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无油烟炒锅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无油烟炒锅制作方法
  • 发明者
    何广军
  • 公开日
    2002年12月18日
  • 申请日期
    2001年12月30日
  • 优先权日
    2001年12月30日
  • 申请人
    何广军
  • 文档编号
    A47J37/10GK2525910SQ0127327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油烟炒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双层锅体,在双层锅体的夹层中有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锅体上设有安全阀,安全阀的排泄孔设于锅把或锅耳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阀包括阀体、钢球、弹簧及其压紧件;阀体上设有与钢球相应的阀孔,在阀体周壁靠近压紧件一侧设有排泄孔,弹簧及其压紧件压迫钢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烟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油烟炒锅还设有锅体温度指示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烟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体温度指示装置包括设于锅体夹层中的温度传感器,及设于手柄中是温度显示器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特别涉及一种无油烟炒锅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一种无油烟炒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双层锅体,在双层锅体的夹层中有填充物;所述的外层锅体上设有安全阀,当夹层中的填充物过热后,夹层内压力超出安全压力时,安全阀自动打开,不但可延长炒锅的使用寿命,使烹饪工作更安全。安全阀的排泄孔设于锅把或锅耳中,当安全阀打开时,冲出安全阀的物质经锅把或锅耳的阻挡,使其不会飞溅,烫伤操作人员;同时使得锅体更为简洁美观。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无油烟炒锅的制作方法目前,人们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炒锅易出现局部过热,产生大量的油烟。为解决此缺陷,中国专利00234236.7号便公开了一种均热无油烟炒锅。其采用双层锅体结构,并在夹层的锅底处有填充物,在填充物的上面有导热较高的金属传热件。其可减少因锅体局部过热产生的油烟。但在锅体加热过程中,夹层中的填充物会因热胀冷缩或相变导致锅体变形或开裂,降低炒锅的使用寿命。在加工过程中,往夹层中加入填充物的工作也不方便。
为解决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作方便、使用安全、寿命长的无油烟炒锅。其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双层锅体,在双层锅体的夹层中有填充物;所述的外层锅体上设有安全阀,当夹层中的填充物过热后,夹层内压力超出安全压力时,安全阀自动打开,不但可延长炒锅的使用寿命,使烹饪工作更安全。安全阀的排泄孔设于锅把或锅耳中,当安全阀打开时,冲出安全阀的物质经锅把或锅耳的阻挡,使其不会飞溅,烫伤操作人员;同时使得锅体更为简洁美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全阀包括阀体、钢球、弹簧及其压紧件;阀体上设有与钢球相应的阀孔,在阀体周壁靠近压紧件一侧设有排泄孔,弹簧及其压紧件压迫钢球。其结构简单;同时,可将设于锅体夹层中的填充物由阀孔加入,使得制作更为方便。在本实用新型中,无油烟炒锅还设有锅体温度指示装置。锅体温度指示装置包括设于锅体夹层中的温度传感器,及设于手柄中的温度显示器。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安全。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锅体的安全阀设于锅把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体的安全阀设于锅耳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无油烟炒锅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双层锅体1,内锅体外表面设有不粘涂层,双层锅体的夹层中有填充物2;填充物为可在一定温度下相变的物质,如导热油、低熔点合金等。外层锅体上设有安全阀3,安全阀的排泄孔设于锅把4中(图3所示安全阀设于锅耳5中),当夹层内压力超出安全压力时,安全阀自动打开,冲出安全阀的物质经锅把4(或锅耳5)的阻挡,不会飞溅烫伤操作人员。安全阀包括阀体6、钢球7、弹簧8及其压紧螺钉9;阀体上设有与钢球相应的阀孔10,在阀体周壁靠近压紧件一侧设有排泄孔11,弹簧及其压紧螺钉压迫钢球。在本实施例中,可将设于锅体夹层中的填充物由阀孔加入,使得制作更为方便。
图4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无油烟炒锅还设有锅体温度指示装置。锅体温度指示装置包括设于锅体夹层中的温度传感器12,及设于手柄中的温度显示器13。由于锅体夹层中设有填充物,当锅内温度较高时不能通过观察油烟来感知,设有温度指示装置使得操作更为方便安全。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