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鸽—汇聚行业精英
  • 联系客服
  • 帮助中心
  • 投诉举报
  • 关注微信
400-006-1351
您的问题早鸽都有答案
3000+专业顾问
搜索
咨询

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制作方法

  • 专利名称
    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制作方法
  • 发明者
    刘青, 李学军
  • 公开日
    2012年8月8日
  • 申请日期
    2011年12月14日
  • 优先权日
    2011年12月14日
  • 申请人
    北京中法派尔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文档编号
    A61B17/072GK202365838SQ20112052300
  • 关键字
  •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包括钉体和紧固件,所述的钉体和紧固件均采用可吸收材质,且相互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以上钉身,所述的钉身在靠近钉头处设有卡凸,所述的紧固件为板状结构并设 有与钉身位置、数量相对应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凸为圆形或球形凸台,凸台底面直径略大于紧固件通孔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钉头为圆台、球台、球冠或圆锥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为圆柱或圆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靠近钉头处设有两个卡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为空心结构,所述的底座设有与钉身空心结构对应的安装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为实心结构,所述的底座设有与钉身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吸收缝合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身和紧固件采用可吸收聚酯材质10.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可吸收缝合钉的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其钉仓上设有推钉块,其抵钉座上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的推钉块在与缝合钉钉身位置对应处设有安装针或安装凸块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
  • 背景技术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该缝合钉包括钉体和紧固件,钉体和紧固件均采用可吸收材质,且相互卡接。该缝合器的钉仓上设有推钉块,抵钉座上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推钉块在与缝合钉钉身位置对应处设有安装针或安装凸块。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可吸收钉本体和可吸收紧固结构构成可吸收缝合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不仅缩短手术时间,还能被人体组织快速吸收,减少相应并发症;钉身双侧的自锁功能闭合优良、安全性能高,能够大大增强可吸收钉的牢固性,安装后稳定性好,不损伤人体组织;可设计为单钉或是多钉一体结构,以灵活满足不同缝合器型号的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使其可被人体组织快速吸收,并且稳定性好,安全可靠,从而克服现有的缝合钉钉仓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吸收缝合钉,包括钉体和紧固件,所述的钉体和紧固件均采用可吸收材质,且相互卡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钉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以上钉身,所述的钉身在靠近钉头处设有卡凸,所述的紧固件为板状结构并设有与钉身位置、数量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的卡凸为圆形或球形凸台,凸台底面直径略大于紧固件通孔的内径所述的钉身钉头为圆台、球台、球冠或圆锥形所述的钉身为圆柱或圆锥形所述的钉身靠近钉头处设有两个卡凸所述的钉身为空心结构,所述的底座设有与钉身空心结构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的钉身为实心结构,所述的底座设有与钉身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凹槽所述的钉身和紧固件采用可吸收聚酯材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可吸收缝合钉钉仓组件的缝合器,使其可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灵活方便,从而克服现有的缝合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上述可吸收缝合钉的缝合器,其钉仓上设有推钉块,其抵钉座上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所述的推钉块在与缝合钉钉身位置对应处设有安装针或安装凸块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采用由可吸收钉本体和可吸收紧固结构构成可吸收缝合钉,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不仅缩短手术时间,还能被人体组织快速吸收,减少相应并发症;2、钉身双侧的自锁功能闭合优良、安全性能高,能够大大增强可吸收钉的牢固性,安装后稳定性好,不损伤人体组织;3、可设计为单钉或是多钉一体结构,以灵活满足不同缝合器型号的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 专利详情
  • 全文pdf
  • 权力要求
  • 说明书
  • 法律状态
专利名称: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的制作方法缝合器是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常见的例如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手术、肺部手术等多个领域的直线缝合器。现有缝合器的缝合钉都安装在钉仓内,缝合时,在推钉器的推动下,使钉仓内缝合钉被击发出来,穿过人体组织,并在抵钉座的挤压下形成B字形闭合,从而将人体组织缝合在一起。这种闭合结构常会出现闭合不良、大小头、平面度差、一致性不好等缺陷。而且所用缝合钉基本上都是由钛合金制作而成,人体组织无法吸收,始终存留于人体内,可能会出现相应并发症。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缝合器及其缝合钉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被人体组织快速吸收,既可缩短手术时间,并且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的新型结构的可吸收缝合钉及应用该缝合钉的缝合器,实属当前本领域的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采用空心钉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I中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采用实心钉身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采用锥形钉身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可吸收缝合钉的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钉仓及抵钉座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缝合器的推钉块、抵钉座与空心可吸收缝合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缝合器的推钉块、抵钉座与实心可吸收缝合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缝合器的推钉块、抵钉座与多钉身可吸收缝合钉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的缝合状态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存留在人体内的状态示意图。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包括钉体I和紧固件2,该钉体I和紧固件2均采用聚酯等可吸收材料制成,且相互卡接。请配合参阅图7-12所示,本实用新型应用可吸收缝合钉的缝合器,在其钉仓3上设有推钉块31,其抵钉座4上设有紧固件安装槽41。其中,推钉块31在与缝合钉钉身12位置对应处设有安装针32或安装凸块33。较佳的,钉体I可包括底座11以及固定在底座11上的钉身12,钉身12在靠近钉头处设有卡凸13。紧固件2优选如图所示的板状结构,并设有与钉身12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1,即两个相邻钉身12之间的中心距等于紧固件2的通孔21的中心距。当钉体I与紧固件2卡合后,卡凸13与紧固件达2形成过盈配合的同时,又形成双侧自锁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钉体I与紧固件2脱开,从而使得可吸收缝合钉的结合更为牢固。其中,底座11可采用与紧固件2的整体外观结构近似的板状结构。在同一底座11上可如图1-8所示固定两个钉身12,以使其可灵活地应用在各种不同型号的器械上;也可如图9、图10所示同时固定更多个钉身12,此时,紧固件2上通 2 孔21的数量和位置均应与各钉身12相对应,针对缝合器的不同型号选择不同数量钉身的缝合钉。将多个钉身12、多个紧固件21分别设计为一体结构,分别安装在钉仓和抵钉座上,可使缝合钉的结合度更好,应用更灵活,使用更方便。钉身12整体可以为如图1-3以及图5所示的圆柱形,也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的圆锥形,以更有利于穿透组织。钉身12的钉头可以是圆台、球台、球冠、圆锥等形状。卡凸13可以是圆形、球形等形状的凸台,凸台上表面直径可与钉身12直径相同,底面应直径略大于钉身12的直径,并保证凸台底面直径略大于紧固件通孔21的内径。此外,还可在每个钉身12上设置两个卡凸13,卡凸13的整体高度等于或是略大于紧固件12的厚度,以进一步保证缝合的牢固性。此外,钉身12可采用图1-3以及图7、图9、图10所示的空心结构,此时,底座11设有与钉身12的空心结构对应的安装通孔,空心缝合钉可通过推钉块31上设置的安装针32固定安装在推钉块、钉仓上。钉身12也可采用如图5、图10所示的实心结构,此时,底座11设有与钉身12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凹槽,实心缝合钉通过该安装凹槽固定安装在推钉块31上设置的安装块33上。当缝合器上安装双排缝合钉时,可将两个可吸收缝合钉的钉身交错设置,相应的两排紧固件通孔也呈交错排列。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可吸收缝合钉的钉体I固定于缝合器钉仓3内的推钉块31上,将紧固件2固定安装于缝合器抵钉座4的紧固件安装槽41内。请配合参阅图13、14所示,缝合组织时,钉体I随钉仓组件在外力推动下一起向前移动,钉体I的钉身12穿过人体组织9,同时钉身12的钉头进入紧固件2的通孔21内,当钉头完全穿过紧固件2时,卡凸13与通孔21形成固定卡位。由于卡凸13的底面直径略大于通孔21的内径,形成过盈配合,使得钉体I和紧固件2稳固的联接在一起。缝合结束后,移除钉仓3和抵钉座4,本实用新型缝合钉存留于人体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查看更多专利详情