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制作方法
  • 发明者
    王爽
  • 公开日
    2012年5月30日
  • 申请日期
    2010年11月22日
  • 优先权日
    2010年11月22日
  • 申请人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L27/54GK102475916SQ20101055344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溶解于含有磷酸缓冲液的尿素中,形成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尿素溶液;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5 — 50mM,酸碱度为PH6— 8, 尿素的浓度为4一9M,磷酸缓冲液的加入量(体积比)为尿素量的1 一 10%, 骨形态发生蛋白加入尿素中的加入量为0. 01-0. 05mg / ml ;(2)将粒状的羟基磷灰石加入上述步骤所形成的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尿素溶液中, 并在20-30°C温度下搅拌,并静置0. 5-2小时羟基磷灰石的加入量为尿素的0. 1-1. Og / ml ;(3)将乙醇加入上述工艺所形成的含有羟基磷灰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尿素溶液中, 混合均勻后,在-60--80°C存置0. 5—2小时,随后采用离心方法,去除溶液中的液体部分, 获沉淀物其乙醇加入上述所得尿素溶液的加入量为尿素溶液的1. 5-3倍(体积比);(4)将上述经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物用温度为卜10°C的、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冲洗 2—3遍,之后再用温度为1-1 0°C、浓度1 00%的乙醇冲洗一遍,并凉干,无菌保存,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5)羟基磷灰石的粒度为50—500 u m
  • 背景技术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的制作方法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主要涉及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f ic protein,简称 BMP)是一种具有独特诱导成骨功能的机体蛋白因子,在机体骨组织再生和修复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可使断骨快速再接,缺骨快速再生修复,在骨科和口腔科中具有广泛和应用前景。目前,制备BMP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生化提取法直接从牛、马、猪、羊、兔、鼠等畜牲骨或骨肉瘤中提取混合型BMP ;另一种是利用基因重组法合成单一型的人BMP。基因重组BMP的诱骨或骨活性强,比生化提取法制备的BMP高10 3—106倍。BMP虽具有很强的诱导成骨活性,但植入人体时,吸收代谢快,作用时间短,难以充分发挥其诱导成骨效应;, 另外,BMP在修复大尺寸骨缺损时无支架作用。因此,BMP在临床应用时还需要与某一载体材料复合,才以使其自身得到缓释与支撑。羟基磷灰石(Hydoxyapatite,简称HA)是磷酸钙基生物陶瓷的一种,其化学式为 CalO (P04) 6 (OH) 2,它是构成骨和牙的主要无机质,植入人体后,可在其表面与骨和软组织形成化学键合,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是BMP理想的载体材料之一。将BMP与 HA复合,既有利于BMP诱导成骨效应的充分发挥,又能使羟基磷灰石的骨修复作用得到加强。在现有技术中,《材料科学技术百科金书》第742— 74 3页报导了磷酸钙基生物陶瓷与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BMP溶于4M的盐酸胍中,再将多孔羟基磷灰石陶瓷颗粒置于BMP盐酸胍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用去离子水透析,除尽盐酸胍;透析后的混合物在容器中经负压抽干,再经冻干后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该制造方法并未详细介绍其工艺流程及相应的工艺参数,另一方面,该方法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即盐酸胍的离子强度高,难以使。BMP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吸附,导致BMP吸附率低,这种复合型材料植入人体时,带入的BMP量也少,BMP的积极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尿素为媒体来实现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的良好复合,具体的艺步骤如下(1)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溶解于含有磷酸缓冲液的尿素中,形成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尿素溶液;磷酸缓冲液的浓度为5 — 50mM,酸碱度为PH6— 8,尿素的浓度为5 — 8M。磷酸缓冲液的加入量(体积比)为尿素量的1_10%,骨形态发生蛋白加入尿素中的加入量为0. 01-0. 05mg / ml ; (2)将粒状的羟基磷灰石加入上述步骤所形成的含有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尿素溶液中, 并在2 ο — 30°C温度下搅拌后,静置0. 5— 2小时;
羟基磷灰石的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尿素溶液中的加入量为0. 1-1. Og / ml ; 羟基磷灰石为颗粒状,其粒度为50-500um。加入后进行搅拌并静置一定时间,是使骨形态发生蛋白尽可能的都吸附在羟基磷灰石颗粒的表面,提高吸附率。(3)将乙醇加入上述工艺所形成的含有羟基磷灰石和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尿素溶液中,混合均勻后,在-60--80°C,存置0. 5—2小时,随后采用离心方法,去除溶液中的液体部分,获得沉淀物。即表面吸附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羟基磷灰石。乙醇加入量为尿素溶液的的1. 5—3倍,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为了加速骨形态发生蛋白从尿素溶液中的析出,然后附着或沉积在羟基磷灰石表面,进一步提高吸附效率,
(4)将上述经离心分离所得沉淀物用温度为1-0°C的、浓度为85%的乙醇溶液冲洗2— 3遍,之后再用温度为1-10°C、浓度100 %的乙醇冲洗一遍,并凉干,无菌保存,即成为本发明所述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两次用不同的浓度的乙醇对沉淀物进行冲洗,是为了将混沉淀物中的尿素完全冲洗掉。剩余的则为纯净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所制备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的复合剂型植入人体后,可使骨形态发生蛋白得到有效的缓释,同时使骨的修复过程加快。实验显示,术后7—21天就有大量新骨和软骨形成,术后21后可见成熟骨和骨髓形成。2、尿素的离降强度低,使骨形态发生蛋白易于吸附在羟基磷灰石颗粒的表面,即 BMP吸附效率高,吸附量大,使BMP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制备了三批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首先将一定量的骨形态发生蛋白溶解于含有磷酸缓冲液的尿素中, 接着在上述尿素溶液中加入粒状的羟基磷灰石,经进行搅拌后在-60--80°C静置一定时间,再离心分离,将溶液中的液体部分分离出去,得到沉淀物。最后将所得的沉淀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冲洗两次,并凉干,即得到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BMP 与HA复合剂型用于由于骨囊肿造成的骨缺损,经清理后,在骨缺损处充填该复合剂型,缝合,一个月后即基本愈合。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材料领域。主要制取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首先是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溶于含有磷酸缓冲液的尿素中,随后将羟基磷灰石也加入其中,接着再加入乙醇,使骨形态发生蛋白从尿素溶液中析出,附着在羟基磷灰口颗粒的表面,经离心分离,并清洗凉干后,获得所需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复合剂型。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