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用于洗衣机的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洗衣机在对衣物进行烘干时,常采用加热器加热空气,再由风扇直 接将热风吹向衣物来进行干燥,热空气吸收水分后直接排出,吸收衣物水分后的热风,温 度仍然高于大气的温度,直接排出而不循环利用,造成热量的散失,浪费了能量。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布的专利号为02237039.0和02122824.8提出的洗涤一烘干 洗衣机。该烘干洗衣机,由机身、外桶、可旋转的内筒、波轮、马达、加热器、烘干用风 扇、热交换器、控制器以及各连接管道等组成,外桶悬吊于机身内,用来容纳衣物的内桶 放置在外桶内,马达放置在外桶的下面,并通过联轴器和轴与内桶或波轮连接。热交换器 的一端通过下褶状管与外桶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烘干用风扇相连,烘干用风扇又与带有 加热器的通道相连,加热器和烘干用风扇就形成了热风吹送部分,通道通过上褶状管引导 到内桶。控制器则是用来控制洗涤、漂洗、脱水、以及烘干过程。在烘干过程中,由马达带动波轮转动,以使波轮搅动衣物,此时,由加热器产生热量 经风扇吹送,产生热风通过上褶状管进入内桶,以此来烘干衣物,衣物中的水蒸发,带有 蒸发产生的水分的热风从内桶流到外桶,然后穿过下褶状管到达热交换器,热风中的水汽 在热交换器中冷凝,热风就变得干燥,并回到风扇处,进入下一热风循环。该专利还提出了在热交换器上增加空气冷却部分、冷水冷却部分和热风循环系统,并 且对烘干过程的各个时间段进行了控制。上述现有技术的洗衣机的干燥系统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1、上述技术需要用到热交 换器、冷却用风扇、冷水等,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冷却用的水直接排出浪费了水源。2、 现有技术将其中的一个温度计放置在加热器与烘干用风扇之间,该温度计只能测量加热前 空气的温度而无法判断进入内桶热风的温度,当温度过高时衣物易起皱而损伤,该技术判 断衣物是否烘干的方法也较为复杂。3、上述技术的热风是从内桶的上部进入,下部排出 的,热风容易从上部的小孔和空隙中流出,从而造成热风和衣物接触不充分,降低了干燥 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能防止衣物损坏、干燥效率高的用于洗 衣机的干燥系统。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出一种以下结构的用于洗衣机的干燥系统,包括机身、 悬吊在机身上的外桶、设置在外桶内可旋转的内筒、热风通道、气体动力装置、加热器、 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系统为一个闭环结构,所述的热风通 道一端通过软管通到桶盖上,另一端通过软管与外桶下端侧面相通,所述的气体动力装置 和加热器安装在热风通道内。
所述的干燥系统还包括干燥箱,所述的干燥箱设置在热风通道内,且位于热风通道与 桶盖相连接一侧,所述的干燥箱内盛装有干燥剂,在干燥箱的正上方的机身上开有一个小 门。
采用以上本发明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提高能量使用效 率、防止衣物损坏、干燥效率高。
作为改进,所述的热风通道的两端口处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这样有利于热风温度的控 制,防止衣物的损坏,以及判断衣物的干燥程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气体动力装置设置在靠近干燥箱一侧,所述的加热器设置在 气体动力装置下方,在洗衣机的内筒上的筒壁和底面上开有多个小孔,且底面和筒壁下部
开设的小孔比筒壁上部的小孔略大。这样热风自下而上对衣物进行烘干,和衣物接触更充 分,提高了干燥效率。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干燥剂为可重复利用,且具有杀菌保健成分的干燥剂。这 样,在干燥的同时也可以对衣物起到杀菌的作用。
作为又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干燥箱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包裹着干燥剂。过滤网能够 过滤掉固体杂质,保证衣物的干净。
附图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机身,2、外桶,3、内筒,4、桶盖,5、控制器,6、第一温度传感器,7、干燥 箱,8、干燥剂,9、过滤网,10、热风通道,11、气体动力装置,12、加热器,13、第二 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用于洗衣机的干燥系统,包括机身1、悬吊在机身1上的外桶2、设置在外 桶2内可旋转的内筒3、热风通道IO、气体动力装置ll、加热器12、控制器5,第一温度 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13,所述的热风通道10—端通过软管通到桶盖4上,另一端 通过软管与外桶2下端侧面相通,所述的气体动力装置11和加热器12均安装在热风通道 10内。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机身l固定在地面上,外桶2上端设有桶盖4,桶盖4在旋转 中心位置上开设有一个和软管尺寸相匹配的孔,并和软管相连。脱水和干燥时,内筒3会 产生偏心的旋转,带动外桶2和桶盖4也产生相对的震动,热风通道10和桶盖4相连接 部分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软管。加热器12为电加热器,可以是电热丝或者PET加热片。以 上为现有技术。
所述的干燥系统为一个闭环结构,所述的干燥系统还包括干燥箱7,所述的干燥箱7 设置在热风通道10内,且位于热风通道10与桶盖4相连接一侧,所述的干燥箱7内盛装 有干燥剂8,在干燥箱8的正上方的机身1上开有一个小门。
所述的热风通道10的两端口处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所 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均与控制器5相连接。检测内筒3进、出口 空气的温度,可靠的反应衣物的干燥程度。控制器5控制干燥等过程,控制气体动力装置 11、加热器12等的开关。
所述的气体动力装置11设置在靠近干燥箱7 —侧,所述的加热器12设置在气体动力 装置11下方。在洗衣机的内筒3上的筒壁和底面上开有多个小?L,且底面和筒壁下部开设 的小孔比筒壁上部的小孔略大。目的在于使更多的热风从底部和下部小孔进入内筒3,可 以使热风和衣物充分接触,提高干燥效率。
所述的干燥剂8为可重复利用,且具有杀菌保健成分的干燥剂。所述的干燥箱7内设 有过滤网9,所述的过滤网9包裹着干燥剂8。过滤网9孔径小于干燥剂8的粒径, 一般 为100-200目。干燥剂8和过滤网9可从干燥箱7中方便的取出。
所述的干燥剂7为可重复利用,且具有杀菌保健作用的干燥剂。
所述的干燥剂可选用公开号为CN101417224的专利"一种多功能新型干燥剂",这种 干燥剂主要由工业大麻秆芯粉和添加的辅料组成。具有吸湿能力可调、天然抗菌、可重复 利用、可降解、完全无毒、成本低廉等优点。干燥剂为颗粒状,粒度一般选择20-60目。 干燥剂重量根据衣物中的水分的多少来确定, 一般为0.3-0.8kg。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脱水结束后,洗衣机进入千燥阶段。加热器12加热,由气体
5动力装置ll吹送热风,热风经热风通道IO,从下方进入外桶2,再进入内筒3,热风在内 筒3内和衣物充分接触,进行传热传质,吸收衣物水分后变成湿度高的热风,从热风通道 IO的上端出来,经过干燥箱7,经干燥剂8干燥后,变成的相对干燥的热风,再经加热器 加热后重新进入下一循环,衣物干燥后,系统停止运行。过滤网9过滤热风带来的固体颗 粒等杂质。
干燥初始阶段,由于衣物水分多,需要消耗较多热风的热量使衣物的水分蒸发,热风 温度降幅较大,检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值相差很大。随着 干燥继续进行,从衣物中蒸发的水分逐渐减少,热风消耗的热量也随之减少,热风在桶内 变化的温度不大,当检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值相差很小时 并经过一个给定的延长时段,即可判断衣物已经烘干,通过控制器5控制系统停止工作。 系统还可以控制热风的温度,当检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6或第二温度传感器13的温度过 高而可能损坏衣物时,由控制器5控制加热器12停止工作。当检测到第一温度传感器6 或第二温度传感器13温度过低,影响干燥效率,控制器5即让加热器12开始工作。加热 器12间歇性的工作,即提高干燥温度效率、节省能源并保证衣物的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干燥系统,包括机身(1)、外桶(2)、内筒(3)、热风通道(10)、气体动力装置(11)、加热器(12)、控制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13),系统还包括干燥箱(7),干燥箱(7)设置在热风通道(10)内,干燥箱(7)内盛装有干燥剂(8);热风通道(10)内分别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3),两个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5)相连接;气体动力装置(11)设置在靠近干燥箱(7)一侧,加热器(12)设置在气体动力装置(11)下方;干燥剂(8)可重复利用,且具有杀菌保健成分。采用本发明,其结构简单、节能、干燥效率高,能防止衣物损坏。
用于洗衣机的干燥系统制作方法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
下载专利文献

下载专利
同类推荐
-
玲 周, 饶宾期玲 周, 饶宾期前田一宪中村俊介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
-
小松常利小松常利今成正雄中村俊介中村俊介中村俊介
专利相关信息
-
中村俊介朴淳五朴英, 朴哲佑波卡图·P·托马斯波卡图·P·托马斯波卡图·P·托马斯吕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