010年9月15日,名称为“用于将食物形成圈饼形状的设备和方法”的发明专利,其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将食物形成圈饼形状的设备和方法,所述设备和方法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食物形成环状物。所述设备包括供应食物材料(2)的供应单元;通过喷嘴连续排放供应的食物材料的排放单元(3);将食物材料分割成环状物的成形单元(4);输送最终的圈饼状食品的传送带(5);和支撑产品的支撑单元¢)。供应单元(2)在压力下将外食物材料(F)和内食物材料(G)到排放单元(3)。排放单元(3)包括内部成形部件(32),内食物材料(G)绕所述内部成形部件(32)从环状出口(34)被间歇排放,并且外食物材料被连续排放以将内食物材料(G)夹入,从而使管状食物材料成形。成形单元(4)包括绕排放单元(3)设置的多个快门部件(40),并且使快门部件(40)以将被连续排放的管状食物材料分割成圈饼状块。上述专利的工作原理是内皮和外皮匀速挤出,中间芯料步进挤出。工作过程是先让内皮外皮一起匀速挤出(此时芯料喷帽嘴关闭,外皮喷帽嘴关至最小位置)先打底封住下口,在这一过程中芯料不挤出,然后开始挤出芯料(此时芯料喷帽嘴打开,外皮喷帽嘴打开)同时内皮和外皮还是匀速挤出,当芯料挤出一定量的时候停止芯料挤出(此时芯料喷帽嘴关闭外皮喷帽嘴关至最小位置),外皮和内皮仍然匀速挤出封住上口。上述专利文件由于生产的食品中含有芯料,在供应芯料时采用了排放单元,并且所述的排放单元包括了多个喷嘴,以及与各喷嘴相连并且能够带动喷嘴做上下运动的联动机构,这种复杂的喷嘴结构虽然实现了芯料的间歇性排放,但是由于其结构复杂,如果大规模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则会导致生产效率以及产量的下降,并且喷嘴结构较为复杂,在应用中容易出现机械故障,影响生产。
为了克服现有的圈饼食品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圈类食品成型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圈类食品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进入到复合头本体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和外层物料通道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处,此时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此时的切刀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闭合切断,切刀与多方棒的形状相匹配,切刀闭合时与多方棒相接触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张开,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 芯料从中层物料入口输入,并且通过中层物料通道输送至中层物料出口,此时流出复合头的物料依次为外层物料、中层物料、里层物料,里层的物料贴合多方棒流下,此时的切刀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闭合切断,切刀与多方棒的形状相匹配,切刀闭合时与多方棒相接触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张开,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所述圈类食品成型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复合头与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在复合头下方,所述复合头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里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里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连通;外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外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连通;里层物料出口与外层物料出口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口位于外层物料出口的内侧;所述复合头本体内设置有多方棒,多方棒从复合头本体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复合头本体上还设置有中层物料入口,中层物料入口通过复合头本体内的中层物料通道与位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中层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的中层物料出口为环形设置,其位于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之间。所述的各切刀处于闭合状态时,与多方棒贴合,多方棒与切刀贴合处的形状和各切刀闭合时切刀间的中空部份形状相同。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切刀组件、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开合动作的切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I、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物料能够通过装置快速的进行成型,并且省略了结构较为复杂的喷嘴,从而改变了现有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固有的间歇性成型方法,进而能够实现圈类食品的大规模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2、物料从出口流下以后,切割装置采用多个切刀同时闭合的方式来实现对物料的切割,使得对物料圆柱环不会造成拉拽,从而使得圈类食品切割后的形状能保持规整。3、多方棒的设置,既能实现对圈类食品中间中空部分的成型,又能在切刀对物料切割时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切刀在切割物料时更容易,并且不易将圈类食品形状破坏。4、多方棒与切刀接触的部分形状与多个切刀闭合后形成的中空状形状相同,完全匹配,所以在切刀闭合时,在切刀与多方棒之间不会存在空隙,有利于物料的切断。如果多方棒与切刀之间存在间隙,那么在切刀切断物料的过程中,则会出现物料不易切断的现象。当加工的是包有芯料的圈类食品时,如果切刀与多方棒之间存在间隙,则在切刀切断物料的过程中会出现芯料泄露的现象,所以多方棒的横截面形状与切刀部件匹配是本专利能够省略喷嘴部件的先决条件。5、相对于高拔公司专利来说,本专利产能更高,制造更简单,费用更低。

图I为本发明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成型装置侧视图。图3为切刀结构俯视图。附图中I复合头2切割装置3复合头本体4里层物料入口 5外层物料入口6里层物料通道7里层物料出口 8外层物料通道9外层物料出口 10多方棒11切刀组件12切刀13中层物料入口 14 中层物料通道15中层物料出口。

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包括复合头与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在复合头下方,复合头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里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里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连通;外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外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连通。里层物料出口与外层物料出口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口位于外层物料出口的内侧。复合头本体内设置有多方棒,多方棒从复合头本体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切割装置包括切刀组件、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开合动作的切刀;各切刀处于闭合状态时,与多方棒贴合,多方棒与切刀贴合处的形状和各切刀闭合时切刀间的中空部份形状相同。本专利的成型方法为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进入到复合头本体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和外层物料通道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处,此时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此时的切刀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切断,切刀闭合切断时切刀与多方棒的形状相匹配,切刀与多方棒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张开,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实施例2
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包括复合头与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在复合头下方,复合头包括设置在本体上的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里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里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里层物料出口连通;外层物料入口通过在复合头本体内的外层物料通道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外层物料出口连通;里层物料出口与外层物料出口均为环形设置,所述里层物料出口位于外层物料出口的内侧;所述复合头本体上还设置有中层物料入口,中层物料入口通过复合头本体内的中层物料通道与位于复合头本体底部的中层物料出口连通,所述的中层物料出口为环形设置,其位于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之间。复合头本体内设置有多方棒,多方棒从复合头本体的下方穿出;所述多方棒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切割装置包括切刀组件、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切刀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环形布置并且可做水平面开合动作的切刀;各切刀处于闭合状态时,与多方棒贴合,多方棒与切刀贴合处的形状和各切刀闭合时切刀间的中空部份形状相同。本专利的成型方法为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进入到复合头本体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和外层物料通道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处,将芯料从中层物料入口输入,并且通过中层物料通道输送至中层物料出口,此时流出复合头的物料依次为外层物料、中层物料、里层物料,里层的物料贴合多方棒流出复合头本体,此时的切刀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切断,切刀闭合切断时切刀与多方棒的形状相匹配,切刀与多方棒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张开,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本专利所述的多方棒可以设置为整体都为正多边形或者是露出复合头本体外的部分为正多边形所述切刀的具体数量可设置为3、4、5、6、7、8…至多把,切刀可以是目前专利已公开的月饼机平行切刀或摆式切刀,切刀数量越多切出的圈类食品则越接近圆形,切刀断面可以是圆弧也可以是直面的。上述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均为现有技术的直接应用。


本发明属于食物成型技术领域,是一种圈类食品成型方法,物料从里层物料入口和外层物料入口进入到复合头本体内,物料分别通过里层物料通道和外层物料通道传输到里层物料出口和外层物料出口处,此时里层和外层的物料同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流出复合头,此时的切刀则随着物料的流动向下运动,然后进行闭合切断,切刀与多方棒的形状相匹配,切刀闭合时与多方棒相接触的各边紧密贴合,切断完成后,切刀张开,然后切刀位置上升,再随着物料的下降重新开始下降,重复上述的切断过程,从而实现了圈类食品的切断成型。物料能够通过装置快速的进行成型,并且省略了结构较为复杂的喷嘴,从而改变了现有圈类食品成型装置固有的间歇性成型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