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饮料酿造机构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饮料酿造机构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中华, 唐江, 李国臣, 金欢
  • 公开日
    2011年2月16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7月13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7月13日
  • 申请人
    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47J31/44GK201743501SQ20102025851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90),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90)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40),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入机构;此外,所述泄压阀(90)包括阀体(91),设置在阀体(91)上的泄压接口(92)和酿造室接口(93),设置在阀体(91)中用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92)和酿造室接口(93)的阀杆(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待 萃取产品的可拆卸式的饮料盒(30),以及与该饮料盒(30)形成所述酿造室并可相对饮料 盒(30)运动以开启或关闭酿造室的酿造盖(10),该酿造盖(10)与所述驱动机构(40)连 接,且该饮料盒(30)和酿造盖(10)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导正机构;所述注入机构为 该酿造盖(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 置在所述饮料盒(30)和酿造盖(10)上的定位槽(81)和定位凸块(82),和/或两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酿造盖支架 (20),该酿造盖支架(20)中设有用于容设所述酿造盖(10)在其中作升降运动的空腔;此外 所述饮料盒(30)上设有用于容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槽(31),该饮料槽(31)与酿造盖(10) 形成所述酿造室,且该饮料槽(31)中设有饮料出口(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盖(10)上设有横向槽 (19);所述泄压阀(90)上设有用于驱动阀杆(94)回复到泄压位置的复位部件(95);所述 驱动机构(40)包括与所述酿造盖支架(20)铰接的手柄(41),嵌设在该横向槽(19)中并 与所述手柄(41)铰接的滑块(4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94)运动到工作位置的驱动部 (43),且该手柄(41)处于活动行程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室开启,手柄(41)处于第二 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室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41)在第一极限位置 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存在死点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盒(30)的饮料出口 (32)为一小孔(33),且饮料盒中(30)还设有与该饮料出口相对的挡板(34)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 于插设所述饮料盒(30)的饮料盒支架(50);所述酿造盖(10)还包括突出于所述酿造盖 (10)表面的防粘弹片(18)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盒支架(50)和所述饮 料盒(30)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导正机构,该第二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饮料盒 支架和饮料盒上的定位槽和定位凸块,和/或两磁体(83)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所述的饮料酿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盖(10)包 括盖体(11)、设置在盖体上方的上盖(12)、设置在盖体下方的密封圈(13)、以及设置在该 密封圈中且其上设有注水孔的下盖(14),所述横向槽(19)设置在该上盖上;所述酿造室在 闭合状态下该密封圈的边缘与所述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边缘密封配合11.一种使用饮料饼或胶囊的饮料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上的酿 造机构、热水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机构为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饮 料酿造机构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和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酿造机构。该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入机构;所述泄压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设置在阀体中用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的阀杆。本实用新型的泄压阀仅用于泄压,同时还通过独立于泄压阀的注入机构向酿造室注入高压热水,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有的泄压阀由于“一阀两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泄压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饮料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饮料酿造机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更加安全可靠的饮料制作装置为解决第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以及用于驱动该酿造室 和该泄压阀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此外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的注 入机构;所述泄压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设置在阀体中用 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和酿造室接口的阀杆作为改进之一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放置待萃取产品的可拆卸式的饮料盒,以 及与该饮料盒形成所述酿造室并可相对饮料盒运动以开启或关闭酿造室的酿造盖,该酿造 盖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该饮料盒和酿造盖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一导正机构;所述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饮料酿造机构及具有该酿造机构的饮料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意大利咖啡(Espresso)是指用高压热水穿过经填压的咖啡粉而得到的咖啡饮 料,因其具有特别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欢迎。用于酿造意大利咖啡的设备一般都具有能够 承受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密封机构(也称为酿造机构),即使能够方便快速制备意大利咖啡 的胶囊式(coffee、capsule)或咖啡包式(coffee pod)咖啡机也同样不例外。酿造机构在 酿造咖啡过程中处于高压状态,酿造结束时酿造室内的压力很难在极短时间内降致常压。 在此情况下,如果用户急于打开酿造室,则很容易发生炸包现象,即高温的热水飞溅出来而 烫伤用户。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1005520Y(授权公告日2008年1 月16日),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咖啡机压力酿造机构。该酿造装置包括组成酿造腔的第一组 件和第二组件,驱动第一组件移动实现打开和关闭酿造腔的驱动机构;其特征是设有一 泄压阀,该泄压阀设有连接酿造腔的第一接口、连接咖啡机锅炉的第二接口、泄压接口及初 始状态下接通第一接口和泄压接口的阀杆;所述的第一组件对应设有顶块,该顶块在酿造 腔关闭过程中推动阀杆,使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接通而与泄压接口截断。即该酿造机构可 通过驱动机构同时控制酿造腔和与泄压阀的打开和关闭,以实现简单快速的泄压。然而这种酿造机构在以下不足当酿造腔关闭时,泄压阀与酿造腔连接的第一接 口和与咖啡机锅炉连接的第二接口接通,锅炉中的高压热水将通过泄压阀进入到酿造腔 中。然而高压热水频繁地通过泄压阀会对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尤其 是作为安全保护机构的泄压阀来说,保证其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寿命长,且更加安全可靠的酿造机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 术问题。
3注入机构为该酿造盖。作为改进之二所述第一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饮料盒和酿造盖上的定位 槽和定位凸块,和/或两磁体。作为改进之三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酿造盖支架,该酿造盖支架中设有用于容设所 述酿造盖在其中作升降运动的空腔;此外所述饮料盒上设有用于容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 槽,该饮料槽与酿造盖形成所述酿造室,且该饮料槽中设有饮料出口。作为改进之四所述酿造盖上设有横向槽;所述泄压阀上设有用于驱动阀杆回复 到泄压位置的复位部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酿造盖支架铰接的手柄,嵌设在该横 向槽中并与所述手柄铰接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阀杆运动到工作位置的驱动部,且该 手柄处于活动行程的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室开启,手柄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酿造 室关闭。作为改进之五所述手柄在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存在死点位置。所 谓的死点位置,即酿造盖对滑块施加的推力的方向垂直于滑块在该位置的运动方向时手柄 (或驱动机构)所处的位置。作为改进之六所述饮料盒的饮料出口为一小孔,且饮料盒中还设有与该饮料出 口相对的挡板。作为改进之七该酿造机构还包括用于插设所述饮料盒的饮料盒支架;所述酿造 盖还包括突出于所述酿造盖表面的防粘弹片。作为改进之八所述饮料盒支架和所述饮料盒上设有相互配合定位的第二导正机 构,该第二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饮料盒支架和饮料盒上的定位槽和定位凸块,和/或 两磁体。作为改进之九所述酿造盖包括盖体、设置在盖体上方的上盖、设置在盖体下方 的密封圈、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圈中且其上设有注水孔的下盖,所述横向槽设置在该上盖上; 所述酿造室在闭合状态下该密封圈的边缘与所述饮料盒的饮料槽边缘密封配合。为解决第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饮料饼或胶囊的饮料制作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分别设置在固定架上的酿 造机构、热水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造机构为第一技术方案或其改进方案所 述的饮料酿造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泄压阀 仅用于泄压,同时还通过独立于泄压阀的注入机构向酿造室注入高压热水,因此可以在一 定程度上避免现有的泄压阀由于“一阀两用”而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泄压阀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第二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第一技术 方案或其改进方案的酿造机构,因此与现有粉饼式或胶囊式饮料制作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不容易发生炸锅意外。图1是第一技术方案的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第一技术方案的的剖切视4[0025]图3是第一技术方案的的泄压阀的剖切视图;图4是图2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第一技术方案的
的酿造盖下盖和防粘弹片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饮料酿造机构包括酿造室,与酿造室连接的泄压阀90, 用于驱动该酿造室和该泄压阀90开启或关闭的驱动机构40,以及用于向酿造室注入热水 的注入机构(图未示)。如图1所示,该酿造机构还包括饮料盒30、饮料盒支架50、酿造盖10和酿造盖支 架20。该饮料盒30设有用于放置待萃取产品的饮料槽31,该饮料槽31中设有饮料出口 32。此外,该饮料盒30可拆卸插设在饮料盒支架50上。由于饮料盒30是可以拆卸的,当酿 造盖10远离饮料槽31运动开启酿造室时,用户可以将饮料盒30取出来进行取放待萃取产 品的操作。其中,该待萃取产品可以是饮料胶囊(coffee capsule)、饮料饼(coffee pad) 或饮料包(coffee pod)等可方便快速萃取饮料的产品。例如咖啡饼、茶包、浓缩饮料液体 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待萃取产品为咖啡饼60。该酿造盖10为上述注入机构,其与该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形成酿造室,且该酿 造盖10可相对饮料盒30运动从而开启或关闭酿造室。该酿造盖10包括盖体11、设置在 盖体上方的上盖12、设置在盖体下方的密封圈13、以及设置在该密封圈中且其上设有注水 孔的下盖14,该上盖上设有横向槽19。该盖支架20中设有用于容设酿造盖10在其中作升 降运动的空腔。此外在酿造盖10上还设有与所述注入机构连接的注水口(图未示)。酿造 机构工作时,注入机构通过注水口将高压热水注入酿造盖10中,而这些热水最后通过下盖 14的注水孔进入到酿造室的饮料槽31中。在酿造室在闭合状态下,该密封圈13的边缘与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边缘密封配 合。其中,横向槽19是指与酿造盖10的运动方向垂直或大致垂直的槽。酿造盖在驱动机 构40的驱动下作升降运动,从而实现对酿造室的开启和关闭操作。如图1所示,该驱动机构40包括与酿造盖支架20铰接的手柄41,与手柄41铰接 的滑块42,该滑块42嵌设在酿造盖10的横向槽19中。当手柄41处于活动行程的第一极 限位置时酿造室开启,手柄41处于第二极限位置时酿造室关闭,且手柄41在第一极限位置 和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存在死点位置。所谓的死点位置,即酿造盖10对滑块42施加的推力 的方向垂直于滑块42在该位置的运动方向时,手柄41所处的位置。在顺时针压下手柄41 关闭酿造室的过程中,手柄41将通过死点位置并最终到达第二极限位置,驱动机构在该位 置处实现自锁,可以给酿造室提供较大的锁紧力,使得酿造室的可以承受较大的酿造压力, 而不必担心酿造盖在酿造过程中滑位。另外,在转动手柄41的过程中,滑块42会随着手柄41做圆周运动,该运动可以分 解成沿酿造盖升降方向竖直方向的运动和沿横向槽19延伸方向的运动。其中,滑块42沿 竖直方向的运动将会迫使酿造盖运动即升降运动,而滑块42沿横向槽19延伸方向的运动 则并不会对酿造盖的运动造成影响。当横向槽19垂直于酿造盖的升降方向时,滑块42运动相同位移,酿造盖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最大。即此时转动手柄41转过相同的角度,酿 造盖升降的位移最大。另外,对于与本实用新型同类型的酿造机构,其酿造室的开启方式可分为旋转开 盖式和活塞开盖式。无论是那种开启方式,都需要确保酿造室能够承受一定的高压,因此驱 动机构除了能够方便开启和关闭酿造室以外,还需要提供足够的压紧力。例如中国实用新 型专利说明书(CN 0051859C,授权公告日2009年7月29日)公开的一种用于制备咖啡的 设备,该设备通过夹紧装置70实现对酿造机构的盖34 (设在第二外壳部分44中)和保持 器4(设在第一外壳部分2中)的锁紧。该夹紧装置70通过设在第一外壳部分2上的凹槽 72和设在第二外壳部分34上的凸轮74,利用凹槽72和凸轮74的卡扣配合从而锁紧盖34 和保持器4。然而这种方式锁紧方式使得驱动机构的机械构造较为复杂。本改进方案的驱 动机构仅采用有限的几个部件即可实现有效地锁紧,比现有酿造机构的锁紧方式更加简单 可靠,而且操作更加简便,因而具有明显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如图1、图3所示,该泄压阀90包括阀体91,设置在阀体91上的泄压接口 92和 酿造室接口 93,设置在阀体91中用于接通或断开该泄压接口 92和酿造室接口 93的阀杆 94,以及用于驱动阀杆94回复到泄压位置的复位部件95。为了驱动阀杆94运动,如图2所 示,该驱动机构40的手柄4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阀杆94运动到工作位置的驱动部43。泄 压阀90的复位部件95可以是弹簧等具有弹性的部件。泄压阀90的泄压位置是指酿造室 接口 93和泄压接口 92连通时阀杆94所处的位置。而工作位置是指与泄压位置相对应的 位置,具体是指酿造室接口 93和泄压接口 92截断时阀杆94所处的位置。此外,酿造盖10 上还设有与泄压阀90的酿造室接口 93连接的泄压口(图未示)。当用户开始转动手柄41 开启酿造室时,手柄41上的驱动部43将会与阀杆94分离,从而释放阀杆94运动至泄压位 置提前释放酿造室中的压力,此时酿造盖10仍然与饮料盒30保持较好的密封。接着用户 继续转动手柄41,并最终完全打开酿造室。因此本酿造机构可以避免炸包意外。此外,为了使饮料盒30能够准确插入到饮料盒支架50中的指定位置,酿造机构上 还设有第一导正机构和第二导正机构,当然,仅仅使用第一导正机构或第二导正机构也能 实现饮料盒30准确定位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第一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饮料盒30和酿造盖10上的定位槽 81和定位凸块82,和/或两磁体。这里的定位槽81和定位凸块82分别设置在饮料盒和酿 造盖上,并不表示定位槽81只能设置在饮料盒上,或定位凸块82只能设置在酿造盖上,而 是指定位槽81和定位凸块82需要分开设置在这两个部件上,以实现凹凸定位。因此定位 槽81或定位凸块82既可以设置在饮料盒上,也可以设置在酿造盖上。第一导正机构可以 是一组导正部件,也可以是两组导正部件,例如第一导正机构可以既包括定位槽81和定位 凸块82,同时也包括两磁体。此外,第一导正机构还可以是其他常见的能够实现配合定位的 机构。另外,与第一导正机构类似的是,该第二导正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饮料盒支架和饮料 盒上的定位槽和定位凸块,和/或两磁体83。此外,如图1、图2、图4所示,该饮料盒30的饮料出口 32为一小孔33,且饮料盒 中30还设有与该饮料出口相对的挡板34。咖啡从饮料盒的小孔33流出来经过饮料盒支 架50下方的饮料出口槽51输送到用户的饮料容器中。这里的小孔33是指其孔径小到足 以使得酿造室中的咖啡在压力下咖啡以较快的速度冲向挡板34然后飞溅在空气中,咖啡
6可以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口感极佳的咖啡。由于缩小液体出口以加快液体流速是本领域 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小孔的尺寸无需做具体限定,只要小孔33的尺寸能够实现上述目 的即可。此外,如图1、图5所示,酿造盖10还包括突出于酿造盖10表面的防粘弹片18。防 粘弹片18可以确保咖啡饼留在饮料盒30的饮料槽31中,防止在开启酿造室后,粘贴在酿 造盖10上无法取出。第二技术方案的使用饮料饼或胶囊的饮料制作装置,其包括固定架和分别设置在 固定架上的酿造机构、热水系统和控制系统,该酿造机构为第一技术方案
所 述的饮料酿造机构。由于在上面已经对第一技术方案的饮料酿造机构作了详细的说明,在 此不再对第二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